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校长说|如何提升领导力,成就更好的师生与自我?
来源: | 作者:彭小虎 | 发布时间: 2019-04-19 | 854 次浏览 | 分享到:


角色文化:严厉的等级制度与官僚体系,高度清晰的组织架构与权责分明的权力分配体系是主要特征。个人权力来自于职务岗位的赋权。


任务文化:在这种团队组织文化类型中,专业知识成为权力来源的核心。根据专业任务建立专业知识团队,解决特定问题。在一个大团队中,根据不同任务构建的小团队往往有自己的小目标,当目标不一致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大的团队组织文化建设的失败。

个体文化:在这种类型的团队中,权力存在于组织中更小的群体。团队的个体有着相似的专业背景知识,专业知识与能力有更大的赋权,大家认为个人比组织更重要。

团队文化是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组织架构层面的讨论。Robin教授还希望通过团队内部的个体关系,来进一步讨论校长如何发挥领导力。因此,他引入“信任”这个要素继续讨论。他提出:“以行践言,才能赢得信任”,因为信任能够连接将所有的关系与组织。在此,针对“国际学校教师流动率大”这一问题,他提出:在国际学校中,领导者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建立信任?

讨论之后,Robin教授基于自身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建议:如为初到中国的外教提供更多帮助;把中外教师合作不要仅当作是挑战,更看作机会;了解外籍教师来中国教学的动机,为他们提供针对性服务等。当然,本次讨论仅限于在与外籍教师关联的‘’信任”,如果能够深入学校内部各方的“信任”会更加完善。

  • 关于学习的what,when,how

这是第二天学习的另一重要板块,遵循的是概念讨论、理论引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Robin教授首先带领我们讨论了什么是“学习”?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在学习什么?我们要做怎样的学习者?

Robin教授引导学员将这些问题放到特定的语境——教师专业发展中来讨论。首先,他帮助教师复习Robinson 2007的概念——Effect Size,在这个概念的讨论中,他引用Robinson的数据,“参与并推动教师学习与发展”对于学校的建设作用力最大(0.84)。同时他又引用麦肯锡的研究指出:关于影响教师表现的所有证据表明,拥有好老师的学生进步速度是较差老师的三倍。

教育的质量上限是由教师质量决定的;改进的最好方法就是给于教师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好的教育体制是支持每个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麦肯锡的研究结论足以证明:教师质量对于提高学生表现至关重要。好老师可遇而不可求,因此,提升教师的水平成为校长领导力讨论的核心内容。


随后,Robin教授抛出问题: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学习者?各组学员脑洞大开,提出了几十个关键词,讨论后初步达成四点共识:批判性思维、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基于三者融合产生的创造力

原因如下: 第一,如果没有自由和批判性思维,学生很难独立;第二,我们需要培养学生步入社会的能力;第三,教育者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成为一个思考者,但当他们走入社会、遇到各种危险时,他们很难判断并获得安全的自我保护;第三,学生是从挫折与失败中学习的,应该让学生尝试不同的经验。

基于以上概念,Robin教授又继续引导我们讨论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针对学员提出的建议,他引用来John Hattie的研究进行解释。三个小组对他提供的三个影响因子的重要性进行讨论,了解并掌握结论。

影响力从左至右-由高到低
教师的高期望——同辈指导——课外活动
教学元认知策略——计算机辅助教学——学生控制
师生关系——教学技巧——学校财务
提问——反馈——班级规模
教师阐释——合作学习与竞争学习——教学测试

通过这些要素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真正的学习是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加精确把控学生的进步。为了这个目标,校长应该一定要支持教师的专业学习,确保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不同的、更有效的战略支持。

  • 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此部分,Robin教授直接提出问题:学校推动教师发展的方法有哪些?他引入了Mckinsey的研究结果 Study on Effective Staff Development:包括由“培训”向“引导”教师转变;提供有保障的高质量项目;教师分类分层培养等。同时,结合学员自己学校的事例提出的方法,Robin教授也给出推动教师发展方面的建议:观摩课堂,校内课程,参加会议,同行学习,行为研究,导师辅导,观察模仿,阅读充电,线上学习等。

学习不应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互动中收获启发,理论支持与实践落地的融合。因此在本期课程的最后,Robin教授为学员提供了一个学校改进计划,要求学员根据他提供的模板,在2020年初项目结业后提出学校改进的具体方案。

这个模板包括如下几个环节:明确目标——提供资源——明确领导责任——设定完成计划——执行计划——监测与评价。 这种设计使得本次顶思SHAPE校长培训有了明确的落地目标。我们需要在理论中思考实践的可行性,同时在实践中寻找理论的契合点。

3月深圳,4月北京,5月成都,6月苏州,7月新加坡……期待与SHAPER国际学校创变管理者们继续同行,收获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