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10年连开17校,稳居江浙沪顶流,这个教育集团何以出道即巅峰?
来源:顶思公众号 | 作者:张瑶 | 发布时间: 2023-11-21 | 873 次浏览 | 分享到:


“有了规模和品牌效应后,学校接下来就要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真正做到高质量、有特色,可持续发展。”杜洪宇强调,办学要精准,同时办学规模要与质量要求相适应,不要一味贪大求多。

▲苏州外国语学校昆山校区

他认为,一所民办学校,首先要解决好生存问题。光华教育集团一般采取的是“金字塔式”发展模式。从幼儿园到高中,底部基数大,越往上走,做得越精。


苏外旗舰校下属四所幼儿园,一年级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比例是从幼儿园直接转化过来的,幼儿园已经成为小学段的生源基地。杜洪宇表示,从幼儿园开始招生,有利于培养有苏外特质的学生,并且能够进行幼小衔接,成体系地培养学生。


“在幼儿园的基础上办小学,一旦小学办起来,就为初中打好了基础,这样逐步形成规模,活下去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杜洪宇算了一笔账,一般来说,幼儿园人数达到150名左右,在适当的经营管理模式下生存问题就基本解决了,而小学在校人数达到300人左右,在一定条件下恰当运营,也可以达到收支平衡。


从发展顺序看,集团一般坚持先幼小教,后中教,循序渐进,非大水漫灌。当然,面对教育新政和人口变化,也要主动应变。







▲苏外各校区幼小活动

校长出身的杜洪宇很看重教育效益。他强调,不仅要算经济账,还要算质量账。“国际化学校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确定收费标准,收费一般较高,但费用不是拍脑袋定的,要对收费保持敬畏之心,学校收取的费用一定是和学校能够提供的教育服务的价值密切相关。”


选聘校长时,杜洪宇首先看中校长是否有教育家特质。杜洪宇曾参加集团旗下某所学校的家委会会议,当时一位家长直言不讳地说:“我和你们学校关系就是契约关系,我付钱,你们服务,我付得越多,提供的服务越好。”杜洪宇当时很想听听校长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回应,结果校长的回答很得体。他说:“我和你的关系不是经济契约,学校对孩子进行培养,构成家校共育关系。如果是经济契约关系,那么孩子就变成了商品或产品,但每个孩子都是有人格特征的成长中的受教育者。在育人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家长所支付的费用是对育人成本的回应。”


杜洪宇说,无论是集团、校长还是老师,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处理不好,心态会失衡。作为教育者,一定要以教育效益为先。


杜洪宇2009年加入光华集团,此前,他深耕公办教育20余年。从语文老师做起,一路从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担任重点中学校长时,刚刚30岁出头,年轻有为。来到光华集团,他历任投资公司经理、副总裁、总裁。经历了从公办到民办、从校长到总裁的角色转变。回忆在公办学校做校长时,杜洪宇感慨自己一直在“自加压力、负重奋进”。


由于当地资源有限,他在江阴首创“公办学校向银行贷款”的先例,在当时条件及环境允许的情况下,自办学校企业,然后把营收投入到学校建设中,最终将一所市重点、省重点,创建成为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杜洪宇参加苏外运动会

04 经历行业大浪淘沙,坚守“百年名校”理想


2021年,民促法新政落槌,为高速发展的民办教育按下暂停键。杜洪宇坦言,这是从业以来面临最大的挑战。“办学许可”“学籍”“学位”成了三座大山挡在路前。尤其“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人数占比控制在5%”的限制对民办学校来说可能是“生死考验”。杜洪宇认为,民办教育正在经历大浪淘沙的过程。而光华教育集团能做的,就是应变求变,在5%里争取更多份额,走精品化道路,办高质量、有特色的学校。


如今,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苏州光华教育集团已经走进中国民办教育的前列。杜洪宇说,接下来,集团的目标是建立“教育生态系统”,实现开放型的内循环。吸收优质资源、建立校长、名师人才库、增加教育产品服务种类,加强学校、社会、政府、家庭,公办、民办等多种对象之间的联系,构建互动共赢共同体,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3-5年,光华教育集团将继续着眼于K12学校,制定“一校一案”,初创学校要从初创期进入发展期和成熟期,建立学生发展质量监控体系,促进国内教育优质高水平发展,国际教育更加特色化、多元化、有生命力。


关于未来,光华制定了两个战略目标:一是做百年光华教育,树百年名校品牌;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教育之路,坚持做优质精品高水平学校。


“在公办体系里,百年名校尚且屈指可数,民办教育做百年更不容易,需要经历无数风雨的考验,一定需要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撑。另外,企业办学,要解决好办学精神传承的问题。”已经到退休年纪的杜洪宇在公办和民办教育里深耕几十年,谈起教育永远神采奕奕,他希望光华在民办教育领域长盛不衰,做一颗璀璨的明珠。


采访、撰文 | 张瑶

图片 | 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