顶思传播
TOPMEDIA
踏足八国探讨教育的纪录片《学习的人》,有哪些值得我们深思的?
Source: | Author:pro92f3f8 | Published time: 2020-02-24 | 358 Views | Share:
新型肺炎的发生,各省市的学校被迫实行线上教育,这不仅极大地挑战了学校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率,更是考验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力与自控力。

在老师们高声倡议“强自律、不放任、强自主、不放松”的时候,小编被一部教育题材的纪录片深深吸引。该作品将镜头投射到了八个不同的国家,历时两年,记录了它们大相径庭的学习方式并获得一定启示。或许,这些观点也可以为当下的学习者与教育者带来一些反思。

文、编 | Kimberly

以教育为题材的纪录片并不在少数,除了早些年在BBC播出并引发热议的《中国式教育》和《人生七年》外,近几年,国内推出的包括《他乡的童年》和《零零后》等教育纪录片,也广受好评。

去年推出的《他乡的童年》获得了豆瓣9.0的高分

而今天,小编想要推荐给大家的这部纪录片,来自同属东亚文化圈的韩国。与上述作品单纯聚焦泛教育不同的是,《学习的人》更多地将关注点投向了教育背后的文化差异,节目组用两年的时间,走进了韩国、中国、印度、以色列、非洲、美国、法国和英国八国的中小学及大学,实地采访了当地的学生、家长和老师,并展开不同方面的探讨。


纪录片的主人公则为四位教育背景迥异的哈佛学霸,分别为韩裔移民2代Scott、被犹太人收养、在以色列长大的韩裔Lilian、爱尔兰裔移民2代Jennifer和在多种文化融合中长大的Brian。

《学习的人》四位主人公


与其说是主人公,不如将他们称为一线观察者更为妥当。跟随节目组的脚步,他们在不同国家与不同阶段的学习者与教育者交流、探讨,与荧幕外的我们一同思考:到底是怎样的文化、怎样的传统、怎样的思考与生存方式,导致了教育的不同,塑造了如此多元化的“学习的人”。


东亚文化圈:
“学习的快乐不在学习的过程中,
而在得到结果的瞬间”


毋须讳言,东亚文化圈(包括中日韩在内)的学习压力非常大。作为一名踩着一沓沓试卷、一路被补习班洗礼成长起来的90后,小编与接受体制教育的广大中国学子一样,深知读书的“痛”。

在《学习的人》中,这个“痛”则被更撕裂式的揭开。四位主人公来到了河南省信阳市 “状元村”的观庙高中(常年在全市大学录取率中独占鳌头),由于是当地唯一一所高中,这所不大的学校容纳了足足1500名学生(纪录片拍摄时数据),通过镜头,我们不难发现:该校每班的容量非常大,硬件条件普通且学生普遍住宿。


观庙高中的学生在早自习

早自习时间内,在一张张被教科书堆积如山的书桌背后,每一个学生都专注于大声朗读,问及原因,孩子们称是“为了高考”、“ 早上记忆力好方便记忆”、“能够增加智商、记住更多知识”。这样的早自习,他们每周要经历五次,此外,算上周末,每天的学习时间为12个小时,学习,是他们的全部生活。


家长在另一边,同样忙碌。每天的午餐时间,他们都会将新做好的、热乎的饭亲手送到自己孩子手上,等他们吃完,再把饭盒带走,日复一日。

在等待孩子的间歇,他们也会与其他父母闲聊,话题无外乎孩子的成绩,颇有套话之嫌。小编似乎已经能够想象,回到家中的孩子,一边拖着疲累的身体赶着作业,一边还要被父母念叨“哎呀,这次那个谁考得比你好啊,你要加油啊。”


节目组后来来到清华大学,试图通过这扇窗了解中国学子,尤其是顶尖学子学习的目的时,不难发现,这四位哈佛学生受到了一定冲击。“为什么要学习,因为高中的时候是为了父母而努力学习,为了让他们高兴,而现在的想法是要改变这个社会和世界。清华有许多前辈都在为社会贡献力量,使中国变成强国。”


这样的想法与邻国韩国相似。

同属东亚文化圈,亚洲人在自我介绍时更愿意说的是“我们”,而欧美则更爱用“我”这个字眼。


亦正是如此,“为家庭取得荣誉”是韩国学生的学习动机之一,他们肩负了家庭的厚望。在韩国,普遍认为上大学决定着人生的很多部分。

由于国家小,就业进入大企业竞争更为激烈,进入好大学于是成了不可动摇的信仰,随之而来的学习压力也很大。小学生在采访时说道如果成绩不好,会被朋友看不起,和学习不好的孩子玩会和他一样变成傻瓜”。


因此,从小学开始,韩国的孩子就已经习惯于学校、家、补习班三点一线的生活了,为了不输给同龄人,他们选择熬夜来赚取更多的时间,据纪录片中几个孩子称,他们每天的睡觉时间都是11点。“学习的快乐不在学习的过程中,而在得到结果的瞬间”。

为了更好地准备高考,韩国的部分学生会选择住进考试院。

在考试院集中的鹭梁津,学生们把自己关在一个只有书桌和床的小空间里,每天12个小时的复习和题海战术,夜以继日地准备高考,也难怪韩国的高考常被称为“一个人孤独的战争”。


不过,韩国的妈妈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想法,大名鼎鼎的江南妈妈们经常聚在一起,对教育现状进行不逊于专家的尖锐分析。

比如,她们提到:比起有特长的孩子,在各个方面均衡发展的孩子更好;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务必要将孩子送到补习班等,而这些,在韩剧《天空之城》也有提及。


“江南妈妈们”常聚在一起讨论孩子的教育


日本的高考同样是社会大事。有着130年历史的东京大学,始终延续着以贴大字报的方式公布录取名单的传统。当天会有众多媒体竞相报道录取现场的盛况,每年都会引起日本社会的极大关心。而这也充分说明了日本民众对于孩子教育的高度重视,在家长看来,考上名校是未来成功的保障,也是整个家庭的骄傲。

东京大学发榜现场


另一个邻居——印度的竞争显得更为夸张。印度的高考JEE被称为全球最难,集中在数学、物理和化学领域,印度排名第一的印度工科大学甚至比英美的顶尖高校还难考。

此外,由于印度森严的等级制度,中下阶层得以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只有通过高考,进入最顶尖的大学。这无疑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即使在条件极差的补习班中,他们的眼中也放着光芒。

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学习方式,《学习的人》指向了东亚文化圈的儒家文化,从文化历史来看,儒家文化很早就产生了科举取士,学习变成一种社会选拔。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学习不仅仅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还是全家人的事情,国家的事情。

印度学生在课外补习中


至于学习的形态,中国和韩国来自于儒家文化,儒家典籍从一开始以背诵和会意为主,印度的文化来自印度教,通过婆罗门口口相传和打手势背诵流传下来,并且宗教中的数学成就也非常高,所以印度学习的背诵和计算能力世界一流。

印度小学生要求熟练记忆“贝塔”计算法则,因此印度人具有很高的速算能力。小商贩不用计算器,只用心算就能很快核算出多种货品的总价。

那么,欧美文化圈与犹太文化圈和我们有哪些不同呢?


欧美文化圈:合作交流辩论是主导


亚洲孤独的竞争不同,英美以及欧洲的教育发展于中世纪的辩论。中世纪的大师哲人们在市场上,集市上和别人辩论,通过交流来形成自己的思想。具有知识的人聚集的地方发展为大学。

在牛津大学,有着200年历史的牛津讨论联盟,由学生管理,每周请一位全球名人和学生分享观点,展开辩论。辩论是牛津学生的特权,他们举起学生证就可以上前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接受牛津学生挑战的世界名人有科学家爱因斯坦,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美国前总统里根,尼克松,卡特,歌手迈克尔杰克逊,演员摩根弗里曼等等。更近期的包括万磁王/甘道夫Ian McKellen,权利的游戏剧组,史蒂芬霍金,美国前国务卿约翰克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