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府学从课程体系到活动设计,环环相扣,注重培养孩子的全人素养。Jien认为,每一次充满好奇的挑战都如同种子,在心中慢慢发芽,“从前我有些怯场,而在新府学的‘修炼’,让我越来越愿意与大家分享,兴趣也越来越广泛。”
▲Billy在课堂上
Billy是新府学9年级学生,大大的黑框眼镜后面是一双充满好奇的眼眸。他是新府学获得AMC8全球卓越奖的四位学生之一,这意味着他的成绩在全球所有参赛选手中排名前1%。
美国数学思维挑战活动AMC全称American Mathematics Competition。每年仅北美地区登记参加的学生就超60万人次,由哈佛、麻省理工、普林斯顿等院校专家研发试题,受到全球范围关注和认可。AMC不仅是美国高中阶段普及度和含金量最高的数学竞赛,更成为目前全球含金量最高的数学测试之一。
细看AMC8的题目会发现,考的不仅是数学,也需要扎实的英文阅读能力,不仅需要解题思路,还需要做题速度,能在这样世界级的竞赛中获奖。含金量可想而知。
▲2020年AMC8考试真题
照理说,能获得卓越奖的孩子应该从小就展现出数学天赋,但Billy却说,在来新府学之前从未被认为有数学天赋,自己也没有感受到对数学的热爱。他刚转来新府学时,数学很“渣”。
新府学注重精准分析每个孩子的特点和优点,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分层教学。数学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Billy刚入学时分入数学基础班,老师希望他能逐步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循序渐进。在充满包容和安全感的氛围里,Billy逐渐“满血复活”,数学成绩稳拿高分,他的数学天赋被老师们注意到。新府学初小部教学校长马昕光“破格”将他编入提高班,还邀他进入“数学校队”,参加竞赛训练。
一卷长10米多的草算纸是Billy独处时最好的伙伴,他喜欢静静的演算题目,推导公式。“我经常晚自习找数学老师讨论不休,马校长的数学课也非常有趣,他很幽默。” 聊起老师和课堂,Billy喜悦溢于言表。现在的他已经和从前判若两人。
“在之前的学校,不知道怎么回事,总行为怪异,甚至在课堂打滚。小学四年级时因为和老师发生口角,差点被开除。”Billy描述的那个“问题学生”与当下这个表达清晰、态度温和的少年,颇有违和感。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他?
新府学初小部校长辛玲回忆,Billy当初来面试时,老师得知他在过往的学校纪律不太好,学习积极性不高。那时新府学创校不久,对“特殊学生”十分谨慎,能否为这样的孩子提供成长支持,是辛校长考虑的关键问题。
辛玲校长让学部负责人和老师抽半天时间跟Billy坦诚交流,了解孩子的方方面面,几人最后结论却惊人相似:他的“捣乱”行为是因为智力超群,在课堂上得不到关注和挑战。辛校长毫不犹豫地接受了Billy的转学申请。她深信,新府学的差异化教学、高师生比、鼓励个性化成长,可以帮助Billy重新开始。
令Billy成为校园“风云人物”的不仅是数学大奖,而是他变身黑客“黑”进学校网站。七年级时,Billy发现学校网络存在漏洞,于是登录并篡改Wifi信息,重新设置登录链接。当天,所有人连接校园网站的那一刻都震惊了:Billy班主任的照片在首页赫然弹出!
“黑客张”的班主任看到这一幕又气又喜,气的是Billy违反纪律,喜的是他发现Billy计算机天赋极高。曾有老师笑着说应该给Billy颁个奖。但考虑到校园规则,学校最终决定取消Billy一次秋游的资格,以示小惩。在老师鼓励下,8年级时,Billy和同学们一起建立了“新府学新鲜事”网站,logo、海报都很专业,还开通了网友微信群,收集校园八卦,在同学间颇为流行。
同时,在学校开设的选修课上,Billy学习到游戏开发引擎Unity课程,并研发了一款小游戏——点击游戏中带有同学照片的方块,就可以播放搞怪音效。他带动起更多同学学习计算机和编程。
除了计算机选修课,新府学从建校以来就贯彻“数学+”模式,为Billy在计算机领域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学+”分为“横向+”与“纵向+”。“纵向+”是阶梯式的数学教学,自主研发的综合性数学教材与奥数教材,结合思维训练、数独、魔方等课程,以及中英文双语数学教学。“横向+”则跨学科融合,包括数学与物理、化学、基建、工程、计算机等领域的融合教学,并以数学为基础,开设计算机编程、ELSS课程、STEAM选修课程、机器人等跨学科课程。Billy正是“数学+计算机编程”这一领域课程的受益者,扎实的数学基础为他的计算机学习如虎添翼。
“之前虽然对计算机感兴趣,但英文不行,不会调整程序语言。在老师帮助下,我理清了知识脉络,“数学+编程”的思维模式让我学会了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编程问题”。在新府学的课程体系里,注重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阅读习惯和英语阅读能力,以及资料搜集技能……这些都在“暗中”支持Billy抵达更高的目标。
回忆起Billy这一路成长,总有一些镜头从辛玲校长的脑海里回放,入学之初的Billy为了“控制”自己课堂捣乱影响同学,有一次他“别出心裁”用胶带把自己捆在凳子上,妈妈得知后些许欣慰,“终于知道不捣乱了”。而辛校长却有不同看法并向Billy妈妈坦言,在辛校长眼里,Billy原本就是个聪明又积极、健康的孩子,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引导,用对待正常孩子的方式去教育,面对孩子精力旺盛的一些表现,她希望家里给孩子提供更多校外体育运动的机会,比如游泳训练等,释放活力,让他的脑力能量和体力能量结合起来。在不断与校长、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妈妈逐渐放下了之前的困扰,心平气和理解孩子、发现孩子那些原本被忽视的闪光点。沉浸在有温度的家校共育里,家长和孩子一起蜕变,助力孩子弯道超车,加速成长。
结语
好的教育终将以人为本,支持每个孩子个性化的成长。Billy、Jien、Billy都经历过转学的波折,他们成长与逆袭的故事背后,见证了学校:“明德至善,中西通才”的初心。扎实的学科基础,自由快乐的成长氛围,培养既能走出去又能回得来的国际化人才。仅6年时间,在名校云集的北京顺义,新府学已经成长为家长们口口相传的“宝藏学校”。
辛玲校长说:“走进新府学之前,有些孩子过往的教育经历不尽如人意,但他们都有着美好的向往,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全心全意陪伴他们成长”。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新府学外国语学校官方公主号
作者 | 顶思
图源 | 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