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读书要很多钱,还不如打工”,在中国有一群父母让孩子放弃教育...
来源: | 作者:Kimberly | 发布时间: 2020-07-27 | 870 次浏览 | 分享到: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普遍偏低。除了自身对学习热情不高,同龄人的影响和家长的漠不关心,都使他们的求学之路相对其他学童更为短暂。纪录片《初三》便将矛头对准了这样一批学生。他们很少考虑未来,也不认为读书会给他们带来更好的未来。相反,他们认为与其努力学习,不如早日走进社会打工。

文、编 | Kimberly

随着各省高考成绩的相继出炉,向来被认作是“人生翻身仗”的高考,再一次成为了全民焦点,几家欢喜几家愁。

毋庸置疑,对于每个走常规升学路径的大部分中国学子而言,高考确实是他们一生中一大重要分界岭,决定着未来所从事的行业,所可能获得的社会地位等。

也因此,不论是家庭层面、学校层面还是社会层面,对高考所投射的关注都远高于与其时间临近的中考。而这样一种态度上的差异,对于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家庭,似乎更为突出。

理论上而言,读书是留守儿童摆脱自身命运的唯一出路,但处于青春期的他们,面对备考的压力、资金的不足,以及家庭的教育缺失,他们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纪录片《初三》就如实地捕捉到了那些真实。


拍摄于2012年9月-2013年7月,取材于湖南省新宁县第五中学,《初三》直白地呈现了备战中考学生的生活,让人感到的不仅仅是为理想执着拼搏的真实,更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悲哀。


“现在谁想爸爸妈妈?”


影片的开头,略显脏乱的操场上,一群提着水壶、撑着伞的孩子们正不紧不慢地走向教室。随后,镜头切换到了本片的主人公们——新宁县第五中学重点班初三172班的学生们。

在这个硬件条件极差、桌椅甚是破旧的教室里,一位看上去很年轻的班主任对着班级里大约50名学生说道:“三年磨一剑、千帆竞发齐凯旋,你们好好想一下自己的目标,也可以把你刚才所想的和现在所想的(目标)都用纸记录下来。”

和所有初三毕业班一样,这群孩子的备考,也是从鸡血开始。

每天6点起床,6点20晨练,7点上课,一直到晚上9点,一天24小时的时间内,他们的生活几乎被学业填满。


学校渲染的如同军令状一般的“成绩不好就考不上一中(重点高中)”,也让这群孩子在无形中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每次的小考,对于他们而言,除了是阶段性的学习成果考核,也考验着他们的自尊心。因为成绩决定着他们在班级中的位置——只有成绩靠前的人才拥有选择自己位置的主动权。

我们能看到,他们的书桌堆砌着成沓的教材、教辅和试卷。大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势。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能看到,这群重点班的孩子们,也会在课堂外偷偷照镜子,在课间休息时不时拿出手机打游戏、看小说,在宿舍和室友们讲黄色笑话、吐槽老师。

普通班更甚。在会考前三天,还有学生通宵去网吧打游戏。

好像近在咫尺的中考,对他们还很遥远。

当摄像头对准172班一名叫蒋杰的学生时,我们能看到这样的对话:

——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不知道。

——那你初中毕业之后打算做什么?
——不知道。

甚至提起考试作弊,他也是一样地不以为然。“我没把纸条上的全部都抄上,之前从来没考过40分以上。(全抄了就太假了。)”

“读书还要很多钱,还不如打工”

实际上,如果要深究他们如此不以为然的理由,他们所共同的身份——留守儿童实在难以被忽视。

在纪录片中,当导演问起孩子们想不想常年在外务工的父母时,他们的回答都极为冷漠。还是那位蒋杰同学:

——你小时候不想你爸爸妈妈吗?
——不想。
——为什么不想?
——他回来,感觉不舒服。
——为什么不舒服?
——在他那上网要4.5一个小时,家里只有3块一小时。

一个名叫何丽红的女同学告诉导演,几年前她第一次见到母亲,还以为是家里哪个远方亲戚。


而另一位从小由奶奶带大,名叫蒋清华的学生,对于父母的态度同样漠然。

——你爸爸妈妈在外面打工有多少年了?
——应该有十多年了吧。



这句话隐藏了两条讯息。一是他根本记不得,也不在意父母离开自己有多久;二是作为一个初三的孩子,明明也不过十四五岁,却缺失了父母十几年的关心与陪伴。

当问起是否想念自己的父母时,蒋清华几乎是毅然决然甚至带有嘲笑的口吻回答导演:“我才不想。现在谁想爸爸妈妈。我们三姐弟一个都不想。”

而反过来,家长又是如何看待孩子们的升学呢?

大部分都是不上心的。

得知孩子的学费要2000多,李承峰的父亲显然不太乐意。即便班主任告诉他,以现在的成绩李承峰考到市重点的概率很高,他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欣喜或满足。相反,他嘱托班主任多多看看儿子,“我常不在家,常在广东”。

——他考一中是很有希望的。
——他考上就读,没考上就去打工了。读书还要很多钱,还不如打工呢。


何丽红的爸爸也告诉她,“如果读高中,家里的负担会比较重。”

《初三》的导演蒋能杰曾经在一次座谈会中提到,拍《初三》的时候,乡村里普遍弥漫着“上学无用论"的思想。

家长甚至一些老师都认为,考不上一中就不要上学了,去打工。这些孩子就会进入“打工——生孩——打工”的循环。

确实,当纪录片拍到最后,孩子们的中考成绩出炉后,谈到只差三分就能考上一中的范清华,班主任的心情也很复杂。

一方面,她对这个分数感到惋惜,另一方面,她也深知如果考上重点高中,家庭不富裕的范清华可能也难以承担这笔学费。“读小学毕业打工也是两三千一个月,读大学毕业有四千一个月就很了不起了。所以说花那么多钱读书干嘛。”

留守儿童的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守护

事实上,留守儿童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

是枝裕和曾经拍过一部根据真实新闻事件改编的电影《无人知晓》。故事里的母亲在某一天,留下20万元日元和一封信后,便离开了她的四个孩子。


被母亲抛弃后,孩子们的生活过得非常拮据,当日的汤水要留到第二天拌饭吃,后来水电也陆续停了,便只能去公园偷水喝。雪上加霜的是,最小的妹妹在家里摔死了。

妈妈还在的时候曾骗妹妹说“你的爸爸是机长”,所以妹妹一直都很想去看飞机。为了完成妹妹的遗愿,最年长的哥哥将她的尸体装进了行李箱,把妹妹埋在了机场附近。

不论是电影还是现实,这些被留守在家的孩子,都在独自面对无望的生活。

多年前,曾有一则关于留守儿童被害的新闻震惊社会。一个女孩的爸爸妈妈一直在外务工,女孩平日在学校上学,周末独自回家住。有一段时间,父母一直联系不到女孩,就回到了家里,可他们的女儿,已经被邻居性侵后杀死扔在了茅厕里。

父母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孩子的生活里缺席。即使被告知孩子的安全需要有人负责,也会存一点侥幸心理:“这种事,哪里可能发生在我身上”。可是他们忘了,电视剧情节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意外本来就不会刻意挑选人,任何和安全有关的事,总是需要以防万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绵长又难解的痛。我们无法责怪父母为什么要丢下他们独自在家,因为父母要挣钱养家,他们放下工作便养不起家,拿起工作便注定陪不了孩子。

不论是选择孩子,还是选择外出,都要付出沉痛的代价。

但我想,在保护留守儿童的机制还未建成完善之前,我们的学校是否可以和当地社区与政府联手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呢?对孩子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和安全教育。

我们的民间力量,还有没有可能发挥更大的能量,去帮助这些留守儿童?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政府,什么时候可以真正注意到这个问题,真正去拯救这些孩子。

尽管已经过去7年时间,这部纪录片仍然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时代在变,但对于乡村的孩子来说,考上好的大学接受好的学校教育仍然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