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学校职场男老师集体失踪背后:被边缘化、幸福指数低、进退两难
来源:顶思公众号 | 作者:张瑶 | 发布时间: 2023-03-16 | 908 次浏览 | 分享到:

不求轰轰烈烈,只求无愧于心,是他目前的状态。


专家观点:男教师绝非真弱势!


虽然男教师属于少数群体,但绝非弱势,而且优势明显。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校长王芳认为,从学校管理层看,有责任有担当的男性教师更适合转为管理者,男性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性格、适应度、家庭与学校平衡度方面,相对而言比女性教师更有优势。女性会比较重精微细节,更加细致,缺少整体宏观把控,性格相对敏感,在职业发展的可持续积淀发力上会有不足,这与经验转化和思维深度有关。


曾在多所国际学校担任校长的易霞仔认为,无论是教育行业还是其他行业,男性都占有自己的优势。甚至这种性别优势,女教师无法完全替代。比如在数学、物理、体育课等部分学科方面,男性教师优势较为明显。男性教师虽然人数少于女教师,但是无论是男教师占据高位,还是他们所承担的管理、运营、教学等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取得薪酬的平均水平,都表明男性并不处于弱势地位。


专家观点:协调男教师比例关键在于教育自我增长


易霞仔回忆,他曾在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博士时,面试官问:“你认为教育部对师范生采取奖学金补贴等激励手段,是否能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报考示范院校”?他当时认为这是可以吸引一部分学生的。但实际上在研究经济学以后,他发现,教育行业能否吸引好老师,关键在于行业的自我增长能力。尤其是国际教育行业,在没有得到类似公办教育的支持下,更要自我生长。


这同样适用于男教师的流动。影响男教师择业的几个因素:


  • 第一基于经济收入的目标,需要不断优化自我职业轨迹,不断具有挑战性的薪酬升级,高薪酬是能够用来衡量男教师综合能力的关键因素,男教师不断流向高薪酬地区和学校;

  • 个人家庭的变化会导致男教师变动工作;

  • 用人单位管理文化也是导致男教师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男教师稳定性不够时,往往是其个人职业规划得不到实现,工作价值未充分彰显。


因此,要协调男女教师的比例,最主要的其实还是国家对的教育的投入和重视性。国家宏观政策及导向性对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也决定了教师数量和各类教师比重是否能够增加。


另外,对于民办教育来说,适应市场,也一定也要尊重教育本身的规律,尤其是投资方要给校长、给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保证,要有一个足够长的奠定基础的哺乳期,不能在哺乳期减少对学校的支持,甚至无端要求学校提供更高的利润,以满足股东或者投资方的经济收益,这可能会挖空学校,导致学校丧失发展动力,导致学校没有发展后力和潜力。


此外,民办国际教育,在自身能够得到发展的情况下,要关注教师,要为教师的职业发展供足够多的培训机会,应该建立健全国际学校里面男教师福利待遇体系和继续教育的机制,为老师的职业规划提供足够发展空间,确保能够达到他们的预期。这样,老师得到发展,学校才能得到发展,国际教育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 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作者 | 张瑶

图片 | 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