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剑桥港大offer闪耀,最懂“轻精英家庭”!一所“神校”令江南小城变身“国际教育新势力”
来源: | 作者:Lyra | 发布时间: 2025-03-17 | 242 次浏览 | 分享到:







04 打造艺术特色,挖掘“潜力艺术家”


实际上,Bena并非一开始就在戏剧有天赋,从最初喜欢到热爱,再到主动学习和不断积累,她逐渐找到了自己在戏剧艺术中的感悟。她回忆,最初接触戏剧,只是抱着好玩的心态,直到她进入世华学校,戏剧才真正成为了她专注的方向。

在世华学校,艺术作为IB课程体系中的六大学科组之一,扮演着培养学生多元视野与激发创造力的角色。其中,戏剧艺术课程通过话剧创作、舞台表演、报告撰写以及成果展示等多维度学习路径,系统性地深化学生对戏剧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情感体验。此课程强化学生的戏剧文本分析能力与舞台导演技巧,还注重在表演艺术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团队协作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与综合素质。

Bena提到,戏剧对她的成长帮助显著,尤其是在沟通和团队合作方面。“通过戏剧,我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尤其在意见不合时找到解决办法。”她认为,参与剧本创作和导演的过程培养了她更多的独立性,也成为她大学申请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虽然Bena选择了戏剧专业,但她对大学生活的规划远不止于此。她对文学、哲学、人类学等也充满兴趣,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渴望:“大学里,我希望能接触真实的剧院;毕业后,我还想创办剧团。”希望通过戏剧传递情感与思想。


除此之外,视觉艺术课程也能够让大家大放异彩。该课程广泛涵盖绘画、雕塑、摄影、版画艺术及服装设计等多元化表现形式,旨在培养学生以视觉媒介为基础的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

世华历届视觉艺术毕业生们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与艺术成就。他们凭借出色的作品集和才华横溢的表现,成功获得了帕森斯设计学院、伦敦艺术大学、普瑞特艺术学院等世界知名艺术院校的青睐,收获了心仪的offer,部分学生还荣获了奖学金,为他们未来在艺术领域的深造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05 STEM课程打造创新能手,体验跨学科的奇妙


用跨学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着眼点,世华学校打造的STEM特色课程通过“接触-关心-探究”的路径,激发和鼓励学生找到感兴趣的话题,深入探索和研究,发展别具一格的个人项目,并获得专业导师辅导,既满足IBDP课程要求,又为专业和职业方向打下扎实基础。

关心全球的起点是关心身边,STEM的学习项目很多是就地取材,看似“样貌平平”,实际“暗藏玄机”。比如,在为期6-7周的昆承湖水质研究项目中,学生深入参与了水质采样、分析与处理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实地采样和实验,学生提升科学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实验阶段,学生分组前往昆承湖进行水质采样,参考水质评估标准,对采样水的污染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到这里,项目远没有结束,在接下来的理论课上,老师向同学介绍污染水的处理方法,并引导学生设计简易的水处理器。在水处理器制作过程中,老师没有给出统一标准,因此每组在选择材料及用量时的方案各不相同,学生也充分发挥探究和创新精神,跳出老师给出的参考材料,力求做出效果更好的水处理装置。

STEM老师说,“大家基于理论知识设计了水处理装置,上层用于过滤大颗粒,下层用于过滤小颗粒。但是,在初步制作完成后,我们也遇到了问题,发现有些材料会漏出,因此,及时加入一层额外的过滤材料,最后整个过滤系统的稳定性和效果很好。”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寻找方案、解决问题,在一次次试错中成长,不给自己设限,掌握跨学科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面对问题时积极思考、勇于尝试的精神,这是STEM教育目的最真实的体现。





06 迭代世华教育基因,“三让原则”无处不在

从亦步亦趋到自成体系,世华学校仅用五年时间。“创新驱动”基因始终根植在校内。学校未来将紧紧围绕“三让原则”,更新迭代世华教育——

在初中阶段探索研发IB预备能力指标体系,将批判性思维、跨文化沟通等抽象目标转化为可量化的素养提升路径,在高中阶段推出“动态IB组合”,允许学生根据优势领域制定课程权重,比如,理科生强化科学组+EE科研;人文生侧重语言+TOK哲学思维。与常熟UWC携手,持续合作与共享全球优质合作资源,并为教师专业发展持续助力。


扩大“UWC+创新岛”规模,引入更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课题,例如与本地政府合作“江南水乡生态修复计划”,让学生用IB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创建世华的校友网络,并助力他们毕业后进入“UWC+创新岛”创业及实践社会责任,形成教育闭环。

展望未来,世华中方校长徐冷吉女士表示,学校将始终坚持IB教育的核心理念,不唯“名校录取率”——让每一个普通中国学生都有机会通过IB教育实现自我超越。她相信,当学生既能扎根脚下的土地,又能拥抱世界的纷繁;既能在学术挑战中站稳脚跟,又能在心灵成长中找到坐标,教育才能真正赋能他们成为“中国创变者,全球共建者”。


作者丨Lyra

运营丨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