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教育界的“贝尔实验室”,如何支撑着爱文“世界”全球发展模式?
来源: | 作者:Jenny、Echo | 发布时间: 2019-07-15 | 730 次浏览 | 分享到:
教育界的“贝尔实验室”,如何支撑着爱文“世界”全球发展模式?

和其它学校比较,爱文世界学校最大的特点就是建立了一个专门的研发团队“泰格工作室”,借鉴了NASA的管理和科研经验,着眼于学生百年的长期发展,通过实际或网络教学为全球爱文学生提供科学、创新的教育服务。

爱文世界学校(Avenues: The World School),这所自带强大“创新”基因的学校,自来到中国,给外界的印象便是扎实,一步一个脚印。从确定校址到教师团队的打造,从课程体系的本土化融合到爱文在中国第一所校区——深圳校区的诞生,足足用了好几年。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六月,爱文世界学校第一所校区、建于2012年的爱文纽约校区举行了毕业典礼欢送第四届高中毕业生,迄今为止爱文毕业生已经被超过200所知名大学录取,其中不乏哈佛、耶鲁、斯坦福等顶尖名校。

爱文纽约校区的成功升学样本,让爱文全球化发展走出的每一步,有了更大的信心。2018年,爱文圣保罗校区开班。2019年,爱文宣布深圳校区 预计于9月正式启程, 爱文世界学校校区名录上,还即将迎来迈阿密和硅谷两大校区。

北美洲、南美洲、亚洲……爱文世界的全球布局网络,彰显着它的野心。

爱文世界学校校区开发全球董事兼中国区总经理王梅这么界定爱文的“世界”两字:

“相比于传统国际学校,爱文世界学校的理念差异在于“世界”二字。在国内教育市场所见,大部分国际学校缘起于使馆附属的外交官子女学校。无论是英系、美系还是法系,通常都带有明确的国别倾向或者教会属性。但世界学校的目标不在于遵循特定的国别标签,而是侧重于“去疆界化“,以此回应全球化趋势。”

那么,爱文的全球化发展,立足之本是什么?

在爱文创新教育中心的一次以“创新”为主题的OPEN.ed教育论坛上,我们见到了爱文世界学校副总裁 William Lidwell。William曾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担任系统设计师及顾问,他是一位创新者和课程设计专家,对跨学科的设计、组织创新方法、制度化创新问题尤其感兴趣,担任副总裁的同时,他还是爱文课程总研发设计者之一。

他和爱文自有的课程研发团队“泰格工作室”(Tiger Works)成员一起,常年驻扎在总部纽约,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泰格工作室”网罗全球人才,研发人员的学术背景极强,如同教育界的“贝尔实验室”,有和William一样曾在NASA长期工作的科学家、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


“泰格工作室”为爱文制定课程标准、培养体系、持续改进课程、完成教学实验。可以说,“泰格工作室”,为爱文“一所学校,多个校区”的全球化发展策略提供了坚实基础。


自有研发团队“泰格工作室”,全球校区可通读
作为世界学校,爱文实行“一所学校,多个校区”制度,有着统一的领导团队、统一的教程课程、统一的招生标准、统一的老师招聘系统。这意味着学生一旦被其中一个校区录取,就被爱文所有校区录取,如爱文深圳校区学生,就有机会到全球任一校区就读。

此时,爱文的课程体系在其中发挥的影响,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只有全球校区通用、无缝对接的教学体系和课程大纲,才能达到通读目标。

目前,“爱文世界元素”“爱文大师学院”“爱文在线”三个核心板块,可以说构成了爱文世界学校独具一格的强大创新全球课程体系。

爱文世界元素

什么是世界元素?借鉴化学元素图,泰格工作室的研发团队,将爱文世界学校毕业生的基本学习成果,从思维、品格、健康、使命、人道、大历史、自然、创新、探究九个维度出发,设计成了一张包含众多能力板块的“爱文世界元素”图。

作为爱文课程总研发设计者之一,William介绍,当前爱文开设从2-18岁的课程,共16年。每个学龄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世界元素”来决定的,对于幼儿园、每个年级,都有针对性地制定各自不同的教学目标,以确保在学生毕业时能掌握所有这些元素。


William特别提及爱文尤为注重的第1个元素——Em(同理心)。

同理心,意为“从他人视角看待问题,以了解他人的价值体系,协作应用不同价值观”,而爱文的愿景是培养能够理解和解决全球问题的未来世界领袖,因此同理心是爱文世界学校发展的根基。

“在一个全球化环境的协作中,同理心是一个关键因素。爱文会给学生提供各种校区之间交换交流的机会,这段经历会对他们的人生影响甚大,可以遇见并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标准教学和能力培养上不要顾此失彼,而是有效平衡,这也是爱文对于其他学校课程设置的最大建议。”William说。

爱文大师学院

爱文的全球创新教育项目——爱文大师学院(Avenues Mastery Academy,AMA),以创新和创客为主题,受十五世纪文艺复兴作坊的启发,采用学术环境下的学徒式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与优秀教师和业内专家在最先进的创客工作室一起工作的机会。

这里的Mastery,并不是说让学生成为大师,而是指让学生在参与项目中,从无知到掌握,主宰学习,逐渐精通熟练以致于通达的历程。项目设计原则是让学生完成一个整体项目,从数学到科学、从人文到艺术,从沟通到领导能力,全部都围绕“创新与制作”开展。但同时,不是模仿研发,而是和工业世界的创新研发过程一致,只不过是在一个月内,由一群高中生完成。

以刚刚结束不久的2019年大师学院项目——制造“3D打印机”为例。

在项目最初,15名分别来自来自爱文纽约校区、爱文圣保罗校区和深圳明德实验的学生,分成五组练习组装3D打印机,过程中每组设计出本组机器的改良目标,例如运行更快、使用更软的打印材料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熟悉了3D打印机的原理和性能、软件和硬件知识、也学会了对这个陌生的领域提出问题,在实践中学会制定项目计划。


之后,学生分为两组,各自完成项目初期讨论、演示、修正,找到了助推项目的外在导师,寻求全世界的资源,同时也学会适应“预算”与“时间线”这两种限制。直到最后的研发环节,学生会在工作室从早上10:30一直捣鼓到夜里两三点。

最后两组的项目成果,一组制作出以儿童使用的彩泥黏土为打印原料的3D打印机,可以供爱文深圳幼教部的孩子和老师使用;


另一组是一架“似小实大”的大型打印机,垂直悬挂在大师学院工作室天花板砂锅,它突破了尺寸局限。如今全世界只有几台打印机能跟这一台媲美。

制造3D打印机,不只是造出一个“3D打印机”,而是一整套多重复合的学习体验。

“你想学习什么?

你该如何组建团队?

你是否知道要完成这项学习,应当去哪里寻找学习资源?你如何快速、有效学习?

要提升你的学习,你还希望获得谁的帮助?

你如何联系到他们,用自己已经作的的哪些准备和未来的哪些计划去说服他们,让他们伸出橄榄枝?”

一个项目发起到结束,以上问题无不贯穿始终,学生体会到了创新者、管理者、研究者和职场中都会遇到的问题。

其实,爱文进驻深圳后,充分发挥深圳在创新领域的优势,早在2017年就发起首届“大师学院”项目。经过两届的试点成功,2020年,爱文大师学院将设两个点,在深圳和中美洲哥斯达黎加分别以“创新与制作”及“环境科学”为主题,发起长达一学期的项目,非爱文学生也可以报名。鼓励学生面对真实世界,提出解决方案,成为科学家和环境保护者。

爱文在线
爱文的“世界”模式,还体现在推出的爱文在线校园Avenues Online (AON) 。爱文世界将“爱文在线”放在与全球各地校区并举的地位,打破疆域限制,为全球各地6~12年级学生,提供全面的爱文世界课程服务,与任一校区学生共享教学资源。

报名“爱文在线”的学生,可以有三种路径完成线上教学课程:合作同步学习、独立灵活学习及前两种方式混合学习。完成爱文在想课程项目,即可取得爱文学历证书。与此同时,同样拥有升学资讯服务。

以合作同步学习为例,一名在线学生可以按照以下课程表,每天要花4-6个小时学习,才能达成完成学习目标。

虽然爱文世界学校严格遵循统一的标准,力求一个能够有效整合且全面打通的全球校园网络。不过,在标准之下,爱文又会针对分校当地课程,进行本土化研究与融合。

William提到,早在2015年,爱文的课程研发团队,就已经进入中国,研究九年义务制教育大纲。目的就是要让爱文课程体系能够与中国义务教育大纲对接融合。


“创造力”,是爱文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在采访中,William反复强调,爱文的独创课程体系“世界元素”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同理心和创造力”,尤其是创造力的培养,是其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身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大概说得最多的词就是创新及创造力,诸多学校也在提倡,可是少有人领会,创造力背后的科学道理。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创造力。William认为,这是一种在未知领域的发明和创造,是一种“未知的作用”,所以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未知是创新;作用是价值。所以应该具备四个特点:活跃、灵活、原创以及详解。

其次,理解“创造力”是一种技能,这项基本技能可以从一个问题的三个角度切入去获得:

(1)重构问题( Reframing Problems):用不同的方式重新发问——可以将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
(2)类比式转移 (Analogical Transfer:)从其它领域借用一种规律或者解决方案。
(3)从完美结果倒推出实际操作( Reverse Engineer from Perfection):想象一下,一个完美的就决方案是什么?然后从这个方案推导出过程。

William举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戴森的无风叶风扇。在打造前,想象一下,什么才是完美的电风扇?如果说完美的电风扇,是就算孩子把手指放进去也不会弄伤,那么没有风扇叶看起来应该是最完美的。这个想法当时听起来很疯狂,不可能实现的,但因为遵循了“从完美结果倒推出实际操作”,最终戴森的无风叶风扇风靡全球。


曾任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系统设计师的William,充满“创造力”的故事特别多。进入教育圈后,这些经验也迁移到了学校。那么作为学校,到底怎么做,才能把高高在上的“创新”“创造力”落到地上。

William给到六点建议:

第一,学校在课程设计中优先考虑创造力。创造力和智商是两回事,智商对应的是知识技能的基本储备,而创造力指向孩子未来核心的竞争力。所以在课程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创造力的培养。

第二,根据重构问题,类比式转移,从完美结果倒推出实际操作三个角度,反复训练创造力技能的获得。

第三,创造出真实的需求环境。有一句话“必要性是发明之母”,我们要尽量打造一个真实需求,不然的话,这个需求非常假,如果你的创造失败了,大家也不会当回事。所以如果创造出一个真实的需求环境,孩子们也会把它更当成一回事来认真的创造。

就这一点,William 补充道,爱文今年的大师学院项目,就是在解决真实问题,项目第一个成果,就是要为爱文的幼教部设计玩具。

第四,促进有创造力的碰撞和独一无二的学习体验。也就是说,学校要在空间和时间的设计方面不断的去挑战学生。比如怎样设计我们的教室,怎样设计课程,所有这些设计,都应该要鼓励有更多的尝试,而不是学校管理层几个人拍脑袋说了算。

第五,大量练习灵活性、大脑活跃度和原创思维。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很多学校并没有这么做。为了快速高效解答问题,学生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引导以多种方式来解决。

第六,创造出一个鼓励原创和失败的环境。所有伟大的想法在最初都是可笑的,被人拒绝,后来才被人发现它的伟大之处;所有糟糕的想法在最初都是可笑的,被人拒绝,后来发现确实糟糕。而在最初阶段,我们无法区分伟大的想法和糟糕的想法。所以,创造力是一个“矛盾体”,听起来很疯狂的想法也许是很伟大的想法。不要在失败中惩罚,这样人们才更愿意去创新。

一个学校想做到以上几点,并不容易,因为在“知识”“升学”为导向的教育体系中,以“创新”为办学核心要素,这条路并不轻松,只有秉持长远发展价值观的学校,才会费劲心思去落地。而William所在的泰格工作室,就是抱着充分培育爱文学生创新能力的信念,打造着独具特色的创新课程。

William认为,眼下以知识为导向的教育虽然可能取得成功,但是会以牺牲创造力为代价。

“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怎样才能更像一台电脑,而是怎样才能变得更独特。如果我们着眼于改变世界、期待创新,那就多想想那些伟大的思想家,如诺贝尔获得者。我们必须要在课程设置上更多强调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放弃知识类的获取学习。因为创造力的习得,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法则的基础上的突破和发明。”

这是William第一次来到中国,也是第一次来到深圳。深圳是爱文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站校区所在地,短短几天内,William已经感受到了深圳的“创新”魅力:年轻、快速发展、潜力十足。作为全球创新引领城市,William对深圳校区寄予厚望,他希望爱文深圳,可以成为一个向全球其它校区、向大中华地区提供教学解决方案的重要基地。

当我们问William为何会加入自带强大“创新”基因的爱文时,William认真作出以下回答:

人类当今遇到的全球问题,如气候变化、国际政治争端、核武器等,无法通过一代人或某个国家进行解决,而是需要持续化、全球化的未来几代人才可得到解决。一个人的幼年到少年是人类的关键发展时期,参与幼儿、儿童、青少年的课程设计,可以惠及到大批量的人,这比有限的高校课堂具备更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