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目前教育市场上的纷纷扰扰,我们也替投资者问了老纪关于“入市”的建议:什么样的人适合选择做教育?什么样的想法,最好不要碰教育?
“教育不是一个挣快钱的行业,如果把教育与金融、流量合到一起,短期可能会有所成长,但长此以往,会有很多的问题显现出来,也不太符合教育市场的规律。”老纪对记者说到,教育是个慢行业,如果你讲求盈利效率,将要素重构而去加快速度,整个逻辑会发生混乱,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做教育你不作死就不会死,想把教育行业作死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重点是找准自己的定位。老纪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做教育要抱着开咖啡厅、开书店的状态,更多的是情怀。”是润物无声,是细水长流。做创始人的心态要定,要学会拒绝,警惕诱惑。“对于一个人来讲,人的一生抓住一个机会就足够了。”
一切很简单。
老纪说,他做“科学队长”的一个初心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和这一代的孩子可以掌握科学思维,学会思考。在5-10岁的阶段,埋下科学思维的种子。
“我们做科学教育的目的也是希望我们的小朋友能够不被,或者少收一点智商税,不会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不被人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他能够发现规律,能用他掌握的或者是传递的科学精神去解释这个世界,能够去培养他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做科学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我们做产品的起点。”
聊到兴起时,老纪说自己家的小孩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男孩, “资质平平又不努力”他笑道,“但是他胆小善良啊,那就没事儿了,这一辈子就安稳了。我们家就是努力地培养一个普通的孩子。”
老纪还谈到了自己勾画的晚年幸福,“我和老婆在35岁的时候就讨论过这个问题,什么是晚年幸福,两个标准:一个是孩子很好,一个是有足够的钱花,就可以了。”
老纪的科学队长,在北京的办公室之前是在四合院,后来又搬到了艺术圣地798......一如老纪的情怀,智能与人文兼具,教育也可以很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