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较小的用户规模背后,素质教育还面临着比K12培新更难的获客问题,如在线少儿编程的获客成本高达近一万元。
一方面,学科培训用户群体的目标具有明确性,意味着客群拥有主动性,而素质教育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没有明确目标的;
另一方面,学科培训线上渗透率高,且教学场景多元化,这大大增强了获客的覆盖范围,素质教育目前仅有19%的线上渗透率,且排除编程等类目外,声乐、美术、体能等等素质教育类目,线下场景是难以取代的。调查显示,约六成用户在素质教育领域倾向选择线下面授的学习方式。但线下场景因为交通及便捷性等等制约,辐射能力也极为有限。
更为重要的是,相对于学科类培训,素质教育的投入成本更高。素质教育除了与学科类培训同等的师资、营销层面的支出之外,场地的高要求、相关硬件设施要求都是不可忽视的投入成本。
与此同时,素质教育难以向学科类培训一样快速规模化。首先来说,素质教育庞杂的门类,需要更加复杂的教研体系,很难实现学科培训市场的一站式综合平台的商业模型;而对于线下场景的强依赖,也导致素质教育无论是加盟还是连锁都无法快速规模化,这也意味着,庞杂的门类难以实现运营机构的成本摊薄,如何构建健康的商业模式目前也是未知数。
不可忽视的是,机构转型纷纷将目光集中在素质教育领域,无疑会加剧行业的竞争。一来,传统的素质教育机构牢牢把握着自己的阵地,前期积累了市场和用户;二来,巨头们扎堆必然避免不了价格战与营销战,加速素质教育的竞争。在学科培训疯狂时期,也因为这样的内卷竞争,很多机构深陷亏损泥潭难以脱身,而在素质教育赛道,又如何躲开这种内卷呢?
总体来看,众多机构转型瞄准的素质教育,对于行业来说前景明朗;但对于机构来说,依然前路未知……
*本文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