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手握10个offer,TIDE大会最小嘉宾,18岁的她心中国际教育什么样?
来源: | 作者:Kimberly | 发布时间: 2019-06-13 | 1005 次浏览 | 分享到:

5月25日,在顶思的TIDE国际教师发展大会上,微分享演讲嘉宾、交大附中高中生张雨琦的自信台风给参会者留下深刻印象。说起来,雨琦有两个“最”:本次大会最年轻的分享嘉宾;顶思最小的“同事”。年仅18岁的她,凭什么站在了微分享的讲台上?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采访了这位“传奇”小实习生。

文末附上张雨琦的演讲实录,看这位来自上海四大名校的高中生,她心中未来的国际教育,是什么样子?


3月16日,坐在我旁边的实习生雨琦难掩激动地跟我说,她又拿到了一枚新的offer:全美排行第十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录取通知。更可喜可贺的是,雨琦被录取的专业还是该校全球排名第一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每年在全球的录取人数不过区区120人左右。

在这之后,她又相继斩获了莱斯大学、韦尔斯利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帝国理工学院的offer。截止今日,她手上已有10枚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

一番犹豫与抉择过后,最近,雨琦确定选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继续在她深爱的生物领域内求知与探索。

雨琦的录取通知书

其实,雨琦能够斩获这么多份令人艳羡的offer并不让我意外,自她3月进顶思实习的这段时间,她总能高效地完成每个任务。

刚进公司不久,她就写出了两篇上万阅读量的推文《MIT常规放榜,中国大陆仅两枚offer,魔都两位高中生上榜!》和《9枚哈佛offer!上海这位女生,今年凭什么拿下了哈佛?》。

她也会就教育热点话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提出有新意的议题,比如前不久刚刚发表的《上海“神仙学校”女生昨日获得“小诺贝尔奖”,明年拿个大藤offer或许不难!》,就是她阅读新闻后找到的挖掘方向。

是怎样的教育塑造了雨琦?10所学校的招生官,看中她什么?我们来看看顶思的18岁“学神”实习生。

美国一年,辩证思维力奠定申学基础

写这篇采访稿之前,我一直在琢磨该给雨琦加上什么标签,总觉得“学霸”过于酸化、“学魔”满是魔幻色彩,思来想去,可能“学神”更为符合:爱学习,成绩好,可是学习并不是她生活的全部。社团、竞赛和公益活动,课堂外她的生活同样精彩。

看看她的简历:SAT1560分、托福113分、九门AP课中五门满分四门四分。同时,她组织策划了贵州支教活动、加入了校慈善社团且长期主编着班级的公众号。

不过,令我惊讶的是,雨琦并非从入学高中起就如此多元,生物也并不是她从小萌生的兴趣,这一切的改变始于她在美国一年的学习生活。

雨琦就读的班级有些特殊,明明是体制内的重点高中,却同时兼顾高考与出国。班级里的学生在高一接受系统的国内教育,集中打好两条路所必需的共同基础,高二实行分流,可选参加高考或赴美高交流学习AP课程,选择交流的学生在高三回国后,准备并展开本科申请。

雨琦在交大附中

这个有些“奇葩”的班级是上海交大附中的思源班。从2013年首次招生至今,已培养了四届毕业生,且均被全球顶级大学录取。

得益于这样一种办学模式,雨琦在高二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贝赛思图森北校区(Basis Tucson North)特许学校开启一年的交流生活。

雨琦(左二)与思源班同学在亚特桑纳州聚餐

一到美国,雨琦就强烈感觉到了中美教育方式的差别。相对于国内的教师主导制,美国的老师更愿意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尤其“引导他们批判性思维方式的确立”。

在语言课上,老师会花费大量时间与“学生探讨不同文章的写作逻辑”,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并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同伴学习备受推崇:小组确立后,同组的同学会“互看各自的文章,然后一起讨论、分析对方文章中存在的逻辑漏洞并予以意见”。尽管因为种种原因这位老师没有给出很多建议,但这位生物老师的热心依旧给了雨琦很多感动和动力。

另外,与国内普遍存在的“赶进度”不同,在贝赛思高中的课堂上,老师会留下很多时间让班中同学提问。“在提问之前,要仔细想想这个问题我是不是可以自己解答,如果经过思考发现确实不行,再提问。”美国老师对反思的要求极高。如果只是单方面输入知识而没有经过过滤与思考,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学习是低效且无意义的。

雨琦和思源班的同学们在亚利桑那州

而这些,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雨琦的思维方式,进而提高了她的写作能力。而写作,正是准大学生申请高校时最重要的显性技能之一。 “写自我陈述时,我会关注每句话的逻辑点,尽力不让语句与段落脱节,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摸清脉络。”雨琦这样总结道。

这些学习思考方法的更新与累积,为雨琦在高二下入围素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万里挑一,“小诺贝尔奖”成申请亮点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是全世界最负盛名的青少年科学竞赛之一,是全球最大规模、最高等级、也是唯一面向9-12年级中学生的科学竞赛。60年来,共培养出了9名诺贝尔奖得主。是名副其实的诺贝尔奖“孵化器“。

雨琦在匹兹堡参加ISEF

凭借《P53基因在哺乳动物中的系统发生和进化模式》这一研究主题雨琦从全球700多万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千分之一的决赛入围选手。这一战绩,也成了她申请美校的最强王牌。

雨琦对这项赛事异常重视,前后大约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才最终确定选题。而最后为何选择参报“生物医药与健康科学”学科,并以P53基因为研究对象,和她在美国的生物学习环境密不可分。

事实上,在去贝赛思之前,雨琦并不算是一个生物迷,生物成绩也不出挑。之所以会对生物学习和生物本身的态度发生180°大转变,在于她在贝赛思高中的生物老师。

不以成绩评判学生,对学生充满鼓励是雨琦对这位老师的总结。

雨琦告诉我了这样一则趣事:在一次小测验之前,当她询问生物老师这次考试难不难的时候,他没有直接作答,而是满怀信任地看着她,“我觉得你肯定可以做好的”。后来,雨琦果然考出了优异的成绩。

相似的对话发生过若干次之后,雨琦渐渐对生物产生了兴趣,生物课成了她翘首以盼的欢喜,她的成绩也开始名列前茅。她甚至还报了学校的癌症慈善社团和生物信息学社团,在课外也积极主动地展开生物的学习。

难得的是,老师的信任与鼓励并不浮于表面,在雨琦准备ISEF时,这位老师放弃个人的休息时间,与雨琦一起探讨课题,由于美校内并无生物实验室,他甚至亲自联系了他在亚利桑那大学任教的朋友以求帮助。

“如果只是很喜欢一件事情,却得不到任何鼓励与回应,那么兴趣是很难维持下去的。但是,如果得到了不断的鼓励与认可,兴趣是可以慢慢积累起来的。”雨琦如此总结自己对生物学习态度的转变。

雨琦的参赛展板

在癌症慈善社团参加活动时,雨琦接触到了在日常生活中鲜有机会接触的癌症患者,为了更深刻地了解他们的生活与病史,她积极地在网上搜索了关于癌症产生的不同因素。这也个选题灵感也进一步带领她确立了最终的研究方向。

她发现,50%的癌症患者的P53基因都有一些问题。顺藤摸瓜,她展开了专门对P53基因的探索,并在没有导师帮助的情况下,为了分析P53基因在自然选择中的进化速率与特点,她一个人收集数据,自学数据库并用哺乳动物的mRNA建立了进化树。在得出“小鼠和人类的p53基因亲缘较远,因此使用小鼠作为人类p53研究的模型可能不是最有效的”结论后,她又独立完成论文并做成展板。

正如雨琦所说,在亚利桑那州赛区上,当她指着展板向评委们娓娓道来她的研究历程时,评委们都难掩震惊——一个高中生,在不借助任何实验的情况下,仅凭借自学变做出了有如此立意深刻的成果。

最终,她成功杀出重围,成为了ISEF Finalist的一员。

领导力与策划力并行,申请路上的锦上添花

细看雨琦的简历,领导力也是她不容忽视的另一大亮点。作为班长,三年来,她负责统筹班中大大小小的各项事宜,组织不同才能的同学各司其职,“班长并不意味着要一个人扛下所有事,而是学着让拥有不同特色、不同才华的人协助自己更好地完成不同的目标与任务”,思源班班主任戴老师对雨琦的这句谏言,指引着雨琦的班长工作,也为她组织校园开放日和贵州支教活动奠定了基础。

高一下学期,戴老师给了雨琦了一项重任:放手让她筹办校园开放日。一开始,雨琦还有些许紧张与担忧,在逐步规划了具体事宜和每位同学的分工后,活动日的安排日益明朗。

雨琦首先确定了活动日上需要向新生展示的三项活动:班级介绍、互动游戏及阅读分享与讨论。在规划了每项活动具体操作范畴后,她又根据班上同学的不同特色进行了任务分工安排。

最后,为了让每项活动可以尽可能完美,她积极协调,确保在开放日上每项活动场所都有充足的人手,避免出现有些同学很忙,有些同学很闲的状况。

由于开放日是在校期间的活动,雨琦和同学们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反复商讨、不断改良方案并抓紧彩排。最终,在短短一周时间内,他们策划出了6个小活动,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除了管理班级日常、自主设计校园开放日活动以外,自高一起,雨琦还是“Miles and Smiles”结对学习交流活动的主要组织者。该活动目的在于促进上海交大附中和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一中的互助学习。如果说第一次活动只是为了让双方同学更好地了解彼此,那么高二的第二次支教活动就是在真抓实干了——交大附中的学生需要在一周时间内给贵州的同学教授不同的课程。

雨琦组织参加“Miles and Smiles”结对学习交流活动

从联系美方同学、到具体的日程安排、到分配不同的学生教授课程(包括数学、化学、美国历史、心理、经济学等),再到自己上课,雨琦一个人带领了近30名学生完成了所有的组织工作,老师、家长和学生的赞许不以言表。

雨琦也是班级公众号的主编,三年来,在公众号上采编了近百篇推文。这些发布出的推文不仅见证了她的文字能力,同样也是她策划能力和排版能力的有利见证。

父母的散养与陪伴,留美申请的强力后盾

牛娃背后的家庭教育总是大家颇为好奇与关注的点。那么雨琦的父母是怎么教育她的呢?

雨琦告诉我,父母对她是比较“散养”的,他们不会过度干涉她做出的选择,也不会时刻盯着雨琦让她汇报成绩或学习进程。甚至,他们也没怎么给雨琦报辅导班。除了她自己要求的中考前冲刺班、AP课程辅导班和托福课,父母没有干涉过她的课余时间。在他们看来,让孩子自由生长,才是家长该做的。

但是“散养”绝不等于放任自流,雨琦一家极其重视相互间的沟通交流。在雨琦申校过程中,她的爸爸将美英两国的顶级大学打印成一张表格,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和雨琦共同探讨分析每所学校的优劣以及与女儿的匹配度。

除此之外,“尽管老爸的英语不是很好”雨琦的爸爸还是会用谷歌翻译出她自己写的文书,再和她一起反复斟酌文章中的观点,并给出一些供雨琦参考的意见。

而她的妈妈则喜欢陪着雨琦一起做功课,并不是在旁边监督的单纯“看着”,而是拿起作业本,和雨琦共同做题。一旦遇到了什么问题,她还会向雨琦求救。不难得出结论,雨琦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绝对平等的,甚至有些时候,孩子还是他们的老师。

雨琦告诉我,她本人也没有什么过多的学习技巧与诀窍,但善于定计划并尽可能完成它,是让她得以在高中三年内成绩一路攀升的重要因素。而这个方法正是雨琦的爸爸教给她的。

雨琦的爸爸就是一个爱定计划的人,他喜欢把每个时间段做什么事情都列出来,并严格遵循它。他认为“有了明确的计划,实现目标的愿望就越强烈,学习行为才会有明确的目的性”。耳濡目染之下,雨琦也慢慢养成了制定计划的习惯,一开始,她的爸爸还会时不时突击检查下她到底完成了多少进度,到后来,不需爸爸的监督,她也能高效自觉地完成学习目标,并不断进步。

回顾整个采访过程,我发现很难用一两个词来概括雨琦。她的学习能力极强,独自参赛ISEF,并自学各类数据库;她好学,主动报名各个可能提高自身能力的课程,如西班牙语;她乐于分享,不管是公众号还是班级学习时,她都愿意把自己的经验通过不同方法传递给更多人;她也关心社会,满怀爱心,从ISEF的选题便可看出;她有很强的领导力,组织各类活动并尽力完美完成......

8月底,她即将前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报道,并开启四年的大学生涯,“我还是需要不断给自己充电,未来可能会从事科研工作”,雨琦最后如此说道。

“我心中的的未来国际教育:

培养多元化学生群体,鼓励学生分享、传承”

5月25日,在TIDE第二届国际教师发展大会“微分享”环节上,雨琦作为第三位发言嘉宾,做了名为“我心中的的未来国际教育:培养多元化学生群体,鼓励学生分享、传承”的演讲。

她提到,现在的世界名校更希望招到的是多元化的学生,一个学生如果想要受到名校青睐,他必须得是某个类型学生中最顶尖的。何以成为“最顶尖”?我们放上雨琦大会当天的演讲实录,来看看一个“学神”范本。

雨琦在顶思TIDE国际教师发展大会上

以下为雨琦“微分享”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本部思源实验班的张雨琦。我在今年的申请季中收到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威尔斯利学院,莱斯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等学校的Offer。

早上嘉宾们的主旨演讲以及刚才关于未来国际学校的辩论都非常精彩;我也很荣幸能得到这个机会从我们学生的角度和大家说一说我对国际教育的看法以及分享我和我老师们 的一些故事。

这个申请季,我在各种论坛看了很多学生的各种材料,我觉得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太相似了 ,参加相似的活动和竞赛,甚至思维模式都是差不多的。但是现在不论是大学还是社会都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希望大家思考问题的方式,提出的观点是不同的,这样思维的碰撞才能产生更多创新的想法。

大家都想知道,藤校,或者说美国顶尖大学想要的是哪种类型的学生?后来我慢慢了解到,其实这些的学校可能各自有一些偏好,但是他们并不会特别招收某一类型的学生,他们要的是多元化的学生社区,而要达成这个目标,就意味着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是不同的,但是不管这个学生做的是什么活动,有什么个性,喜欢什么学术领域,他都需要是这个类型中最顶尖的。

因此,每个学生的这种特色,是构成多元化的基本元素。我相信很多国际学校都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这对学生们来说是很好的事情,当然我们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能继续进步。

我觉得我们班今年申请很成功的学生,他们能发掘自己的特色,这和我们班的升学指导,戴老师的一些努力是分不开的,当然,我觉得我接下来说的事情不仅升学指导可以做,对于学科老师来说也有借鉴意义。

我记得刚进学校的时候,班级里近30个人,戴老师问大家想读什么专业,有超过一半的人说想读计算机。但是戴老师也没有说什么,没有刻意多带大家去接触计算机相关的资源,而是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去接触各种领域。

首先是在校内给我们拉动了很多资源,例如高一的时候,戴老师就和学校科技创新中心的彭老师合作,让我和班里几个同学成为上海高中名校慕课平台上年龄最小的授课人,我讲的是科技与社会,我们也有同学讲教育学、心理学等。

除了校内资源,戴老师一直在积累人脉,和家长对接,为我们提供各种校外的资源,比如我们高一的第一学期每隔几周就会请一些嘉宾来办职业介绍会,或是参观一些公司、学校,例如东方网,交大的密西根学院和南加大创意园区等。

其实这个阶段,因为大家都对各种专业和领域没有很多概念,主要就是教学生利用资源,就像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一样,帮助大家寻找自己热爱的东西。高一过后,戴老师又慢慢根据学生的特点、发展方向推荐一些活动或竞赛。

最后,到了申请季,我们班30个人里真正选择计算机专业的人只有两个。就是因为刚进高中,只听说计算机专业就业条件好,其他的专业也没听说过几个,当时说要读计算机专业的人连编程都没个概念。后来,大家才慢慢找到了真正喜欢的领域,这些领域也许是大家当初想都没想过的。

关于不同软实力的提升,从一开始,我们班绝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学生自己做的,很多事情别的班的老师会比较操心,经常问经常管,但是戴老师会把几乎所有事情都大胆地扔给学生。因为很多事情其实对某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从未独自做过,但是也已经接近学生能力范围之内了。

以我自己举例,我在高一被同学们选为班长时从未有过相关的经验,就是因为和同学们关系比较好,但是戴老师觉得既然我被选出来了,就应该锻炼我。我们四大名校每年到三月底都有自主招生活动,这个时候实验班也要做班级展示,别的班老师会帮学生规划好以后再交给学生,我们班就直接扔给我了,别的什么也没说。我一开始按照道听途说的和同学一起讨论规划了一个貌似完美实则漏洞百出的活动方案,戴老师就指出各种问题,让我重做。

其它很多问题,包括策划,安排任务,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等等,如果我不问他也不管。当然,这绝对比他先帮忙规划要麻烦得多,但是他就是通过这些方式培养独立、有领导力的学生,让学生自己做事情,不怕麻烦。所以我学会了更有效地和人沟通,并了解其他学生擅长的工作,以此来更好地分配任务。后来很多活动都是我自己组织策划的,包括去贵州支教的活动。我们班学生的不同软实力就是这样被培养、发掘的。

另外一点,就是之前提到的科创中心的彭老师一直在做的。我知道很多学校都会请毕业的学长学姐给低年级学生做经验分享,但是我们在做更有特色的分享与传承。

彭老师从16年起就带领学生建立了科创中心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RDC。 RDC里的学术活动基本都是学生组织带领的,因为里面的学生很多都是在国际上,例如英特尔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可持续发展大赛这种大型赛事上获奖的学生,在某些细分的高中生学术领域里,也许他们才是更好的发言人与老师。

更多的领域,例如比较政治学,文学,师资更少,那一些靠自己努力闯出一条路的学生就是更好的资源,因此彭老师一直都支持我们将我们的经验,见解记录下来,留给之后的学生。我自己当时就是自学的生物信息学,彭老师说,这个交叉领域,他从来没有听说过上海有别的高中生自己做过。这样的类似“新航路开辟”的事情,做完了之后就要记录,记下读的书、资料,记录了后面的人才能有所依据。我们有自己的学术信息库,学弟学妹都可以申请获取查看的权限。

现在我和其他在RDC做Research Fellow的学生每周也有答疑时间,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一些学术领域。我们每年也做RDC夏校,有时候在学期中也会开设一些课程或研讨小组,彭老师指导学生自己设计课程,制作课件,讲课,帮新高一和新高二的学生拓展视野。

这不像请学长学姐回来做一个半天的不够深入的分享,我们做这样的事情频率很高,很稳定,我们的学弟学妹也将继续这样做下去。而且我们都有留下存档,也就是说就算老师离开了,学生毕业了,这些资料仍然可以流传下去。我相信这对一些师资流动很大的学校,还有建校时间较短的学校来说非常重要。

彭老师一直说,教育,如果不让一代学生比一代学生更优秀,那这样的教育就是没有意义的。也许每个学生都不算是巨人,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让下一届学生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所以每一届新生都可以利用之前的积累,不会出现一切从新开始的情况。我就是受到两位老师这样的影响,受到他们各方面的支持,才不断地做着经验分享的工作。我也希望更多的学校能鼓励学生进行这样的知识、技能与精神上的传承。

最后,用一点有意思的事情来结尾吧,戴老师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上海大概只有我这个班是可以做到出国和高考兼顾的”,要“用两条腿在第三条道路上走”,彭老师曾经和一起合作的老师说“我们要做中国高中届的MIT”,也许这样的目标还没达成,但是两位老师都向着既定的目标在不断前进,我也祝愿我们国际教育的所有老师都能定下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一同把中国的国际教育做得越来越好!谢谢!

采访小记:

作为雨琦的同事,私心想在此特别称赞下她在大会上所表现出的应变能力和协调能力。一方面,她是TIDE大会的最小发言者,一方面,她也是两天内和我们一起奋斗的战友,每天忙于处理大大小小的棘手难题和突发事件。

大会最后一天,雨琦被分配往返苏州上海,接送闭幕演讲嘉宾斯坦福大学教授Scott Rozelle博士。然而当天天气恶劣,Rozelle博士的飞机最终未能在理想时间内到达上海。为了保证闭幕演讲的顺利召开,在极其短的时间内,雨琦准备好了应急方案所需要的一切物料,并最终协助Rozelle博士在机场的某间餐厅里完成了演讲,也给我们的大会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她在顶思的实习期马上就要结束,我们祝福雨琦,未来美国四年的大学生活,顺利并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