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进入国际学校,我对老师的理解被颠覆了!”
来源: | 作者:林若惜 | 发布时间: 2021-10-13 | 841 次浏览 | 分享到:

目前大家都在讨论“双减”、教育内卷,以及疫情之后各种层出不穷的新科技与挑战,但是教育的本质变了吗?


其实并没有。教育的本质始终是实现人的发展,是以终为始地开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开放式的探索来挖掘学生的成长潜力,帮助他们胜任真实世界的挑战。


文 | 林若惜

编 | Chris_guo


身为英语老师,邓晨经常有这样的幻想,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再过10年或者20年,学习一门语言技能,对学生来说已经不再如此重要,可能自己那时候就要失业了。


但同时,邓晨也欣慰地发现,相比教会学生背一个单词,解决一个语法难点,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持续的求知欲,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背后对文化、对人性的理解,这些知识永远不会过时。


身而为师,不仅仅在知识上传道,更要在心智和能力上为学生授业解惑。近日,顶思记者与北京爱迪学校英语老师邓晨进行了一次深入对话,畅谈她在日常教学中的点滴故事与思考。


邓晨


北京爱迪学校中学部英语学科组长,剑桥国际课程认证教师,教育学硕士(语言读写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学士;获得“2021年第三届神奇教师”称号、“2020年FIT国际教师风采大赛明星教师”称号。


*以下为邓晨老师口述


01

不仅传授知识,还传授能力

我对教师的理解被颠覆了


从小到大,我都属于别人眼中的好孩子,初中是在上海的西南位育中学就读,高中是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大学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可能因为我就读的学校都很好,也可能因为我很幸运,从来没遇到过只会照本宣科的老师,我遇到的老师都很优秀,他们也很善于反思,很懂得如何蒙以养正。


从我的老师身上,我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身为老师本该有的一些基本特质,那就是保持自省,因材施教。


我对语言和文化非常感兴趣,所以我本科专业选择了英语语言文学。但比起单纯的语言和文化研究,我更喜欢收获把语言和文化学习带给他人的乐趣和成就感,所以我很早就确定了语言教育是我未来的职业方向。


上大二的时候,我在北京新东方学校兼职,教授英语听说课程。这是我和教与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这段经历帮助我梳理了所教的学科知识。但现在回头去看,当年培训师的工作和真正教育工作的内核还有很远的距离。


本科毕业后,我去了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学习,我就读的专业是Language & Literacy。我的专业课程侧重于语言和读写教育领域的研究、政策和实践,我学习了基于前沿教学理论的教学知识和方法。


但当我进入北京爱迪学校(以下简称爱迪)工作,才真正将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整合为学科教学知识。也正是在工作中,我对教师的理解被颠覆了。


在爱迪展开的“剑桥国际职业发展”课程培训上,我带着课堂上实际遇到的问题去系统地反思如何根据实际设定符合自己教学情境的目标;如何根据学生的能力偏好,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怎样用有效的教学检测来评估教学成果;以及所有老师都需要深刻思考:自己所教授的这门学科,它的学科大概念和内核到底是什么?


如果眼光再放远一点,作为老师我们还应该看看,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最终需要的是具备何种能力的人才?他们需要解决哪些真实世界的困境?老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未来将会面对的挑战?


这样的思考让我发现,老师真正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是competence,而不仅是knowledge and skill,更不仅是考试中的某一个知识点。


突然,我觉得自己的世界被打开了!


从事教育行业这些年,我发现好老师身上都有比较相似的特质。


首先在能力上,他们是非常专业的。好的老师会对自己的授课内容有非常深入的了解,知识储备是足够丰富和完善的;


其次在授课方法上,也能不断反思,具备极强的教学相长,终身学习的意识。


再者在个性上,他们都有非常强的共情力。能真正理解学生,不管是他的学习困难,或者他的性格障碍,老师都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他的体验,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他的需求。只是这种理解,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也需要老师有巨大的耐心。这背后的动力,就在于老师对自己职业的理解。


我认为能够坚持一直做老师的人,一定是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而并不仅仅是为了一份工资或者某个机会才选择做老师。


进入教育行业的人,大多心里都有着比较大的理想和愿景,因为教书育人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事业,老师身上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还是育人,学科知识固然重要,但一定不会大于老师对学生潜移默化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教书可以在一堂课上完成,育人却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要不怎么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呢?



02

不是每一颗种子都会开花

老师需要耐心等一等


做老师有挑战吗?当然有!挑战多吗?每天都在发生。


老师要面向不同的学生,而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又是不同的,这就注定了老师随时可能会遇到新的问题和挑战。最近一次印象比较深的挑战来自于和一位学生相处过程中的摩擦。


我对这位同学的特别关注来源于家长会上的一次沟通。他的妈妈告诉我他成绩不好,甚至考试什么也不写,他说不想学英语是因为受到了以前的英语老师的区别对待。他妈妈认为只要他认可老师,是愿意好好学习的,并嘱咐我不给孩子贴上差生的标签。我答应这位家长会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动态,并在课下多去了解孩子,建立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


结束了家长会,刚好那天下午有这位学生所在班级的课,我带着满满的使命感走进教室。我提了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给他,但他并不配合。班里有一两个孩子见了就开玩笑地起哄说他肯定不知道怎么回答。这句来自同伴的评论一下子触怒了他,他变得非常抵触。我让其他同学保持安静,走到他身边小声告诉他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并鼓励他尝试一下,我会在边上提醒他,但没想到,他冷冷地对我说:


“我数5个数,不要叫我。5、4、3、2、1,走开!” 


这样的瞬间,可能每位老师都体会过吧,很多时候你的努力,并不能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和反馈,但教师的职业使命要求我们不因为某个问题而轻易放弃学生,而是要客观理性地分析问题,最大程度地去化解问题和引导学生。


在那节课中,我没有选择继续在这件事情上僵持,而是给他一些时间平静,先继续完成了那节课的教学任务。我也没有因为他的话而过分沮丧,我明白某些学生抵触易怒的行为来源于过度依赖外界评价,这个问题在长期得不到重视和积极评价的学生身上尤为明显,而他对我的反应只是他发泄积郁情绪的出口,本身并无恶意。


课后,我向这位同学的班主任了解了他的日常行为表现,班主任的描述也印证了我的推测。


这件事后,我没有再向他提起这件事,在课堂上我想点名让他回答问题时,我会看看他的眼睛,如果他的眼神闪躲,我便不会强迫。从课堂上我们越来越多的对视,和课下偶尔的交谈中,我能慢慢感受到小小的变化。现在他已经能正常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了,我还惊喜地发现他喜欢听英语说唱,自己唱得也不错。


当老师,需要我们多点耐心等一等。就像有些种子,你播种之后浇水施肥,它可能会按照你的理想发芽开花。但也有一些种子,你花了很大的力气去精心培育,它当时就是无法按照既定的轨迹成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在孕育,也许有一天它就会破土而出,你需要的,是给他适宜的土壤和多一点点时间生长。


作为老师,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但是也不要执着于一个结果。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有破壳而出的那一瞬间,但是即便没有,也可以非常骄傲地告诉自己,我并没有辜负这一份职业,我传授给了学生知识,也给予了他们关爱、陪伴和指引。


至于接下来的路,我们都不用着急,时间会给予答案。



03

课堂属于老师,更属于学生


很多老师会被问到一个问题:课堂到底属于老师,还是属于学生?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我举个例子。


九年级下学期,我们有一堂英语语法复习的先导课。如果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先给出复习框架,再带学生复习细分的知识点,之后做练习。这样做看似高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但在过程中学生较少会有自己的思考。我做课程设计的时候就在想,怎样让学生对英语语法有宏观的认识,同时还能有对语言学习的高阶思考,未来又能将这种思考应用于其他学习。而且,这堂课还能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做主角。


最终,我们的课程是这样设计的:


整堂课以问题为驱动,学生需要回答五个难度逐渐增加的问题,从一星到五星,答完问题,闯关就完成。回答问题之前,我先给学生分组,确保每组都有能力不同的学生,最大程度上地支持同伴指导学习。


第一关:brainstorm.中英文都有哪些差别?每个学生都有认为有差异的地方,能想到的都可以写下来。


第二关:organize.能否把刚才写下来的差别分类?学生可以从发音、词汇、句型、文章撰写方式等多个层面去分类,也可以从表达方式、思维逻辑等层面去总结。


第三关:conclude.我们看到了这么多差别,那英语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语言?中文又是一种怎样的语言?


此时,问题的难度开始加大了,学生也开始更深度地思考了。我会选择一些小组的结论拿来讨论,答案肯定不可能完美,但是会激发学生去接近答案。之后,我拿出两段话,一段中文的,一段英文的,大家一起去翻译它,让学生在实例中体会两种语言的区别。


这时候,学生会更有意识地识别两种语言在用词、语序以及句子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最后,我们回归到课本的结论:英语是像火车一样的语言,它要按照固定的结构和方式来表达,偏重于形式;但中文是像风扇一样的语言,它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偏重于语意。经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对于这个结论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第四关:connect.你觉得你得到的这个结论跟你的语法复习有什么样的关系?


这时候学生就明白了,由于两种语言的不同,在表达英语句子的时候不能按照中文表达逐字逐句地翻译,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才能像造火车那样搭建句子。学生的目标感更明确了,对英语遣词造句的方法也有基本的认识和归纳。


第五关:通过这堂课的思考过程(brainstorm-organize-conclude-connect),你想想这种方法还能用到什么方面?


这堂课的思考过程实际是众多思维工具(thinking routines)的一种,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或面对学习之外的复杂问题时都可以用到。有意识地使用思维工具能帮助学生养成思考习惯,形成思维方式。


到这里,这一堂课的目标基本就达成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原给学生,学生一步一步跟着老师探究问题。既复习了学科知识,也培养了思维能力。


上完这堂课之后,学生给我的反馈相当好,印象也很深刻。我想,如果我们每堂课都能这样循序渐进地提升,孩子学不会都不太可能。


相比做高高在上的权威,我更希望自己成为学生的辅助者。当老师知道最终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后,就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思考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等。


所以在我的课堂上,并不是我在上,学生在下,而是学生在主要位置,我在旁边辅助。在我的课堂上,我还会设计很多小组中的学习活动。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状况发生,比如有时候小组合作的学习效率,未必有老师讲授那么高,特别是当教学任务遇到考试压力的时候,或者有些组员不配合的时候,都会影响进度和效果。


这时候需要老师不断反思,找到相应的办法,不能因为某节课的一个小挫折,就轻易改变整体的教学设计。当然,这背后也需要整个小组、部门甚至是学校的支持,才能达到一个良性循环,否则老师要应对的压力会非常大。


以前我觉得教师的工作大部分是在课堂,但是现在我发现,大量的工作是在课堂之外,老师要想上好一堂课,课堂外要付出的努力和时间,一点不比课堂上少。


04

时代在变

教育的本质并没有变


今年夏天,我带着我的学生去上海参加了世界学者杯比赛(World Scholar’s Cup)。到了会场,我看到了来自全国的近2000名学生,这些学生中的大部分来自国际学校。这些学生呈现出来的创意表达,批判性思维,以及他们在国际舞台上自信阳光的状态,都让我刮目相看。我想起自己在这个年纪,可能可以考很高的分数,但是绝对不敢在这么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


我坐在会场,感慨万千。一方面,我感动于自己是培养这些优秀学生的其中一位老师;另一方面,我也看到这个世界确实已经变了,时代也变了,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要面临的问题跟我们当年已经完全不一样。


目前大家都在讨论“双减”、教育内卷,以及疫情之后各种层出不穷的新科技与挑战,但是我觉得教育的本质并没有变,教育的本质始终是实现人的发展,是以终为始地开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开放式的探索来挖掘学生的成长潜力,帮助他们胜任真实世界的挑战。


回归到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回归到老师这个岗位,我认为作为老师,要明确教育的远景目标,我想全人教育的理念和21世界能力框架都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的方向。但在工作中,我们不能让这些目标成为一个抽象的表达,而是要将它们与所教学科的核心素养相结合,真正将这些目标贯穿于自己的课程设计、单元设计,和课堂设计中。


只有这样,学生才真正有机会发展和获得这些能力,而那些目标,也不再只是一个空空的口号。因为,你要去哪里,看的是远方;你要怎么走,看的是脚下。


本文部分配图来源于: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