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在上海生活20年的外国校长:我如何看待融合教育?
来源: | 作者:Luna | 发布时间: 2020-07-08 | 1381 次浏览 | 分享到:


因此,在计划需要做临时调整的时候,承认自己先前准备不足,再解释为什么要做新的计划,对于外方员工来说,是更容易接受的处理方式。

此外,还有容易忽视的一点是,在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使用。

James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

被动语态:杯子摔破了。(The glass is broken.)
主动语态:我把杯子摔破了。(I broke the glass.)

这两句话说的都是一个意思,虽然第一句也客观地描述了事实,但使用的被动语言,并没有指出让杯子摔破的主语。相反,第二句则用主动语态明明白白地指出是“我”把杯子摔破了。

回到日常工作中,这种语言差异其实也存在于工作的传达中。主动语态是更容易促进交流的一种方式,更容易产生共鸣。

“我们需要这么做是因为对学校的发展有好处/我们这么做是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体验……”

除了在和外方员工的交流上颇具心思,James也学习了中文,对他来说这大有益处。

虽然,James现在还不能流利地用中文来回答,但是他已经能够快速理解别人说的话,也能理解其后的文化背景。这大大提高了他的工作效率,也是沟通的意义。

可以看到,这种调解老师和其他团队的思路是以“相互理解”为基础的,这和学校“融合课程”的想法也不谋而合。

在上海诺美学校的融合课程中,中外课程兼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但同时也注意保留学生的“特性”,注重差异化教学。


●实施小班化教学
每班规模不超过25人实施小班化教学,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充分的关注。

●数据导向分层教学
MAP测试系统*针对不同学生语言水平,指导合理分班,调整适配教材。

●课程教材设置差异化
根据科目难易程度进行阶梯设置,并且选择不同程度的教材适配。

●班级内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动态水平表现分配个性化教材,利用Achieve Reading平台,班级内实现对不同程度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自主选课差异化
学生在完成基础学业的情况下,根据自身能力进行选课,可以提前先修高难度课程,甚至挑战大学AP课程。

●基于项目的学习
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政策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探究自主学习。

就像上海诺美学校首届毕业学子、学生会主席罗陈薪同学在毕业致辞中说的那样:“拥有全球视野不仅仅意味着吸收来自世界名地的知识并用开放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更是要求我们拥有自己的判断力,我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去辨别,去执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然这也不意味着你要和你们的家长和老师对着干,正相反,要虚心承认过来人的智慧,并将美德与精华传承下去。”


成为一位好校长,理论与实践两手都要抓

要成为一位优秀的校长,James认为,接受专业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从他自身的经历来看,他取得了教育领导学硕士学位(Master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和英国国家校长专业资格证(National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for Headship, NPQH)。

为什么要既要获得硕士学位,也要获得校长专业资格证呢?

James这样解释道,教育领导学硕士的学习更多的是作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和研究理论。来听你研究成果的是大学里的教授,相比学校的情况,他们对培养出能够通过考试的学生更感兴趣。

但是NPQH则非常重视在学校中的实际工作经验。James在获得NPQH资格证的过程中,就在英国的一所学校跟随一位校长做事,为学校解决实际问题——改善一些缺少关注的特殊群体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此过程中,James除了自己观察,搜集数据,提出解决办法,和学校校长、负责人们的交谈中他也学习到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

根据官方要求,NPQH所需的学习时间从2个学期到18个月不等,取决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要求发展7种领导能力:奉献精神、合作精神、主动性、适应力、警觉性、正直、尊重他人。




要完成评估,学习者需要:

(1)领导一项至少持续2个学期的学校改革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成绩;

(2)设计一项行动计划,以满足学校的资源和能力需求。


正是这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让James对校长的工作有了愈加成熟的见解。

在日常工作中,他说,校长的很多工作都是居于幕后的,可以说,校长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保证教师的工作不受意外情况的影响。

James就经历过这样的意外情况,校车在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交警需要向涉事的司机们了解情况,现场也有很多事需要处理。

为了保证学校的正常秩序,James来到教室观摩课程,并提供了课堂反馈,让师生不至于注意到校车的意外情况。

在James看来,老师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其实更多时候都是 “独自”完成的,他们专注于自己的课堂,也能够主导自己的课堂。他们要做的也正是如此,因此,保证课堂以外的秩序就是校长的职责了。

在所有的校长工作中,James认为倾听。尤其是在中国国际学校中做外方校长,学会倾听是很关键的技能。

当有人带着一系列的不满,或者一个特殊的问题来找校长,校长要做的是和他们坐在一起,倾听他们的问题,甚至可以让他们多说一点。

这可以让求助者感受到校长的尊重,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校长还要引导他们深入挖掘,运用苏格拉底式对话,往往可以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

James校长在中国十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不仅对国际课程非常熟悉,也在此过程中探索出了外方校长在中国国际学校的生存之道。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从事教育工作,本身就需要对两种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接受专业的培训也是成为一名好校长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