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美国9天13站,“赴美研修考察团”完美收关,收获满满!
来源: | 作者:海林 | 发布时间: 2019-04-19 | 2877 次浏览 | 分享到:

下午前往圣地亚哥排名第一私立学校The Bishop School(毕夏普学校)进行教学研讨。

The Bishop School(毕夏普学校)

学校共有6-12年级共800名学生、120名教师。学校是注重全面发展的综合类学校,体育是强项,并且也刚刚开始引入STEM教育

学校还专门开展暑期教师培训,从Phillip Exeter Academy引进圆桌教学法进行人文社科类教育,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校园建筑既有历史感又有现代感,校舍环绕着一大片中心草坪。学校的建筑是由二十世纪两位著名的建筑学家所建造的:欧文·吉尔卡尔顿·门罗·温斯洛

学校有六幢教学楼,除此之外,曼彻斯特图书馆和学习中心也坐落于此,占地21,000平方英尺,安静的自习室、教室、办公室和会议室提供了优质的研究和学习环境。

学校还有五个计算机中心,一个可供各种表演的艺术中心,以及一间设备齐全的暗房和舞蹈房。

2005年,学校的科学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十间教室、研究室、多功能水下实验室等等让老师和学生们能够进行更真实的实验学习。

校长、教务主任、负责募资的校董为我们举办了一个非常精致的欢迎会,还专门请了华人老师为我们做了煎饺。

考察团在欢迎宴会上

第8站 Saint Bede Academy

10月4日下午飞芝加哥,辗转到凌晨才抵达芝加哥,早上七点多便启程前往伊利诺伊州STEM教育标杆学校Saint Bede Academy,观摩该校的STEM课程,并由课程主任介绍学校STEM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

Saint Bede Academy学校所在属地主教举行欢迎仪式

圣彼得学院建立于1890年,是伊利诺伊州顶尖的私立寄宿学校。

学院在学术、体育、艺术方面有着夺目的表现,连续多年荣获伊州学术竞标赛冠军,多次获得田径、棒球、高尔夫等赛事的州冠军,并在当地各大艺术节有过精彩的开幕演出。

占地七百英亩的圣彼得学院校区,完美的将其优秀的历史和传统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风景如画的校区内拥有先进的教育科技设施,包括室内篮球场、室内游泳馆、剧院、三个室外运动场、高尔夫球场。

Saint Bede Academy学校掠影

学院还有着秀美的景观,大片森林,河流与草地,美洲鹿,白头鹰等各种动物随处可见。

学校的校友文化积淀深厚,连续多年举办校友慈善拍卖晚宴。知名校友包括美国奥运代表队首席医疗官、通用集团法务总监 、IBM集团副总裁、多名美国国家队运动员等。

乘坐他们的校车参观校园

合影时,一群学生路过,热情洋溢的加入我们

第9站 北伊利诺伊大学教育学院

下午前往北伊利诺伊大学教育学院,参加STEM教育管理培训课程。

北伊利诺伊大学,简称 NIU,是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迪卡尔布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由伊利诺伊州州长约翰·彼得·奥尔特盖尔德于1895年5月22日建立。

作为北伊利诺伊州立师范学校的一部分,作为扩大该州培养受过大学教育的教师制度的一部分。丽莎弗里曼于2017年7月被任命为该大学的代理校长,这是第一位担任该职位的女性。

北伊利诺伊大学教育学院主任与考察团交流

第10站 Illinois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cademy

10月5日一早前往Illinois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cademy伊利诺伊州排名第一的公立学校,同时也一直被新闻周刊列为全美数学和科学十大高中之一

作为伊利诺伊州创建的一个教学实践基地,伊利诺伊州数学和科学学院(IMSA)是国际公认的,能够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培养有创造力的、有道德的领导者的顶尖公立学校。

伊利诺伊州数学和科学学院考察

第11站 西北大学天才中心

10月6日一早,前往前往西北大学天才中心(CTD),观摩该校天才教育课程并进行交流,研讨主题:通过STEM教学法发现及培养才智儿童

隶属于西北大学教育与社会政策学院,成立于1982年,至今已有35年的历史,拥有超过60万个家庭的大数据,是美国三大天才中心之首,是才智儿童培养领域的权威

西北大学天才中心拥有完整的天才评估体系,K-12阶段学术天才促进项目,以及相关的家长教育和师资培训项目。

西北大学天才中心负责人介绍CTD的课程和天才儿童识别方式

第12站 芝加哥大学

趁着还没有天黑,参观芝加哥大学,简称“芝大”,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常年位列各大学排行榜世界前十。

芝加哥大学1890年由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创办,是美国大学协会的创始会员之一

芝加哥大学包括本科学院以及由4个系、6所职业学院和1所继续教育学院组成的各种研究生项目和跨学科委员会,并拥有约5000名本科生和10,000名研究生。

芝加哥大学是培养华人精英的摇篮和聚集地之一,它培养了李政道杨振宁崔琦三个华人诺贝尔奖得主(其中,李政道和杨振宁实现华人诺奖零的突破),著名法学家梅汝璈,著名医学家吴阶平,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著名气象学家郭晓岚等等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或曾在芝大学习。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数学家陈省身等也曾长期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芝加哥大学的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且收藏量最丰富的图书馆之一,主要由6座图书馆组成,其中最吸引人的要数位于学校北方的乔和丽卡曼索托图书馆

芝加哥图书馆一角

这座图书馆拥有巨型玻璃穹顶,这是一种高性能低辐射烧结玻璃,上半部分以陶瓷烧结点图案为57%的空间替工遮挡。

绝缘玻璃顶棚还能减少73%的光照热量,并引入50%的光线,学生们既可以大幅度观赏到周围景观,又能沐浴在自然的光照中。

芝加哥图书馆一角

而这所图书馆,就是建在世界上第一台可控核反应堆的原址上。

芝加哥大学的校门很小很小,小得就连本校学生都不知道原来母校还有大门,所以这座大门常常被忽略。

学校没有院墙,学生们自由进出,在这所著名的校园中生活和学习。

芝加哥大学的小门

校园的建筑以古香古色的哥特式建筑群落为主,整座校园犹如一座欧洲中世纪城堡。但随着不断的建设,校园中也出现了不少现代风格的建筑。

学校的东面就是校园中最高的建筑——为纪念学校捐助人约翰·洛克菲勒而建的洛克菲勒礼堂(Rockefeller Memorial Chapel),礼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里边不是非常奢华,没有过多的彩色玻璃装饰,而且是校园的中心支配性标志。

洛克菲勒礼堂(Rockefeller Memorial Chapel)一瞥

礼堂里面有一个巨大的管风琴,有时候会有学生唱诗班在这里排练。很多学院也都是在这里举行毕业生的学位授予仪式。

10月7日,考察团成员陆续从芝加哥启程回到中国。科技学校研修考察团就此完成了9天的美国考察之旅,可谓收获满满,期待下一次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