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内卷加剧,考生“同分不同录,同课不同命”时代正在到来?疫情三年,大考变数频频,海外名校申请门槛一路飙升。同样A-level3个A*,9门AP满分,有人上岸牛剑、“爬藤”成功,也有人无缘名校。同样是开设A- Level、AP、IB或OSSD国际课程,不同的国际学校和课程机构,有的学校的学生分数“高”出天际,却难逃落榜,有的学校的学生能力、素质大放异彩,深受招生官青睐。
“同分不同录,同课不同命”正在困扰国际学校、留学机构和“准留学生”群体。国际教育行业开始反思:什么才是海外名校招生官最看重的录取资本?分数当道还是能力为王?同一课程,不同学校是否都能培养达标?牛剑藤等世界名校的录取真相到底为何?
近期,哈佛、MIT、剑桥公布了2022年录取数据,三所学校皆创下三年来录取率新低,热门专业竞争白热化,标化成绩卷出“新天际”。无论国际学校、留学机构还是“准留学生”家庭皆陷入焦虑、纠结。
国外名校录取门槛水涨船高,标化考试要求逐渐被淡化,能力素质导向突显,更让擅长考试的中国学生无所适从。与此同时,主流课程和大考更是暴雷不断。
A-Level课程遭遇停考、泄题,剑桥考试局转为收集学习证据集,并在第一时间发布“严惩舞弊”的官方声明,且受去年学校自估分数“虚高”的不良影响,此次学习证据集的测试由各校独立出卷,剑桥考试局统一评阅,与以往统一试题和评分标准的常规操作不同,缺乏统一清晰的评价标准更加增加了学生最终成绩的不确定性。
IB课程部分地区的IBDP大考考试取消,官方发布“非考试路径”指南,但消息宣布仓促,校内评估已成定局,学生丧失大考这一学术水平展示维度,猝不及防。
多地AP考试直接取消且无法补考,美本升学的重要“加分项”化为泡影,家长焦虑是否要将孩子提前送出国读美高或重返国内高考路线;雅思、托福等语言考试也屡遭大范围取消。
OSSD申请者的学历资质遭遇澳洲几大名校严审,院校对学生的OSSD成绩单进行回溯严查,并在资格审查明朗前暂停发放相关录取,第三方违规造假机构连同学术诚信受怀疑的学校一并被拉入黑名单,使课程含金量遭遇质疑。
从多事之秋到寒冬来袭,国际学校、留学机构也动荡不定,国际教育家长群体更是一片抓狂。如何培养精英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路径结构模型?什么样的课程设置最能对抗不确定性?这些都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边是国际教育风云变幻,国际课程频频暴雷。另一边却是“同分不同录,同课不同命”的扎心现实。留学内卷加剧,申请门槛一路飙升,登顶海外名校愈发艰难。
同样是国际学校的“学霸”,同样A-level3个A*,9门AP满分,有人上岸牛剑,“爬藤”成功,也有人无缘G5,挣扎在美本50开外,感叹“同分不同录”;同样学习A- Level、AP、IB或OSSD国际课程,有的学校的学生分数远高于其他同类国际课程学校,甚至“卷”到天际,却落榜名校,无奈降维申请,错失梦校,无奈“同课不同命”;而同时国际顶尖大学对高口碑学校的“低分高录”却渐成常态……
在难上加难的新一轮留学申请季,这种现象或将愈发严重。实际上,国际学校的优劣并不以选择某种国际课程为判断标准,顶尖大学更关注学校本身的良好口碑和学生的素质能力,在审核学生申请的同时,顶尖大学对于国际学校和课程机构也有对应的判断,影响对申请学生的录取。
事实上,主流的国际课程体系,各种都有相应的教育特色,开展同一课程体系的学校和机构能力和口碑并不等同,每个学校的教育硬实力及该学校在顶尖大学的历史学生表现记录才是产生“同课不同命”的根本原因,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学校的学生分数高却拿不到好offer。
同课程体系学校细分方面的“同课不同命”现象也日渐明显。以今年备受关注OSSD课程为例,先是年初爱丁堡大学发布史上最严苛的OSSD学生录取政策,后有澳洲大学打击不良机构学术造假,严审OSSD成绩,并在业内公布了超长学校黑名单.
但也依然有诸如罗斯德全球高中这样的学校,因现代型的授课模式、高质量的教学管理、严谨的课程评估及历年毕业生在顶尖大学的优秀表现,在这次OSSD严查的风浪下,非但未受影响,反而进一步提高了海外顶级大学的认可度。
罗斯德的案例也给其他开展OSSD课程的国际学校一针强心剂,打铁只需自身硬。此外,上海民办平和双语学校的IB教学、深国交的A Level体系等同样也在业界得到广泛认可。
顶思调查发现,在国际教育行业,有的学校能够用心搭建教学体系,高标准落地国际课程,为学生配备优质教育资源、过硬的师资队伍和国际化的提升平台;有的学校则不考虑自身的实力、特点,盲目开课,课程设计混乱,耽误学生发展。最终,录取结果天壤之别,让人无奈感叹“同分不同录,同课不同命”。
海外名校的招生官如何定义学生的成功?为什么最优秀的学生也会被淘汰?如何申请顶级名校的硬核专业?学术失信对学生申请造成的影响几何?这些难题将更加考验国际教育行业。
国内外媒体报道显示,很多学生进入海外大学后,有的学生能游刃有余适应高强度高竞争的学习和生活,并不断吸取养分自我提升;有的学生则后劲不足,在顶尖大学充分自主的学习方式下难以把握,大学表现与录取成绩不匹配,导致退学、转校,专业导向不清晰,缺乏对自身的生涯规划能力等。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学校的毕业学生在顶尖大学的表现决定了这个学校在顶尖大学的认可度,并直接影响大学对该学校后续申请者的判断。因此, 卓越不凡的学术水平、独树一帜的教育质量、学生高阶能力的培养成果,以及毕业生在大学的优秀表现,才是国际学校、教育机构们获得“顶流”名校认可的路径。
据College completion网站统计:每年全美各大学共有1750万大学生正在就学,但其大学毕业率只有60%左右;而根据国内媒体的调查,中国留学生美国名校退学率达25%。从《留美学生现状白皮书-劝退学生群体状况分析》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学生被退学的主要原因包括学术表现差、学术不端、心理问题、出勤率低、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等等。由缺乏过渡而导致的迷茫焦虑、无所适从恰恰是出现以上现象的重要原因。
种种现象让人不禁思考:考入名校≠成功,国际学校和教育机构如何设计课程内容、推进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术衔接能力?如何保证分数竞争力的同时,提高高阶学术能力的竞争力?到底什么才是适合精英学生的个人成长规划?如何帮助学生找到充分契合的大学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并在这个方向不断提高自己?未来成功人才的定义到底为何?
表象变幻,当局者迷。当下,许多人始终纠结于外部因素,未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根源。2023年申请季箭在弦上,做为国际教育的从业者提高本学校在顶尖大学的认可,给学生申请提供一个高台阶:
如何真正有效帮助学生从高竞争的申请中脱颖而出?
面对中国学生的高分内卷,哈佛、牛津、剑桥等海外名校招生官正在将关注点转向何处?
海外大学录取的新趋势是什么?
“顶流”名校筛选申请者有何新方法?国际教育从业者应如何面对?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10月19日-20日,由全球著名的国际学校课程方案提供方罗斯德国际教育集团主办、顶思联合主办的「首届全球学生成功论坛暨Top100顶尖大学招生会」即将重磅来袭。该论坛汇聚国际教育行业精英,与哈佛、牛津、剑桥等30多所全球TOP100名校招生官面对面,相约线上,揭开名校录取的真相。
大会参与院校阵容:
DAY 1
●全球顶尖大学主题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