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很笃定,自己热爱的是滑雪,而滑雪并没有在该学校公布的三十种体育特长之列。
最终,她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以正常通道申请斯坦福,同时也不放弃滑雪运动。
谷爱凌热爱滑雪,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滑雪运动员;她也热爱学习,一直保持着学习的动力,喜欢分子遗传学,自学了量子物理学;她喜欢写作,希望未来能出本书……
谷爱凌说,她从不被哪一个身份限定,也从来不去设想有什么领域是自己不能涉足的。比起“我做不到”,她更喜欢抱着全部热情勇敢出发。
许多人会问,她如何能平衡生活和工作呢?年纪轻轻的谷爱凌,回答令人出其不意——把所有的工作都只是当作她
就是这样一个18岁的小姑娘,真正把Olympic games当成了game,并且乐在其中。冬奥会之后,滑雪也将回归成为她的业务爱好之一。
如无意外,谷爱凌将回到校园,去斯坦福读书。
她始终记得妈妈告诉她的一句话:“要让别人尊敬你,就不能做一个只会滑雪,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没有学识的运动员。”
事实上,谷爱凌的爱好广泛, 钢琴、足球、田径、越野……在《我的时代和我》纪录片中,谷爱凌坦言,“小时候每天上完学,妈妈来接我,车里总是带着三件衣服,车上换了衣服去踢足球,踢完足球再换衣服去跳芭蕾,跳完芭蕾再去弹钢琴。”
常人或许以为,作为专业运动员,无法兼顾学业实属正常。而她恰恰做到了两者兼得。
一直以来,谷爱凌都保持着全职学生的身份。周一到周五,正常上课,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赶赴雪场训练。“从早晨9点练到晚上9点,坐缆车时能休息一会,顺便把
连滑雪教练都感慨于她的超常努力:“她通常每晚睡12个小时,白天还要做这么多事情,简直疯狂。更厉害的是,她12小时内完成的事情,比大多数人16-18个小时做完的还要多。”
“怎么会时间不够呢,飞机上、车上的时间都能用来学习呀。”谷爱凌很坦然地说,“只要在各种爱好中找到平衡,这样在每个部分都会更加专心,也更有效率。”
谷爱凌做到了,也成功了。
在她夺冠后的这几天,全网掀起了对她的追捧,也包括“搜索”她的个人身份、家庭,褒贬不一,但这些并不重要,带给我们的永远是她积极、乐观、正能量的态度。
* 来源 | 综合自新华社、《我的时代和我》纪录片、人物、EDU星球等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