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新冠肺炎“吹哨人”去世,面对病毒我们必须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吗?
来源: | 作者:田菁 | 发布时间: 2020-02-07 | 3113 次浏览 | 分享到:
虽然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传染病的威胁也始终伴随着人类与微生物的交互环境,但我们面对传染性疾病真的如此脆弱吗?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吗?

文 | 田菁
编 | Luna

2月7日凌晨3点48分,武汉中心医院官微发布消息:“我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0年2月7日凌晨2点58分去世。对此我们深表痛惜和哀悼。”


当医院的医生被传染病传染,生命垂危时,其他医生会是什么感受?饱含泪水,却依然逆行,守护生命。这是当下新冠肺炎的真实情境,也是美剧《良医》(The Good Doctor)中的剧情。

1月14日刚刚回归的这部美剧中,就曾上演急诊室遇到新型病毒爆发感染呼吸道的剧情。其中展现出医护人员对传染性疾病的高敏感度、相关汇报与沟通机制的透明度、以及隔离过程中的医患关系处理等都让笔者深有感触。对于正在经历新冠疫情考验的我们,笔者想分享此片中的一些片段,触发更多的客观比较和反思。

面对病毒:准确判断、高度重视 

《良医》第二季第十、十一集通过在医院急诊室发现的传染病的剧情向我们展示了医生们高敏感性和高风险把控意识是重中之重。

第二季第十集开始,在圣诞节前夕,大多数医生都放假了,急诊室只安排了利姆医生、肖恩医生和一名护士当值。当肖恩医生刚刚走进急诊室时,两辆救护车从机场送来了两个重症病人。

其中,一位男性病人因昏迷时间过久,在刚到急诊室时就抢救无效身亡了,另一位女性病人玛丽安则出现低烧、胸痛、气喘、右腿红肿等现象。

肖恩医生在给玛丽安诊治时,发现她的脖子上出现红疹,肖恩一开始猜测她是否是接触性皮炎、牛皮癣、带状疱疹、扁平苔藓等。


然而在注意到刚刚去世的男性病人脖子上有同样的红疹时,他立刻向利姆医生表示:他们是同一班飞机,脖子上均有水疱疹,无论他死于什么感染,玛丽安也许也被感染了。


此时,利姆医生虽然没有完全肯定肖恩的猜测,但小心为上,她还是立刻安排人员建立了一间负压隔离室(空气不会从这里流通出去,可以防止细菌传播)。

在负压隔离室内,肖恩医生对玛丽安表示,虽然她的症状还未很明显,但当病毒继续繁殖,也许症状会加剧。此外,目前还不能确定玛丽安是否和去世的男性病人感染了同一病毒,因为医生对他的身体状况或病史一无所知。

紧接着,利姆医生问道玛丽安,“你从什么时候感到不适?”。“在飞机上,”玛丽安回答道。


听到这里,肖恩医生继续猜测病毒可能是通过空气传播。


无论是基于肖恩在日常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还是利姆医生多年行医的经验,在了解了这一情况后,作为急诊室的负责人,利姆医生立刻打电话向安德鲁斯院长反映。

在电话中,尽管安德鲁斯院长猜测也许不是空气传播,两名患者可能在上飞机前就已经感染了,但他还是立刻决定向公共卫生局疾控中心反映,并立刻赶往医院。


这时,画面转回到急诊室内,肖恩医生发现送玛丽安前来就医的泰勒脖子上也出现了轻微的红疹。正当他拽着泰勒准备检查时,玛丽安的病情加重,经抢救后无效身亡。

于是,利姆医生认识到病毒来势汹汹,事态严重了。她当即召集所有医护人员,并给出以下指示:

1. 隔离急诊室,让所有救护车送病人去别的医院;
2. 阻止主动前来看病的病人,送病人去其他医院;
3. 停止办理出院,缩小传染范围;
4. 隔离泰勒,并使用抗病毒药物。


至此,两个死亡病例,一个疑似病例。由肖恩医生提出的猜测,还未得到百分百的确认,但急诊室仍然在第一时间就给予感染风险的高度重视。

其实,在怀疑玛丽安的病情后,几位医生立刻穿戴上防护服的举动,就传递给我们一个观点:医护人员得到全面的保护,是防止疫情快速传播的第一环。作为医护人员每天与患者长时间近距离接触,他们的感染率远远高于普通人。

本次新冠肺炎的第一例确诊病例是在12月8日,而早在12月30日,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就在他的同学群里提到医院已经确定冠状病毒感染,并提醒大家要注意防范。由此,我们可以相信国内医生还是高度具备传染病的风险防控意识的。

只不过,他们并没有利姆医生和其所在医院那样的权限和资源,也就无法像剧中人一样能在第一时间就把控住疾病的传播范围。或许,探讨“面对疫情,能够下放到医院的权利和资源有多大”应该在疫情结束后被提上日程。

而自12月8日确诊第一例后,仅仅40多天,也即1月22日,确诊病例就达到了571例。至此,武汉肺炎防控指挥部才发布通告,1月23日10时起,武汉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

同一时期,钟南山院士在接受专访时,称此次病毒确认人传人。其后,新冠肺炎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重视。

公开透明,信息通畅很重要

就在利姆医生分配好每人的工作后,泰勒发烧了,并且皮疹完全显现了。于是,利姆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决定向急诊室内的所有人正式宣布急诊室被隔离。


与此同时,安德鲁斯院长从公共卫生局疾控中心得知,马来西亚最近爆发了一种病毒,与非典型肺炎很相似,但传播更快,结合从机场送来的两个病人也是刚从马来西亚回来的情况,他当即通过媒体告知人们,医院急诊室被隔离的决定。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急诊室内被隔离的人的家人们才能在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给予他们安慰和帮助。比如,朴医生得知儿子在隔离室,并在儿子哮喘发作后第一时间就救了他;


产妇的丈夫第一时间赶到隔离室门外,给予产妇安慰;


梅伦德斯医生的助手得知骨髓捐赠者被困隔离室内。


不得不说,圣何塞圣文德医院从肖恩医生,到利姆医生,再到院长安德鲁斯这样一种自下而上的重视,以及医院和公共卫生局之间的紧密沟通,是在发现传染病的第一时间段内采取措施的关键,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公开透明是控制疫情发展的先决条件。

但是,在此次疫情中,武汉警方于1月1日发布通告称,一些网民在不经核实的情况下,在网上发布转发不实信息,判定是“造谣者”,其中就包括李文亮医生。

而后,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首席科学家曾光却称赞李文亮医生为“事前诸葛亮”,肯定了他在网上发布信息的有用性。

如今回想,如果当时大家都重视这个事情,多一些调查的话,或许今天的疫情就不会爆发。

不禁想到1月20日,钟南山院士接受白岩松采访时,回应了民众关心的几大问题,包括新冠肺炎与SARS的区别,新冠肺炎的威胁性,如何判断是人传人等。钟院士给出的专业回答,令普通群众躁动的心瞬时安定了一些,至少我们不再是一无所知的状态了,至少我们知道戴口罩来防范病毒是有效的。

此外,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各类门户网站设置的疫情实时动态播报专栏,使得信息传播和沟通机制更加及时和灵活,与03年SARS病毒时的状况对比来看,如今的我们应该更有信心。

所以,无论是剧本里还是现实中,将事实告知公众是有必要的,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微博截图、丁香园公众号截图

众志成城,办法总比困难多

可是,面对疫情,及时建立隔离区,穿戴好防护服,就能渡过难关么?

也许不能。

就像《良医》接下来的剧情一样,利姆医生在进一步诊治泰勒时发现自己也被感染了。她立刻把自己关进负压隔离室,并告知了她的同事。急诊室内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面对主治医生的倒下,急诊室的另一名医生雷兹尼克有些惊慌失措,然而她在整理泰勒遗体时,发现泰勒使用的口罩有裂缝,因此猜测病毒可能不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而是通过血液或唾液传播的,并且立刻向院长汇报了最新发现。


可就在这时,利姆医生出现了危机症状。如果没有有效措施,利姆医生将成为第四个死亡病例。然而此前的治疗方式都无效,在这样的情况下,雷兹尼克医生凭借自己渊博的知识和对最新医学研究的了解,根据她发现的现象,果断采取了新的治疗方式——体外膜肺氧合。


经过一段焦急等待后,利姆医生苏醒过来,雷兹尼克医生也为自己“冒险”的举动松了一口气。随后,急诊室通过一系列检查和研究,终于确认病毒不会通过空气传播,同时,给急诊室的民众进行体验,发现大家都没有被感染后,急诊室终止隔离状态。


作为电视剧,《良医》中的剧情当然不会只有这两个困境了。剧本还设置了一系列其他的挑战,比如梅伦德斯医生的病人要进行骨髓移植,但捐赠者却在隔离区,还有隔离区里有名产妇要生产。

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骨髓移植手术迫在眉睫,梅伦德斯医生和院长最终想到,利用医院的清洁间和储物间的负压环境进行手术;找到医院的妇产科主任在隔离区门口隔着门现场指导肖恩医生做接生。

看着利姆医生被感染,令人感叹,新冠肺炎下很多一线医务人员也被感染的事实。可仍然有大量医务人员主动请愿参与防控,对此,用“逆行者”来称呼他们再适合不过了,他们可敬可佩。

图源微博

除此之外,也要为奋战在一线的人们为解决物资所想到的应对之策竖起大拇指。这其中当属火神山、雷神山两所武汉小汤山模式医院的加紧建设。

2003年抗击非典时,北京用7天时间建成小汤山医院,如今,武汉正在复刻。据了解,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总计安置2300张床位,建成后将大大缓解患者救治问题。

另外,正如钟南山院士在2月2日接受采访时,表示“面对此次肺炎疫情,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早发现、早隔离’。要特别向武汉这个英雄城市表示感谢,他们做出了重要的牺牲和贡献。”

结语

作为电视剧,《良医》给出了一个温暖的结局,医生找到了解决疾病的方式。而回到现实,我不知道这次新型肺炎还要经历多久才能回到正常的生活,但希望大家能通过这部剧对医务人员有更多的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