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从算法到心法:GPT-4o时代,国际学校如何破解“幸福教育”?
来源:顶思公众号 | 作者:Iris | 发布时间: 2024-05-21 | 496 次浏览 | 分享到:

,对照RSE(relationships and sex education 人际关系与性教育)的法定课程目标,深化对人际关系、健康与幸福关怀的教学。同时,引入PSHE(personal,social,health and economic 个人发展、社会意识、健康福祉以及经济素养)课程,每周安排45分钟至1小时,专门教授解决冲突,建立积极关系,关注身心健康等内容。


其次,推广补充高级层次需求的教育。参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补充自尊、自我价值感、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求,设置短时“教练式”课程,帮助学生设立目标,培养高级思维技能,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步骤。


此外,加强家校联系,设立家庭时间(home room time),并为家长提供与教职工相同的CPD(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持续专业发展)培训,使家庭与学校共享方法,共同支持学生的情绪管理。


不仅如此,作为第一线的守护者,教师们将通过日常课堂互动,PSHE (personal, social, health and economic 个人发展、社会意识、健康福祉以及经济素养),家庭时间等评估学生学习过程,持续关注学生心理状态、行为表现及社交互动,及时识别可能影响学生幸福感的潜在问题。为细化评估,惠灵顿还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和问卷复测,以监控幸福感状况的变化趋势,确保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同时结合教师的专业判断,形成综合评估。


结语


积极创新,将学生幸福关怀作为核心决策依据,惠灵顿(中国)以实践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为行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有效经验。相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参与学生幸福关怀建设,共同为学生的幸福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 | Iris

图源 | 惠灵顿(中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