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中国教育新政及IB课程改革下,国内IB老师的挑战与困境
来源: | 作者:Virginia | 发布时间: 2019-08-20 | 1114 次浏览 | 分享到:




02 IB探究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融合

IB课程与中国文化的结合,其实就是用IB的探究方法来指导教学过程,老师可以提出或激发学生自己提出引导题,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容。

比如《论语》中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老师注意去启发学生,如果以后走出国门,远离父母,那该如何去理解孔子的这句话。

这时,学生就会有不同的观点出现,有的赞同,有的反对。有的经过思考之后提出“远”是怎样一种程度,有的提出解决的方法,所以给学生情境式的教学,给他一个真实的场景,真实的案例,让他思考去讨论,然后去发散。

学生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他对知识有迁移的能力,有深度的思考,会质疑孔子为什么说这句话,对这种原因对这种观点的理解,他会更加的深入,形成概念性理解。

PYP阶段强调七大概念:观点、原因、联系、变化、功能、形式、责任,只有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才能完成这种对Big Idea的理解。

但是程老师也强调,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学生还是要适当背诵一些经典,因为古代的词句,实际上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还是大量存在的。

在IB课程与中国的融合中,势必会碰到中国的一些“特有情况”,比如前不久IBDP大考放榜之后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各校及学生排名的情况。

IBDP的分数只是一个结果,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更注重过程。即使是申请国外的大学,结果不一定比过程更能引起考官的注意。分数的攀比是没有意义的,要看到分数的背景,学校之间生源不同,生源质量也不同,单纯地比分数不能全面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反而可能会误导家长。

比如有的公立学校IB国际部,分数高很有可能是因为生源本身就好。而那些分数不高的学校,很有可能是因为它接受了各种不同质量的学生,反而证明了这些学校在做全人教育。

正如IB资深教育者蔚政伟博士所说:“中国作为一个对教育的重视有着久远历史的国度,在实践层面上建立了一套符合自身社会需求的体系,在认知层面上,前辈也搭建了令人叹服的宝库。

如何利用IB这个平台,用当下的视角,把祖辈传承下来的经验与认知做合理的取舍,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分享,从而发出我们自己该发的声音,这方面仍需要砥砺前行。”



IB课程改革下,中国IB老师的困境

01 IB课程改革的动向

今年IB年会所提到的课程改革中,有两个比较明显。第一个针对的是DP阶段所强调的概念驱动教学模式;第二个是针对PYP阶段,将学生主观能动性放到第一位。

DP老师之前采用“概念驱动”这种教学模式的不是很多,国内对此种教学模式的研究也比较少。

“概念驱动”的教学模式,是利用“概念”这一工具来构建知识模型,是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可迁移的理解。老师需要指导学生跨越事实,找到事实背后的各大概念之间的联系。概念为本的课程设计需要教师们清晰地表达他们希望学生们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


PYP老师实际上很早就开始进行“概念驱动”的教学了。PYP阶段对知识的要求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高,所以可以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做以概念驱动为本的探究教学。

PYP的课程改革更加强调以学生为本,从新版的核心文件就可以看出来,《学习与教学》、《学习者》、《学习社区》,都强调了“学习”,而非“教学”,把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主观能动性放在第一位,充分尊重学生的发言权、选择权和主导权,充分提升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02 IBO课程改革下,中国IB老师的困境

面对IBO的课程改革,中国的IB老师会碰到一些难题,例如IBO宣布了新的课程纲领性文件,虽然也有自己的官方培训,但一般为期三天的培训,很难深入到改革背后的理论依据,也很少会涉及到中国课纲背景下的案例分析和解读。

IB老师只能依靠抱团学习,或者请教资深IB教育家一起研读理论,才有可能理解每次课程改革背后的动因,教育学、甚至是哲学原理,比如最近程老师在组织“概念驱动”的研讨会后咨询了一些专家,才了解到原来IB所强调的形成性评估任务、总结性评估任务背后是黑格尔的哲学原理。

正是这样一种基于西方理念和西方教育者的IB课程改革,让程明老师思索,作为一种西方的课程体系,中西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融合,它在未来会不会跟中国的根本价值观产生冲突。

在中国的国际学校和课程中,外教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语言优势之外,学校更大程度上接受的是外教的国际思维和视野。

不过在日本,有些学校的IB课程,是全部用日语授课的,因为即使用日语授课,即使没有外教的介入,日本的学生价值观上可能也已经全盘接受了西方的理念。


所以说在中国,IB课程是否能够跟国家的价值观相融合,值得进一步去思考。这种融合,不单是指语言,更多的是语言背后的逻辑思维、价值观念也好,都需要深入的思索和探讨。

IB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值得中国学习的。无论是探究式学习法、概念驱动,还是以学生为本,当深入研究之后,会发现,这些理论与中国传统的一些东西是并不矛盾的。

例如PYP阶段所讲求的六大探究循环(导入、发现、整理、深入研究、建立联系、采取行动),跟《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慎思之,笃行之”是大同小异的,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提醒,要回归教育本质,回归教育的初心。



特别推荐

无论采用何种课程体系,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Concept-Based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都至关重要, 因为概念是学习的底层基础,概念的区别、联系与构建将指向“提升学生学习素养”的终极目标。

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要求老师们不仅要找到知识的结构,更要梳理过程的结构,这对教学活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掌握“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顶思特别邀请了概念驱动学院(CBCI)认证培训师J. Rafael Angel,全方位赋能教师开展以概念为本的三维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


本次活动亮点多多

亮点1:线上先导课+线下工作坊,理论和实践一个都不少!

亮点2:丰富的课程设计理念与实践,让你真正会用!

亮点3:实用的评价工具,让你在教学评价上更游刃有余!

亮点4:概念驱动学院认证培训师,专家助你一臂之力!


项目概要

先导课(线上):2019年10-11月

工作坊(线下):2019年11月9-10日


工作坊地点

北京海嘉国际双语学校(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裕民大街1号)


培训语言

英文(提供中文翻译)


适合人群

IB学校的项目协调员、主管、各学段学科老师
希望提高课程融合和设计能力的各学段学科老师
希望培养学生具备21世纪核心素养的各学段学科老师

扫描海报中二维码
或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在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