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牛娃、名校遍地的国际教育“高地”上海,一所国际学校如何脱颖而出,跃升为业界“靠谱”之王?秉承英国德威公学400年优良学术传统,作为德威的姐妹校,坐落于浦西的上海闵行区民办德闳学校以多年稳扎稳打成为魔都精英家庭的倾心之选。首届毕业生斩获牛津,本届学生再揽剑桥offer,创校八年,它如何笃定成为教育内卷时代的勇敢“破局者”?
01 联手德威,集团化办学,传承深厚教育积淀
坐拥绿化率35%以上的园林式校园,经典英式红砖建筑古朴大气,在春日青绿的掩映之下,低调、典雅的德闳学校款款呈现眼前。位于上海闵行区马桥镇旗忠别墅区内的上海闵行区民办德闳学校(以下简称“上海德闳”)在此沉淀8年。作为屹珈(EiM)国际教育集团在中国的首所德闳学校,自成立起,上海德闳就备受瞩目,它始终坚守“学生为先”的温暖与关怀,迄今,已有近千名在校生加入这个国际化大家庭。
自创校就坚定选择上海德闳的黄同学便是其中之一。在幼儿园就接受中西结合教育理念的他,自然而然地青睐于同样具有国际化氛围的双语学校。彼时,上海德闳刚刚创立,但它的“中国风+国际范”却悄悄吸引了无数精英家庭。目前10年级在读的黄同学将德闳的“全人教育”理念娓娓道来。
▲校园环境
依托屹珈(EiM)国际教育集团,上海德闳与集团内部姐妹校共享学术、活动资源,大家庭中的学校以协作的方式积极互动和协同发展。“德闳”二字,德取自德威,闳取自容闳。其中,德威与德闳互为姐妹校,而容闳则有着“中国留学生之父”之称,是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首位中国人。二字结合,表露了德闳坚守传承,面向世界的办学方针。
“一家多校,资源共享”,一方面,德闳与德威共享全球学术及活动资源,包括升学指导、德威音乐节、莎士比亚戏剧节、沙克尔顿讲座、奥林匹亚盛会等;另一方面,两者在师资力量的要求上严格,共享同样的招聘平台与标准。可以说,德闳与德威的强强联合是对“全球资源,在地赋能”的深刻诠释。
▲丰富的姐妹校活动
然而,在这个与国际接轨的“小联合国”式学习环境中,最打动黄同学的还是上海德闳一贯坚守,层层递进的“双语,双文,多元文化”培养方向。“双语”指的是能够流利地使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学习和思考;“双文”意即不仅能听懂并说出两种语言,还能够熟练阅读和书写这两种语言;而“多元文化”则更进一步,它意味着学生不再局限于中、西文化,而是深入理解并尊重、融入多元文化背景。在上海德闳,“双语,双文,多元文化”不仅仅是课程设置上的安排,更是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核心价值。
很多人说,德闳是最接近国际学校的民办双语学校。对此,黄同学深有体会。在这里,与其说英语是一门学科,不如说它是一种交流工具。作为文化背景多元的高品质学校,德闳拥有一支过硬的师资团队,其中,外籍教师平均教龄9年以上,双语中教10年以上。教室里、走廊上、社团活动中的英文交流是德闳每天的日常。结合多次国外访校的经历,黄同学也发现,德闳与国外学校的氛围与课程设置极为相似,“浸泡式”的英文学习环境是对德闳学子日后走向世界的最大助力,在德闳的学习体验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提升,更是一次全方位的文化探索之旅,让学生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更自信从容。
02 以“长期主义”为翼“启迪课程”点亮每个学生的梦想
自首届毕业生斩获牛津offer以来,上海德闳在学术上一向稳定发挥,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平。今年,德闳录取成绩依旧喜人,截至目前,2025届21位毕业生已收获来自美国、英国、澳洲、加拿大、瑞士、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世界知名学府的录取通知,剑桥大学、波士顿大学、悉尼大学、香港大学、罗德岛设计学院等顶尖名校均收入囊中,专业涵盖社科、理工、艺术等多元领域,既包含了经济、教育、医学、工程等强势热门科目,也囊括了性别研究、兽医学等特色学科。
在黄同学看来,德闳出色的录取战绩离不开对“长期主义”的坚守。从学术成绩到全人素养,从兴趣开发到能力拓展,十二年一贯制的德闳为学生提供了完善的培养机制与展示舞台,让一个个梦想在现实中开花。
一直以来倾心于生物化学的黄同学就是德闳体系的受益者。小学时期,他就显现出对科学的兴趣与热情。那时,当许多同龄人还沉浸于童话故事书时,黄同学就已经遨游于《十万个为什么》和DK系列儿童百科全书等科学书籍中。对他而言,一个奇妙的世界正等待他用科学之钥去逐个开启。这种对科学的热爱也促使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思考未来的专业方向。
▲黄同学在加州理工访校
于是,黄同学自小学起就参加了德闳以“科学”为主题的“启迪课程”。这一课程是德闳为支持学生兴趣拓展,培养综合素质而提供的,涵盖人文、体育、音乐、创业实践、视觉与表演艺术等多个领域的近百门学术、兴趣延伸课,其中包括国学俱乐部、戏剧社、坎巴拉太空学院、越野运动、管弦乐队等特色社团。值得一提的是,“启迪课程”贯穿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并采用双语教学,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阅读社
▲戏剧社
▲少儿编程
▲空手道
▲跑步俱乐部
▲木工
▲德闳农场
▲K-Pop舞蹈俱乐部
▲游泳
黄同学在“启迪课程”中做了许多诸如制作“大象牙膏”等科学实验,进一步开发了对科学的探索精神。课余时间,他不仅阅读科学杂志,还利用网络资源自学,关注科学新闻网站和科普视频,让被激发出的热情绽放为深入探究的燃料。在德闳,参加“启迪课程”的学生也有更多机会参与全球性的学生社团活动和各类竞赛,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龄人共同学习,同场竞技,分享收获。
除了特色拓展之外,德闳年年的“满载而归”更离不开作为主干的卓越双语课程。学校课程主要由三个相互关联、支撑的环节构成,一是中国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二是以全人教育、探究式学习、技能学习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三是德闳姐妹校特色,即发展高质量的全人教育。
▲教师授课
德闳的小学、初中课程遵循中国国家义务教育标准,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模式,小学期间中英文大致各占50%教学时间,初中期间英文教学时间则高于中文教学,为高中学习国际课程做好充分准备。在拓展课程中,教师则以探究式学习与跨学科方法,深化学生对自我、文化及周围世界的理解,通过STEAM、SE21、可持续发展以及丰富的文化活动等项目,让课堂得以延伸,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知识深度与广度。高中则将德闳自主开创的10年级开拓之旅项目(Pioneer Programme)与11-12年级的IBDP及A Level课程相结合,为学生申请海外大学做好充足准备。可以说,在“三驾马车”的驱动下,德闳才得以构筑起完善的学术体系,同时让越来越多的德学子行稳致远,熠熠闪光。
03 “全链条”升学支持体系,实现“全人素养”
将目标定为加州理工学院的黄同学总爱谈起自己的梦想,这所全球顶尖理工学府也是不少中国学子的梦校。同时,加州系大学也是他的心之所向,与德闳相似的友好氛围和积极支持学生的社区环境让他感到无比的熟悉与温暖。在选校、定方向的探索中,黄同学从了解到倾心,对此,他也无比感谢德闳贯穿6-12年级全链条式的“Aspire to be”升学体系和个性化的学术支持。
在德闳,学校升学指导老师与集团升学指导资源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支持。在这里,生涯规划与升学指导两位一体,为了能够使学生在升学和职业规划上做好准备,自六年级起,德闳就开始提供相应的专业课程和咨询服务。
▲6-12年级升学指导路径
▲乔治华盛顿大学升学工作坊
▲德闳学生与剑桥大学招生官交流
▲升学讲座
黄同学犹记9年级时在专业上的艰难选择。当时,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让他纠结万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德闳系统性地开启了升学讲座,帮助学生认清楚个人兴趣与长处,并启发他们探索符合自身志趣的专业与职业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