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弱标化”击碎名校梦? “背景提升”乱象多?留学变玄学?终结流言,答案在此!
来源:顶思公众号 | 作者:顶思 | 发布时间: 2022-05-30 | 878 次浏览 | 分享到:


生涯规划通常与职业兴趣紧密相连。什么是“职业兴趣”?上海诺美学校升学指导办主任练佳艳分享到,职业兴趣即对工作活动和环境的偏好。从事符合职业兴趣的工作的人,会在工作满意度的驱动下作出明智的、更具战略性的职业决定,并获得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探索职业兴趣,就是在发现“你喜欢且有能力做的事情”。


从高中开始探索职业兴趣有利于学生定位自我,做好应对多变世界的准备,及高效化升学的准备。练佳艳认为,从长远来看,职业兴趣的准确定位,能让学生认知上更开阔,在心态上更积极,在学业上表现更佳,在合适自己的生涯赛道上创造更卓越的表现。


“人活着要有意义感,目标给人意义感。一个人若是看不到未来,就掌握不了现在;若是掌握不了现在,就看不到未来。”苏州海归人才子女学校升学指导中心主任金天宁说。基于这样的理解,她认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学生实现有计划、有掌控地自我实现的过程。此外,金天宁还特别提到优势才干在生涯规划中的重要性。


优势才干是自然而然、反复出现,并能被高效利用的思维、感受和行为模式,是先天因素与后天环境所共同塑造的,许多人的优势才干都处于“自动驾驶”的状态。而职业生涯规划,教的就是应变之道,要在“无常”的状态中找到“常”的那部分,以此在优势视角中汲取有效的方式方法。


事实上,IBCP课程作为IB四大课程项目之一,正是为寻求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所设计的。上海浦东万科高中执行校长尹丹介绍,IBCP的核心课程包括反思性项目、语言发展、个人和专业技能以及服务型学习四方面。目前这一项目已在全球306所学校实施,其中,亚太27所,中国大陆地区仅两所。相比于遵循多元成长路径的IBDP,IBCP偏重专才成长通道,适合专业方向确定的学生,更专注于兴趣特长,将学生的职业发展前置。但这两个课程都可以通往海外大学升学,增加学生的学术研究技能并丰富他们的社会实践体验。


图片

直播现场


04

留学目的国新思路:

英美之外谁是完美“备胎”?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美等老牌热门留学目的地热度不减。同时,许多小众国家逐渐映入眼帘。在青苗怀柔校区校长李文佳看来,就业与个人未来发展要与国家战略契合,“一带一路”是国家顶层合作倡议,而欧陆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选择欧陆国家也契合整体方向。因此,升学老师需要开拓眼界,具备多元化世界观,同时将其传递给学生。特邀嘉宾金辉先生推荐挪威、瑞典、丹麦、芬兰为代表的北欧四国,毕业后即可获2-3年工签是留学北欧的优势,且其学历认可度高。欧陆各国之间接受相互转学,灵活性强。


北京中杉学校国际高中校长兼升学指导中心主任李俊娜分享了非英美国家留学新思路。在西班牙IE University,有超过75%的在校生来自全球各地;Jacobs University是德国唯一一所全英文授课的顶尖大学,文化背景多元;而日本SGU(Super Global University)囊括13所提供英文授课项目的日本知名大学,这些都是非英美留学的不错选择。


天元公学国际部生涯规划主任郭璐宁认为,当前国际局势变化,非英美留学不仅只是“备胎”。留学目的地的选择需综合考虑环境友好度、学生匹配度和规划提前量,以及家校合作等因素。对于“举棋不定”的孩子,应与背后“举棋不定”的家庭紧密合作。以共同目标引领家校合作,实现家校命运共同体,才能最有效地帮助学生规划未来。


结语


作为国际教育行业的服务者、思考者和创新者,顶思连续第七年组织国际学校升学指导峰会,希望为教育从业者和学生家长提供准确、及时、多维度的参考数据。


顶思联合创始人、CEO徐康乐表示,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国际教育就成为中国顶尖人才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培养了无数名扬中外的杰出人才,为中国近现代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的国际教育正走在十字路口,一方面是继续肩负着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发展百年战略培养人才的使命,另一方面是疫情防控的重任及全球政治和经济贸易摩擦加剧带来的不确定性。


国际教育是一个多向度、多选择、多文化的价值体系,意味着尊重文化差异、支持个性发展、成就更好自我的教育取向,在“后疫情时代”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中国一直是国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过去的留学生来源地,到现在的留学生目的国,中国的莘莘学子、教师和院校在国际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虽然国际教育不等同于出国留学,但大学的录取数据和趋势,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学生的全球竞争力,而且可以指导优化我们的人才培养路径和方式。两天的线上直播,从来自学校的资深升学指导老师、大学面试官和招生官、国际教育机构负责人等20多位嘉宾的分享中,我们看到科研力、认知力、就业力不断刷屏,成为当下顶尖人才发展的关键词。而面对各种不确定性,中外教育从业者依旧初心不改,帮助学生在多元评价体系中探索和选择最优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