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揭开国际教育圈“升学规划”迷雾:天价收费,名师遍地,放榜季“幕后赢家”?
来源:顶思公众号 | 作者:敖竹梅 | 发布时间: 2022-12-06 | 672 次浏览 | 分享到:


以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而言,理论上,学校更全面,因为校内更具观察优势,能在时间、空间等不同维度整体了解学生,不局限于谈话场景,这是机构所不具备的。此外,机构提供的一对一服务,还需要学生、家长作为信息传递者合作完成,有时信息会被屏蔽,俗称“传话都没传明白”。然而,校内虽然占据天然优势,但却更多基于学生的自主性,学霸们可以衔接顺畅,但对于学术能力弱、时间吃紧的孩子并不友好。


就收费而言,校内一般来说不收,或是象征性收取,而校外的收费则跨度颇大,乱象很多。由于英本申请更为简单,相对便宜,基本在1-3万之间,即使申请牛津剑桥,也不超过十万;而美本由于更为复杂,其收费则从几万、十几万、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而校外机构的收费也与其申请结果有强直接的关系,为学生所链接的资源有高低之分,这也特别考验家长的判断力。


在国际学校圈,有个很普遍的现象,学生和家长依靠校内升学指导老师的同时,还会寻求校外机构上个“双保险”。严俊认为,家长该找谁的问题隐含着巨大的试错成本。一般来说,家长会倾向于大品牌机构,但这一服务最终还是考验个体认知。因此,机构顾问的个人能力和经验比机构品牌更重要。


而国内知名升学指导顾问邓宁认为,升学规划的过程是孩子自我认知的过程。对家长而言,校内外机构中升学顾问的责任心和职业度是需要首先考虑的。顾问的个人素质并不一定和孩子的升学结果直接相关,但如果顾问具备合格的专业性,对学生有足够的关注度,那么,不论是否上榜名校,孩子都能在整个过程中获得成长。


其次,家长需要对孩子的能力有所评估。什么活动与项目是孩子该做的,什么是没有必要的,家长应该尽量做到心里有数,并依据孩子能力的高低、活动的适配性、提升性,为其把关,不浪费孩子有限的时间与精力。


结语


眼下又到新一轮放榜季,“牛剑藤”“早申的成功案例撩拨起国际学校、准留学生们的斗志。但无论国际学校还是留学机构,升学之路的主体和最终决策人还是学生。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甩手掌柜”式的家长、“躺平”式的学生都很难奔赴理想的彼岸。不论战略还是战术层面,留学规划之战更像是一场认知之战。选择国际化学校或公立国际部仅是一个起点。


作者 | 敖竹梅

运营 | 天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