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普职分流”的认知普遍停留在硬性行政命令层面。事实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职业教育新体系,通过市场引导学生往职业教育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
2.顶思:
职高生有哪些升学途经?“职业教育+留学”为何不被大众所知?办理难点在哪?
劳汉生:
其实职高生升入大专比普高生升大专的渠道多,门槛低!比如,有的职高有5年一贯制,毕业拿大专学历。还有3+2分段,三年职高,两年职院大专,也有3+x项目,三门文化课加技能证书考试。此外,一些职业技术大专院校有自主招生,面向职高学生,不面向普高生。同时,还有留学、艺考等升学途经。当然,职高生也可以和普高生一样高考。换句话说,从职高到职业大专比从普高到普通大专的升学渠道多,门槛低,但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去?问题出在职高生读完大专后,缺少通往本科的道路。目前渠道正在逐渐打通,国家已经明确提出在十四五期间要有10%以上的职业类学生实现本科升学。
“职高+留学”这条路,问题并不出在过往宣传不够,也不是家长认知问题,主要取决于经济实力、语言能力、签证等因素。
第一,是资金。
留学需要充足的学费预算。而过往选择职高的家庭比较困难的居多。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来自工人农民家庭。
第二,是语言。
毕竟读职高和读普高不太一样,职高偏重技能,对文化课的要求无法与普高相比。
第三,是认知。
学生和家长对具体项目的认知有待提升。比如在办理过程中存在黑中介。一种是误导学生成为劳动力,而非升学,另一种是让学生上学,但很难毕业。比如德国等国家的大学门槛低,但毕业不容易。无论是学校办的项目还是社会机构的项目,要全面了解其资质,包括中方、外方资质,课程等。
第四,是签证。
合法办理留学签证。
3.顶思:
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的论述中,多次提到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在当下和未来,“职高+留学”、“职业教育国际化”将迎来哪些新变化?
劳汉生:
第一,留学的地域和方向会发生变化!以前最多的是去英国,因为英国大学多,容易申请。此外,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日本、韩国也适合“职业教育+留学”。但疫情和国际局势都在变化。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的热度有望增加。同时,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香港和澳门也将吸纳更多内地学生。此外,老牌职业教育强国德国一直很青睐中国学生。
第二,“职业教育+留学”在形式上会有变化,留学后工作机会大大增加。比如护理专业,去德国读护理本科,担任护师,“职高+劳务+留学”形式现在越来越多。国外稀缺技术人才,尤其在全球疫情以来,护理人才岗位非常缺。此外,厨师、家政也很缺。还有很多机器无法取代的有温度的工作,除了护理,还有美容医学、中医中药,人才都稀缺,
第三,出国留学目的也发生了变化。“海外就业+移民”也是一种新选择。当疫情结束,各种需求大量反弹,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会增加,比如护师、理发师、美容师、厨师、机械维修师等。这些职业在国外收入不错,从业者容易匹配国外的工签、移民、定居等政策。
结语
上个月,浙江建设技师学院学生马宏达摘得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桂冠,实现该项目中国金牌零突破;去年,17岁女孩古慧晶在广东省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大赛上获得汽修一等奖,被央视点赞“汽修界花木兰”;在短视频平台,某医疗技能大赛现场,一名00后护士小哥果断机敏抢救患者成了“新晋网红”……
今年7月,上海浦东万科国际高中宣布国际文凭组织(IBO)职业教育项目(IBCP)官方认证授权,成为大陆第一所开设此类课程的学校。学生在高中阶段提前锁定职业方向,大量时间围绕专业学习和实践,毕业直申海外大学。多家媒体报道显示,阿里、京东、腾讯等企业相继布局职业教育板块……
今年4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对《职业教育法》进行修订,这是该法颁布26年来首次修订,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新方向。在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大上,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再度引发全民关注。
剧情翻转,未来可期。
作者 | 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