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国际化素养评估排名第一,新加坡教育为何持续领先全球?
来源: | 作者:林若惜 | 发布时间: 2021-11-08 | 1280 次浏览 | 分享到:


当老师能看见每个学生的差异与多元性,方能真正以他们的需要来设计课程。也唯有如此,学生才会真正积极地学习。


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Jason Tan副教授表示,只有师生和家长都确信,自发性学习比成绩方面的竞争更重要时,教育改革的举措才会起作用。


新加坡在教改中关注每一个“利益相关者”,无疑是促进改革成功的关键。这与另一个教育强国芬兰有着相似的方式与路径。


上世纪70年代初的芬兰,国家对教师“管制”非常严格,国家课程大纲不仅详细规定教学内容和行政管理标准,同时国家教育部门还经常指导地方教育局、各地教育局继而监控学校如何落实,类似今天中国大多数学校的处境。老师在日常教学之外,都疲于应付各种上级部门非教学相关任务,所以很难把精力放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之上。


之后,芬兰政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增加薪资,提升社会地位,压缩授课时间,增加备课时长,给予老师大的权利和空间开展个性化教育。2001年,在第一届PISA测评中,芬兰教育一跃成名。


而在OECD的另一项测评TAILS(针对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师测评)中,芬兰教师成为全球最具有幸福感、教育领导力和职业发展的教师。


结  语


“过去,新加坡教育非常在意培育一位工作者,能给国家经济带来的贡献,关注学术成就表现。现在,学校更重视如何启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新加坡教改推手、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教师培训院长刘依玲这样说。


新加坡教育成功的关键,得益于如下几个关键因素:


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优才政府积极推进、教育经费充足、提升教师能力和薪资、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减少排名淡化竞争压力、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再到改变家长观念,各股力量通力合作,完成一场深刻且完整的教育改革。


这样,学校的目标将不再只是教出聪明的学生,更是教导学生如何成为更好的人。就像新加坡教育部长王乙康所言:“学习不是一场竞赛,我们要给学生培养的是终身学习的态度。”


参考资料:


1.素质教育改革:从量到质的转变  English Career

2.新加坡迎来近50年重大教改 2024年中学将取消分流 现代教育报

3.新加坡教育改革对香港的启示 独立媒体

4.新加坡教育全球顶尖,成功背后的焦虑与反思  BBC中文


今日互动:


您认为新加坡教改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转发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