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你的解决方式,从解决方式中学习,这些都会让事情变得很有趣。所以学校是一个不能用提前预设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的地方,我必须要不停地思考问题,去探讨问题,要找出新的解决方式。
那它们有效吗?你只能去试。如果它有效,那很好,如果无效,那就再找另外的方法。这就是学校的生存之道。我不喜欢这样的观点,每一个系统(不止学校),无论其中充满多少矛盾和冲突,都会随着时间停止更新进化, 我认为所有的事物都要保持鲜活、有生机。
T:您对中国家长的看法如何?
A:我是半个意大利人,我有一个意大利母亲,她比中国母亲更有控制欲。我对中国的家长和家庭是很尊敬的,关键是我们应该理解,事情越复杂,家长越应该信任老师,因为他们的工作有很多是家长无法替代的。
家长是一份很艰难的工作,老师是另一份很艰难的工作,两者应该沟通,但是老师不会跟家长说你应该做什么,就好像家长也不应该告诉老师如何教学,他们分属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责任,所以他们更应该彼此信任。
而且这份信任也不是其中一方的问题,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对中国了解很少,我十分关注中国家长对学校的决定能产生多深的影响。
T:那作为学校管理者,如何让家长信任学校的教育体系?
A:这不是劝服他们相信的问题,而是让他们质疑。我们应该去教育学生,也应该去教育学生的父母。当然我们也要从学生和父母身上学习。
教育是双向的互相学习,这也是一种关系,一种健康的合理的关系,只有先有信任,良性的结果才能随之而来。如果没有沟通、对话,就不会有互相的尊重、理解和信任,毕竟在教育系统中,一个人不可能完成一切。所以不是劝服的问题,而是与彼此学习有关。
T:可以具体谈一谈您认可的教育哲学吗?
A:在教育系统里面的每一个人,教师、学生、校长,或者政策制定者、教育部等等,都需要具有一定的视野,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观念。
这里涉及到两个很简单的问题,第一个是,我们在做的事情是为了谁、为了什么,第二个是,你是谁、你有哪些能力、技术、才华、热情、感受。这些并不是可以一次性做完的,而是一个持续的、不断进化地进入教育系统的方式,但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却陷入了停滞的状态。
教育是一种产业,在这里你将会有一系列的过程或环节参与进去。同时你会以得到某个产品而告终,最重要的是这个产品是我们跟人类、社会、以及未来的自己相互作用的产物。
达罗捷派师生合影
T:当我们在谈到当今的教育时,习得幸福好像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您怎样看待?
A:这是一个哲学的问题,也是价值观念的问题。跟前面提到的教育哲学一样,“你在做什么,为什么做,以及为谁而做”,是很重要的问题。说自己不幸福很简单,问题是为什么不幸福。
如果你不知道你在做的是什么,你就会丧失自己。就好像你拥有的越多,想要的更多,或者你挣钱越多,你越想挣钱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