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专访鼎石图书馆馆长:数字信息化时代,校园图书馆反而应该回归本质!
来源: | 作者:Mina | 发布时间: 2020-09-19 | 967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与世界”是鼎石独有的一门特色课程,它把中国文明史与世界文明史融合为一门课。在这门课程里,中国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共享一个单元主题,中国老师用中文讲述中国文明史,外方老师用英文讲述同一时期的世界文明史,以帮助学生将中国和世界联通起来。


“因为有Capstone项目中学术论文写作的要求,对于图书馆的馆藏、图书馆老师的要求也会与众不同一些。”宋馆长向顶思介绍到,因为有了Capstone的“中国主线”学术论文要求,宋馆长和她的同事们经常会接到学生们的求助,自己想要研究的主题都应该以什么样的角度进行,又应该搜寻怎样的资料来支持我的研究?在搜寻资料的时候怎样才能更加客观、更加全面?等等......这些都是图书馆老师与学生们一同探讨的内容。



无论国别,不同国籍的学生在研究关于中国的论文上角度多种多样
,有的研究长城在历史上不同阶段的作用,有的研究9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的就业问题,有的则为一些时事的历史追溯。这些学生在研究的时候,无不需要依靠图书馆及图书馆老师为其提供相关学术资源以及学术方向的指导。


我们更关心在文字、图片、视频的背后,学生如何吸收这些信息,又有哪些感受。



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在很多人眼中还仅停留于图书整理、编码、上架、手续办理等等。在顶思了解过的国际学校中,对于学校图书管理员、图书馆老师的职位要求也各有不同,有的会由学科教师、行政教师兼任,有的则会要求拥有图书馆管理专业背景,可以结合教学指导学生使用图书馆资源等等。


无论怎样,图书馆人(无论是管理员,还是老师)的价值,在目前国内市场当中,还是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


一位好的图书馆人,其自身应该是一座“个人图书馆”:自带检索功能,能够为前来寻求帮助的读者们提供指引,并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或研究材料,进一步提升自己。


图书馆,以及图书馆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带去的,除了对阅读的热爱之外,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学术研究,以及信息素养的培养。”这是宋馆长眼中图书馆人的意义。


“图书馆会以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批判性思考,同时,为学生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方向和方法。”


互联网时代的孩子们,寻求信息的方式更多依赖于网络。”宋馆长道出了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现象。在美国图书馆协会(ALA)《2020年美国图书馆状况报告》中也曾经提到,“美国16-24岁的劳动者——他们从小就接触技术——在工作中对相应数据进行阅读和分析时,有60%的人陷入困境。”


宋馆长提到,关于图书馆信息技术这方面鼎石没有过多的强调,技术只是作为一种媒介,服务于阅读、思考本身。“我们不会过度的强调这些媒介,我们更关心在文字、图片、视频的背后,学生如何吸收、利用这些信息,又有哪些感受和收获。”比如图书馆老师会组织学生们针对不同搜索引擎下、不同信息媒介所呈现的信息作对比分析,来观察、讨论线上搜索、以及单一媒介的局限性;也会针对课上某个历史事件去启发学生可以使用哪些资源来充实自己的研究课题,鼓励学生不但不迷信权威,还要质疑权威......



我跟很多海外大学教授聊过,很多人反映学生最大的问题之一是不太知道如何自主学习,如何独立做研究,提出研究问题——提出问题之后,自己也不知道研究方向在哪。”宋馆长提到当前高中馆的工作,侧重于做学术研究的引导。


“学生做研究的时候,与你的指导老师谈话,再与你的图书馆老师谈话,寻求一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这样的意义远大于互联网搜索。这样的经验,在任何一所大学,也同样适用。”


宋馆长向顶思介绍道,
鼎石图书馆对于学校的小、初、高不同学部的支持是不同的。小学部主要以培养阅读兴趣、信息素养为主,从初中开始,图书馆会结合年级日常教学中如科学、设计课中的成果要求,为学生们提供相关资源,学生们在图书馆就可以慢慢开始进入主题研究了。这也为高中时期完成鼎石的特色项目Capstone project、以及极具挑战性的IBDP(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图书馆消亡论?“纸质书不但没有过时,

反而非常有用。”



记得在2011年,美国阿尔福莱德大学的指导馆员沙利文曾经以一篇
《2050年高校图书馆尸检报告》引起图书馆界一片哗然。


文中预测直至2050年,高校的图书馆传统馆藏将会过时,由于信息素养成为普通教育的一部分,图书馆工作会被纳入信息技术部门,而由于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的发达,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也会逐渐消失。经济战胜质量的今天,图书馆,及图书馆理员都会逐渐成为“奢侈品”,而是否还要持续为这些“奢侈品”买单就成为了未来图书馆及图书馆员的生存挑战。


“纸质书不但没有过时,反而非常有用。”宋馆长表达了她的观点,尤其是现在数字化信息、科技发达的今天,开着电脑面对一系列窗口做研究,和桌面上摊开不同的几部著作随时翻阅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纸质书带来的视觉感官就好比不同作者之间的意见交锋,你可以看到哪些信息是重合的,哪些信息是互相矛盾的。这时候随书页来回翻看,或不同书页同时对照着,会有更直观的感受。”


高中图书馆有一尊“焚烧殆半”的青铜雕塑,是雕塑家莉迪亚·赛格雷夫看到ISIS对图书的大肆破坏、分外触动而制作的一个铜雕作品。



“正如历史所传达的,尽管有些书可能确实被烧毁了,但内容却保存了下来,这是
纸张和印刷文字力量的持久证明——相较之下,容易被修改或删除或常常更新换代的电子媒介,反而显得脆弱。”


让宋馆长颇为自豪的是,在高中部图书馆里有一个将近100本的特藏,是鼎石师生们专门从英国古书店Maggs Bros.一趟趟背回来的英文原版书籍。这些书籍都是从16世纪直到20世纪初,国外的外交官、传教士、冒险家以及学者在国外出版的有关中国的书籍。这也是鼎石“中国主线”无处不在的又一力证。



鼎石的图书馆使命,是“希望能够营造一个学习者社区,因热爱阅读、探求真知而日益丰富。

其中“营造学习者社区”的启发来自一句非洲的俗语:’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只有家长、孩子、老师、身边的人员都是‘学习者’,营造出人人热爱阅读、热爱学习的学习者社区,才能真正的达到全人教育、培养终生学习者。”宋馆长道出了使命背后的真谛。


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把这样的社区、这样的氛围延伸到鼎石之外——“向世界学习,为世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