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只有成绩不好的学生才选择轻松的国际班。但在常煜东的眼中,大量的学术考试、学科竞赛、课外活动、语言学习、学术背景提升活动却填满了他的学习生活。中考结束后,高分的常煜东没有随大流,念普高,转换赛道的他真实地历经了学习方法的变革。他认为,与三年刷题为一场大考不同,国际升学需要多线程学习,需要极强的时间规划和管理能力,平时的每一份努力都算数。摆正心态,踏实努力的他最终也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和美国加州系大学等12所世界名校的录取。
每年,一批又一批的国际部学子从这里起航,自信地拥抱世界。未来,附中国际部也将结合最新的中小学教改精神,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同时,继续深化中西课程,融合AP、A-Level等不同课程体系知识点及教学要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事实上,在西安乃至整个西北地区仍以高考升学为绝对主流的大环境下,公立国际部的办学还需要面对不少考验。
其一,尽管西安是西北五省的龙头城市,但相较于北上广深等国际教育高地,家长们对国际课程的认可度仍有极大的开拓空间。特别是在某些后劲不足的民办国际化学校“转公”的情况下,家长们对国际升学路线更是望而却步。
其二,公立中学的国际部普遍发展规模会受到一定制约。由于招生进入中招系统,名额有限,且不能招收本省外市学生,国际部的生源数量受限。相应地,课程开设和学生活动也需要更加细致地取舍和规划,因此,国际部的办学也更倾向于走“小而精”的路线。
对于附中国际部而言,尽管面临些许挑战,用心做教育的初心从未改变。从一开始,国际部就依托陕西师范大学,借由大学在附属中学落地的“中西方中等教育的差异对比”课题进行深入实践,形成了一套适合西部学生、融合中西中等教育优势,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课程体系。历经多年的发展与壮大,附中国际部也与西安这座城市相互影响,相互成全。
在近两年陕西省学考与高考改革中,附中及周边的普高也来向国际部取经,借鉴走班制、分层制等一系列锐意创新的教学方式。而在十三朝古都的浸润下,国际部的孩子们也在耳濡目染之间时刻感受着城市的文化底蕴。学校在日常授课中就着力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文化自信,而国际部学子学成归国后也没有忘记“最初的起点”,目前,就有不少学生就职于西安各大高校。
结语
在西安这片国际化教育如火如荼发展的活力之城,陕西师大附中国际部在一众国际化学校持续“西进”的当下,依旧保持独特优势,彰显核心竞争力。作为西北国际化教育的拓荒者之一,附中国际部正源源不断地为古都注入新活力。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在“植根中国,放眼世界”的教育理念下,附中国际部的师生都朝着相同的目标砥砺前行。而在“同心而共济”的大家庭中,附中国际部也将“终始如一”,以温暖的教育初心迎接下一个十年。
作者 | 敖竹梅
图片 | 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