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校长日记:这门课培养的能力让我们从容应对疫情挑战
来源: | 作者:Mina | 发布时间: 2020-04-08 | 800 次浏览 | 分享到:


“确立正向目标,怀有正面情绪去积极投入到生活学习当中。跨越困境、锻炼坚强的意志,从而培养出获得幸福的能力。疫情来临之时,这会成为师生们克服困难的有力武器。尤其对于目前正面临升学压力的高年级同学来说,就更为重要。”

文、编|Mina

近日以来,IBO、牛津国际AQA考试局、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相继取消了旗下近期全球范围的考试、5、6月的AP考试也改为线上考试。国际教育界一片“哀嚎”。同时,处在暴风中心的国际学校学子、尤其是今年备考的高年级学生,如何在“接连重创”下还能保持积极心态,某种意义上,或许比成绩更重要。

北京海嘉双语学校中学部副校长史博女士却为我们带来了满满正能量:外籍教师的兢兢业业、毕业年级学生的淡定从容,此次幸福教育的“实战”检验,成果颇丰。

与史博校长的采访比早先的计划错后了一个礼拜,是因为当时史校需要准备海嘉公众号每日推出的“校长之声”。从2月19日起,海嘉不同学段的各位校长轮班值周,截止到目前,一共推出了29期。各位校长从选题、到搜集相关师生视频、音频资料,再到双语写作,录制双语音频等等,所有都是一人包干,亲力亲为。或许再过几日,校长们就已经可以做一个知识付费的专辑了。

问及“校长之声”想法的由来,其根本还是在于“陪伴”和“传达温暖”。打开每日的“校长之声”,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校长陪伴你的第N天”“。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觉得学校需要一种声音,让学生能够每天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

史博校长坦言,虽然每个校长一周下来的工作量不小,但是通过每日思考一个关键词、分享海嘉师生的故事、分享哲理、分享图书、电影、或是分享学生作品等等,都能让海嘉师生感觉到,虽然疫情时期,大家的心还是在一起。

孩子们的心声

“希望这个疫情快点过去,老师们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同学们在家多洗手多喝水,出门记得戴口罩哦。”

“我希望能快点来到幼儿园,希望新冠病毒快点离开。”

“保安叔叔,你是不是趁我们没在学校的时候,玩滑梯来着?哈哈哈。”



特殊时期,方显悠悠海嘉之心

史博校长的第一期“校长之声”写的是“漂洋过海的爱、无比感恩的心”,分享了因疫情暂时不能回中国的外籍教师们克服时差,为孩子们备课的故事。文章篇幅不长,没什么华丽的词语,却列举了很多让人感动的事例:有因为住地遭遇台风信号不好,自购wifi设备爬上危险水塔,下雨时还要从房顶转战鸡棚为学生直播课程的美国外教;也有暂住朋友家地处不便需每日驱车前往附近学校上网、虽然逗留时长只有一周,也要坚持换住处以确保网络授课的新西兰外教;还有白天照顾生病父亲、晚上上网实时解答为孩子授课解答问题的英语老师等等。

其中,生活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Jack Kriss和Laura Kriss夫妇,是海嘉中学部的两位老师,这对夫妇在帕克道格拉斯的乡村图书馆里的私人空间为海嘉的孩子们直播网课。虽然存在15个小时的时差,但他们二人甘之如饴。

除了时刻抱有对海嘉学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之外,Jack 和Laura老师也发现了在线教育其实为他们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Kriss老师在与美国福克斯新闻(FOX31电视台2频道)对其夫妇进行的报道中说道:“线上教学其实是一件非常值得常识的事情,比如我们用英文讲课的时候,对面可以同步显示中文,这很奇妙。”

无独有偶,恰恰是由于处于疫情期间,才使海嘉双语学校与雕塑家Vivien有了再度合作。Vivien在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做了一期现场直播的艺术课。通过屏幕,让海嘉学子足不出户,就可以近距离感受艺术的魅力。

雕塑家VIVIEN在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直播上课
图源:海嘉国际双语学校

史博校长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其实疫情期间海嘉收获到了很多难得的“财富”。比如教学团队开始重新审视线上教育的角色,不再只为单一科目服务;比如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从而激发了教师们更多的教学创意,教师们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学生的作业也呈现出更加多元的形势。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段特殊岁月里,海嘉师生总是积极,向上,充满爱意。“这次疫情来袭,无论是从家长、学生、还是老师,大家彼此支持,共渡难关,这种和谐和相互之间的信任,真的让所有人感动。”虽然采访是通过语音的方式进行的,但从语气中分明可以感受到史校对此深深的感恩。

患难见真情,这种“满满的正能量”还要归因于海嘉一直以来秉承的“幸福哲学”。

绽放教育:学会从点滴中寻找幸福


海嘉的核心课程体系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学生的“绽放人生教育”。它指导学生确立正向的目标,怀有正面的情绪去积极投入到生活学习当中,跨越困境、锻炼坚强的意志,从而培养出获得幸福的能力。这样的正向教育,在这次疫情来临之时,成为了师生们克服困难的有力武器。尤其对于目前正面临升学压力的高年级同学来说,就更为重要。

近日以来,IBO、牛津国际AQA考试局、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相继取消了旗下近期全球范围的考试、5、6月的AP考试也改为了线上考试。这对于高年级的准留学生们无疑产生了不小影响。

作为中学部副校长的史博校长告诉记者,目前十二年级的学生申请大学步骤已基本完成,对于相关考试的取消,学校会根据IBO或是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的要求和评估的步骤,对学生进行评估并出具相关年级的成绩单。十年级的学生来说,课业继续,接下来的期末考试还需要好好准备。学校还会为他们安排一些IB相关的预备课程,帮助他们完成课程过渡。

关于学生们在这段特殊时期心境上的变化,史校长感同身受。“可直接获得IB文凭证书其实并不是一件值得欢呼雀跃的事情,毕竟他们为考试做出了非常的努力和准备,突如其来的取消,带来更多的可能是一种沮丧。”接下来,学校会为学生提供志愿者和实习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6月份的毕业典礼也在计划当中。

”好在孩子们现在心态积极,这是海嘉长期以来正向教育的最好验证。”史校长语气坚定,“在海嘉,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心理顾问用来日常沟通,向他们咨询获取建议;每个班也有自己的班主任,在海嘉特色的Wellbeing-幸福课程上,会对学生进行一些正面的疏导。”

幸福课程,是海嘉“绽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6年级开始,教师会带领学生探讨核心价值观、成长型思维、乐观主义;7- 8年级会帮助学生分析成长型思维、学会认识自身优势、学会幽默、学会勇敢、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9年级的主题是感恩、抗挫力和领导力;10年级开始引入幸福/绽放模式、领导力和服务性学习;11、12年会开始关注学生的压力、情绪和时间管理能力。

“所以,我对学生们非常有信心,疫情只是暂时的,而疫情背后师生同心同力为这段岁月共同作出的努力,以及自身从这段时间获得的独特感受,却是可以受用一生的财富。”史博校长对记者说。


凡事非一日之功:走入梦中学府的四要素

2019年海嘉的毕业生交出了一份相当优秀的答卷:2019年IB大考的平均成绩为35分,远远高于全球平均分29.63分,在民办校中位居前列;48%的学生收到了世界排名前30的大学录取,61%的学生收到了世界前50大学的录取。

同时,在今年艺术类院校的申请中,海嘉IB艺术考生更是几乎囊括全美最顶尖的艺术院校帕森斯设计学院(世界排名第3)、芝加哥艺术学院(世界排名第9)、马里兰艺术学院、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加州艺术学院等多个大院校的offer。亮眼的成绩却在宣传上颇为低调,符合海嘉名誉校长顾明远老先生“像细雨一样做事,润物无声”的人生箴言。

在问到海嘉是如何帮助学生走向他们未来梦中学府这一问题的时候,史校分享了以下4点:


独立的思想

海嘉毕业生十大素养中有三条关于思想:思维开放、善于反思、善于思考。史博校长表示,独立的思想是大学最愿意看到的,无论大事小事,能够看到一些不同于别人的意义和价值是非常难得的。尤其在专业方面,如果可以懂得去钻研,这是大学都青睐的品质。“我们鼓励学生在每次参加活动或一些特别经历以后,当下进行总结,感受会更加深刻。这种批判性思维的长期锻炼,都是培养独立思想的基础。自然在申请学校的时候,就会展现出来。”

不凡的经历

“其实我更愿意称之为平凡的经历”,史校笑言,不凡不是意味着非要去什么非洲野外实习,为难民筹款之类惊天动地的大事。相反,只要在自己擅长和喜欢的领域做一些坚持不懈的事情,比如组织一些活动,长期的义工、帮助病童、甚至在学校周围捡垃圾促进环保这一类很平凡的事,“化平凡为不凡”,就能够真正从中发掘出可贵的收获,就能打动学校。这是海嘉从学生上高中以来,一直坚持的事情。

实事求是的精神

“我们接触了很多大学的招生官,他们直言,有些申请Essay一看就是中介写的,或是根本不像学生的口吻,会毫不犹豫地进垃圾桶。”史博校长跟顶思分享了海嘉的做法:高年级学生申请Essay都是同学们自己写的,不会使用中介,也并没有提供特别的专项写作训练。“即使存在瑕疵也没有问题,因为这就是事实的客观存在,实事求是,与学生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学校,就是最适合、也是对学生最好的学校。”

优秀的成绩

优秀的成绩绝不是一日簇成,它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海嘉之所以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首先跟学生们语言的优势及学术成绩是分不开的”,海嘉是PreK-K12一贯制双语学校,从海嘉成长起来的学生,到10-11年级时,不用专项训练,至多花一两周的时间去熟悉托福或雅思的题型,就可以在考试中取得非常好的成绩。“托福成绩100分打底,稍微努力的学生考到110分以上没有问题,雅思的平均分也能够在7分以上。”史校长语气之中透露着骄傲。

从九年级开始,海嘉就会为每个学生开通大学申请系统账号,从个人性格特点、热情所在、理想申请国家、理想学校性质、未来潜在职业方向等等方面与学生进行探讨和规划。之后,会向学生提供相关信息的获取资源和调研方法,鼓励学生们自己探讨出未来的理想申请计划。“我们的孩子很少关注于学校排名,更多的是通过自己多年的调研和自身的评估,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

相较于执着排名顶尖学校的录取率来“成就学校”,海嘉的目标更多的是“成就学生”。

在史博校长的朋友圈中,时不时就会出现海嘉毕业学子回母校看望老师的消息。学生回校的时候,她也会抓住一切机会让这些学姐学长为现在就读的孩子们分享他们大学里的所见所闻。

“他们目前大多数人在学术上都没有太大的困难,有的都是些值得长期思考的人生课题。”语气中透露着骄傲。这些学子,带着从海嘉培养出来的成熟判断力和个人的思考能力,在大学中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同时,也能够把“关爱他人,心怀感恩与爱”践行到日常,感染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