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冲上热搜:“两会”9大关键词聚焦民办教育命运
来源:顶思公众号 | 作者:顶思 | 发布时间: 2023-03-14 | 648 次浏览 | 分享到:

清理功利化办学,保障教师待遇、控制学校广告宣传......2023年全国“两会”于今日闭幕。大会期间,教育界委员代表提出缩短学制、延迟“普职分流”等宏观机制议题。此外,后“双减”后时代相关教育问题也引发重点关注,在近两年民办教育大刀阔斧改革的背景下,民办教育的命运也深受代表委员关注,不少观点稳坐各社交媒体的热搜榜。


关键词1:清理功利化教育


为了加快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建议在全国开展“清理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全面修复教育生态”专项治理行动,着重聚焦清理以下七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


  • 一是宣传、炒作、重奖高考升学率行为;

  • 二是“唯成绩”“唯升学”的教育政绩观;

  • 三是违规争抢中小学生源行为;

  • 四是各种教育抢跑、提前结束课程备考行为;

  • 五是不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的行为;

  • 六是在寒暑假、法定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行为;

  • 七是严重剥夺学生正常睡眠的行为。


张志勇表示,有的初中提前一年、高中甚至提前两年结束新课,用于中高考复习备考,导致大量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成为所谓“差生”。由此,张志勇表示, 对超前学习“必须严厉禁止、严肃查处”。


关键词2:保障教师待遇,减轻教师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建议,一是健全薪酬待遇制度,保障“双减”后教师待遇;二是完善考核评价与职称评审等制度,健全教师激励机制;三是改革教师管理体制,创新用人机制,多元有效扩充师资力量。


此外,民进中央建议,一是健全教师负担管理机制,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对要求教师关注的公众号、网络平台,以及需要教师参与完成的点赞、转发等工作进行全面清查,整合网络管理资源,减少教师参与频次、避免重复参与;二是优化课后服务师资供给机制,支持学校结合工作实际需要调整教师工作时间,根据教师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差异实行灵活的弹性坐班制,将艺术兴趣活动等课后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


关键词3:严格控制学校广告行为,减轻家长负担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成都市委会主委杨建德建议,对学校面向学生和家长布置的网络任务进行全面清理,对盲目发布无效课程、借道学校推广私货、绑架家长拉票投票等信息的发布进行严格控制,减轻学生家长课余负担,让网络在学生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多正面作用。


关键词4:取消初、高中英语主科地位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董事长陈伟志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提案,内容是《关于推进全国中考、高考英语科目改革的建议》。


陈伟志认为,针对问题,需进一步推进中考、高考英语科目改革,创新初中、高中英语教学,优化英语科目的设置。为此,他提出了三个改革建议:


第一,将高考外语必考科目改为选考科目,中考英语实行等级考试。同时完善“一年两考”制度,避免因过度应试导致的不公平竞争。实施全国性英语水平考试体系,完善中考英语等级划分标准。


第二,改进和优化中考、高考英语命题,侧重考查英语表达与沟通能力。逐步打破“应试英语”、“哑巴英语”的困境,突出英语教育的语言工具本位,强调语言学习基础的重要性,切实提升初高中阶段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第三,取消初中、高中英语的主科地位。全面取消小学一二年级英语课程,降低英语课程在初高中教学中的比重,注重“个性化教育”,切实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引导社会对于英语学习“回归理性”


关键词5:完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历史与文化研究室主任刘显忠建议,完善已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对小学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在小学高年级开设专门的历史课程。教材方面,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兴趣和心理特点,要编写通俗易懂的教材;教学方面,应当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并与语文中涉及的历史内容结合起来;考试方面,开设历史课的初衷是为增长知识,考试可以灵活采取开卷形式。


关键词6:各地分级定价,加大幼儿园经费支持力度


普惠幼儿园一直以来面临生存瓶颈,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常务副主席施维雄提出了关于普惠性幼儿园根据不同级别制定收费及财政补贴标准保障办学品质的提案


施维雄建议,幼儿园收取的保教费应参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合理分担教育成本”原则,各地政府统筹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办学质量和政府投入及群众可承担能力等综合因素,对不同投资、不同办学质量等级的普惠幼儿园实行不同收费及奖补标准,让幼儿园总收入的个人承担学费和政府补贴之和贴近幼儿园实际办学成本,以保障幼儿园正常运行及办学品质。


关键词7: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不等于强制削减甚至关停


近日,针对调减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比例“一刀切”、落实“购买学位”政策执行走样等教育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董事长陈伟志表示,要关注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一刀切”“宁左勿右”甚至“层层加码”的倾向。为此,他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教育部应敦促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各个地方公办、民办教育现状和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科学精准地对各地义务教育调整的比例做指导,将“5%”作为县区一级的发展性考核目标,不再“一刀切”式划定硬性指标要求。


对于地方财政情况允许,能够按照完成“5%”控制情况较好的县区,上级政府应当给予奖励;对于财力不足的县区,适当允许保持5%-15%的比例,并视工作完成情况给予相应奖励。


第二,出台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统一标准,指导各地政府按照当地生均教育经费标准购买民办学校学位。同时加强对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的专项督导,杜绝购买学位过程中的歧视性政策和不公平对待,以消弭学校与家庭的不安情绪。


第三,要求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对本地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进行梳理,坚决关停各类“公参民”学校,同时对于教育质量和社会反响不佳的“散乱差”民办学校予以收归公办或责令停止办学。对于办学成果和社会效益俱佳的优质民办学校要予以保留并支持。


对于民办教育比例较低,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地区,可以在坚持分类管理、公益导向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适时恢复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审批。让这些地区能够通过引入优质民办学校办学,激活当地公办学校发展潜力,促进地方基础教育更加均衡地发展,让教育的供给能更“因地制宜”满足当地群众需要。


关键词8:像重视民营经济一样重视民办职业教育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建中央副主席李世杰表示,民办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应重视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调研中,李世杰发现,当前,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亟待提高。比如,在办学能力方面,一些民办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结构不合理,“短、平、快”专业设置较多,数控技术、智能制造等专业较少,与新经济等产业发展需求不适应;产教融合水平不高,校企合作流于表面,实训基地建设滞后;法人治理机制不完善,许多民办院校仍然是家族式管理。


李世杰认为,应像重视民营经济一样重视民办职业教育,以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推动民办职业教育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更大一点,用好“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平台,把民办职业教育摆上平台加以谋划。同时,开放水平更高一点,发挥民办职业院校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鼓励民办职业院校与龙头企业“抱团出海”,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构建教师互动、学生互派、学历互认的“双向交流”机制。


在不断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持民办职业教育方面,李世杰建议,做强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逐步扩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并推进专业学位制度,时机成熟时设立职业硕士和职业博士点。同时,探索技能与学分相互转换机制,逐步搭建非全日制教育与全日制教育、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开放、互联互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