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曦在丽娟教育的综合材料和绘画创作
在丽娟教育上海校区的墙上贴着一张“课堂公约”,要求学生“不许说自己的作品难看,也不许说别人的作品丑”。王丽娟告诉顶思,这是尽可能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受鼓励的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艺术创作的安全感。“大家经常用‘画得像’来评价孩子,然后选出最像的一副作品贴在墙上,画得不像的就会受到同学的歧视和嘲笑。我们要打破‘画得像’的传统思维。所以来到丽娟的孩子要先松绑,让孩子们敢去做自己,无限发挥想象力。”
另外,丽娟教育的孩子不考级不比赛。王丽娟回忆,曾在艺术院校里担任评委,要在一上午的时间从几万幅作品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这让她感到举步维艰。“到底拿什么来评价孩子呢?一幅画,如果都不了解孩子的创作背景,没和孩子们沟通过创作的心路历程,怎么能评出一二三等奖呢?获得三等奖的孩子甚至没评上的孩子觉得自己不是搞艺术的料。艺术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最后,王丽娟把最不像的一幅画评了一等奖。自此以后,她就不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大赛,丽娟教育也不带着孩子参加比赛。王丽娟始终强调,艺术没有标准,它就是一个自然流淌出来的自我被看见的过程。
但是学习经历少不了最终的评估环节,在丽娟教育,孩子们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被评价——展览和拍卖会。每一次展览也是一个PBL项目,孩子们自己设计展览主题,动手布展。每一位完成作品的学员还要公开讲述自己的作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每三年还要举办一次艺术大展,和国内知名画廊美术馆合作。随着丽娟艺术教育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受到认可,还有知名画廊主动提供免费场地,展出孩子们的作品。在上千平米的空间里,孩子们的作品如同一件件珍品得到充分的展示,让观众们驻足欣赏,孩子们觉得自己就是真正的艺术家,自信大大提升。
▲丽娟教育的学生展览
每年圣诞节,丽娟教育还会举办圣诞节拍卖会。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十三届。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成为竞拍者。还有的小朋友非常喜欢学长学姐的作品,会和爸爸妈妈一起竞价。拍卖会完全按照国际标准拍卖流程,孩子们体验到了从创作到装裱再到拍卖的整个艺术链条,亲眼看到了如何将创意转化为具有实际价值的艺术品。在竞拍前,孩子们的要阐述自己的作品内涵,有的孩子甚至通过自己的精彩阐释,让作品价值翻了几百倍。王丽娟回忆,第一批参加拍卖会的孩子如今已经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等知名学府。
结语
在丽娟教育,孩子们不仅是在学画画,学艺术创作,更是在被鼓励通过艺术成为有想法、有行动力,有情趣和审美的人,在艺术教育中感受到“爱”,这样才能成为赋能他人的人,而这些正是AI时代极为稀缺的品质。
作者 | Lyra
图片 | 由丽娟教育提供
2024年丽娟实验艺术8月、
9月探校季即将开启~
北上深杭8家校区均可报名!
如果您也对实验艺术充满兴趣,
希望带孩子亲身体验3小时的专业创作,
感受反常识的顶尖艺术课堂,
关注【顶思】公号,回复【丽娟教育】即可预约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