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寻常路的马斯克办学校了!”曾几度冲上热搜。马斯克创办Ad Astra学校的实验旨在颠覆传统的教育模式。而在地球另一边的北京,其实已经有了一所教育理念与Ad Astra异曲同工的学校——达罗捷派。这所中国版Ad Astra学校于今年搬迁至北京三环,并迎来首位外方校长。经历了华丽转身再出发的达罗捷派学校,正在迈向新旅程……
在教育政策与三年疫情共同影响下,国际教育行业经历了“改名潮”“倒闭潮”叠加、国际学校“优胜劣汰”洗牌加剧……这对于学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什么样的学校才能持久保持活力,彰显独特的价值?
在地球另一边,由“钢铁侠”马斯克创办的Ad Astra学校试图打破常规的教育模式,废除年级制,将对前沿科技的关注和探索融入到教育中,探究式的课程设计重视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追随自己的兴趣,在社会背景中思考解决方案……而在北京其实也有这样一所学校,倡导打破学科壁垒,实现无边界学习。将对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融入学科课程,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式开展基于问题或项目的跨学科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能力。
其实达罗捷派并不是一所新创办的学校。今年,达罗捷派迈入第七个年头。学校进入新的里程碑,校址由北六环外昌平校区迁至北三环安贞校区。相较于原昌平校区,新校区校内使用空间扩大,周边设施配套更完善。
同样是今年,达罗捷派送走了第三届毕业生,教学成果再度亮眼:
42位毕业生,收获来自8个国家共242枚Offer,70%学生斩获奖学金。
今年首次获得全球录取率仅1%的密涅瓦大学录取,首次获得爱尔兰、匈牙利两国的名校录取。
学校连续两年获得美国顶尖名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录取、连续三年获得纽约大学录取。
▲达罗捷派学校毕业生录取数据
这一年,达罗捷派迎来了一位有着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杰出管理者,也是学校成立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外方校长—— Richard Pratt 潘和平。他是一位拥有超三十年全球顶尖学校从业经验的资深跨文化教育家。曾任英国伊顿公学教学领导职位十五年。
Richard Pratt 潘和平
达罗捷派外方校长
人物简介:2012起担任杭州汉基学校国际创校总监,2018年起担任查特豪斯公学亚洲区教育总监,2022起担任深圳爱文世界国际学校外方校长,美丽中国(Teach for China)理事会成员。拥有牛津大学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学位学位,英国公开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及心理学硕士学位,墨尔本大学和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的专业教学资格证书。曾任英国伊顿公学教学领导职位十五年。
在达罗捷派的校园里,教师这个角色不仅是学术技能的教授者,学生成长路上的陪伴者和见证者,专业领域的挑战者,更是教育领域的创造者。他们让学生在这里看到什么叫做一切皆有可能,让学生在这里始终保持着对未知的好奇及探索世界的勇气。
潘和平校长同样认为,学校的存在意义在于竭尽所能为每一个学习者创造良好的环境、丰富优质的资源、教师认真地指导,以及不断尝试、不断探索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的释放、表达、发展,去探索未知,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责任感。他认为,教育者在做的,不是教会学生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预测未来世界所需要的技术与知识,而是通过当下的教育教学,帮助学生具备引领时代浪潮的能力。
潘和平表示,他的教育愿景是受到哲学家约翰-麦克默雷的启发——"学会做人"。约翰-麦克默雷主张完整的教育有三个核心方面: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技能,以支持一个人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面向外部的技能,学习为他人的生活带来价值;第三,面向内部的技能,学习认识自己,从而过上有意义和充实的生活。多年来,这一观点成为潘和平的宝贵指南。
达罗捷派这所“小而精”“小而美”的学校如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灵活思考能力的学生?是什么吸引了超过三十年全球顶尖学校从业经验的资深跨文化教育家加入达罗捷派?这和达罗捷派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分不开。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他知道自己想要成长成什么样子,你需要做的就是把好的土壤、阳光和水分给他,然后静待花开。”达罗捷派创始人、校长敬沛说。
在达罗捷派的教室里,学生不是坐着听课、学习、通过考试,而是要学习创造,能够提出某一个能解决现实世界具体问题的真实想法,并付出实践。
达罗捷派坚持的“全人教育”采用CCSS美国高中课程结合PBL项目式学习的创新教育模式。该教学方式将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融合,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通过发展适宜性的实验和探索来帮助学生建立理解和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框架。截止目前,已获得Cognia国际认证,及College Board颁发的CEEB(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 Code。
在这一模式下,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单一科目,更可以通过组建团队,自主研究与学习,一起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开放性问题,比如学校的校园设计!
2017年建校之初,学生们就全面参与了教学场所的设计、学校活动策划、社团及体育竞技队创建、公益组织运营、招生招聘、寄宿生活管理、餐饮配置等环节。走进校园,就像进入了学生项目沉浸式成果展:从篮球场到校园餐厅,从图书馆到校服设计,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学生的学术成果,也均为他们成长的印记。
今年校区搬迁,新校区的设计与建设照例由学生参与。新的校园很快焕发出了独属于达罗捷派孩子们的生机活力。
▲学生拿着设计的新校区建设方案欢呼
当孩子们拿着自己设计的海报,完整地阐述自己小组从最初的创意想法与选题,到一步步丰富与完善方案,最终落地的过程,预示着达罗捷派下一阶段的新征程已经开启……
教室无边界。达罗捷派的PBL项目式学习模式,对达罗捷派的每一位学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达罗捷派PBL案例
达罗捷派的毕业生Alvin,一直以来都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创造出一样可以影响人们生活的产品,可以满足一些尚未被满足的需求,改变可以被改变的事情。
2020年这一年,18岁的Alvin决定申请Gap Year以继续跟进自己的创业项目。经过2年的沉淀,在达罗捷派的圣诞晚会上,他正式发布了悠看Uocan,—款不用电的智能垃圾桶,解决人们日常处理垃圾的痛点。如今,他创立的环保创业公司研发的智能垃圾桶即将上市,该产品Uocan Pro荣获设计界的奥斯卡——iF设计奖。
▲Alvin设计的产品悠看智能垃圾桶全球首发
Alvin也收获了一所被称为“颠覆常春藤教育的未来大学”,全球录取率仅1%的密涅瓦大学的offer。
在这里,打通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墙,打通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将学生置于真实的项目场景中,让学习真实地发生……
达罗捷派就是开拓了这样一片肥沃的土壤,孕育一颗颗精彩而独特的种子,让孩子们以自己最快乐的方式,最快的速度,向阳成长。
校园的课程体系若为始,未来的职业探索则为终。在达罗捷派,中学阶段便开始职业探索的过程。达罗捷派的老师们认为,中学阶段是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与探索的主要时期,是个体生涯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升学和专业发展的选择。培养中学生初步的生涯意识和生涯能力,做好未来人生的准备,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内容。
2021年,4名达罗捷派学生在执行校长Ms. Mo的支持下成立CO-OP PROGRAM CENTER实习项目组。这是达罗捷派首个学生组织发起的实习项目,希望能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实习实践平台进行职业探索。
师生们通过调研,项目组成员结合达罗捷派学生的未来专业导向、兴趣爱好等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探索家长们的社会岗位资源、寻找外部企业实习合作机会等途径进行实习岗位链接,力图帮助同学们了解职业概况、确定职业目标、挖掘职业潜力、培养职业素养等。
了解到部分同学希望未来能从事教育行业,学校特此设立“学生辅导计划”。学生们还为此专门设置了网络小程序,学生可以线上寻求学校不同老师们帮助,老师们在自己擅长的学科领域为同学开放free block进行辅导。该项目目前正处于测试筹备阶段,将会于2022-2023学年正式开启。
▲实习项目开发的小程序页面
项目组同学在今年不仅在实习项目上进行了扩展,在实习经历的用途上也进行了升级。通过与老师的深度沟通,为假期实习增加了学分兑换制度,同学们可以根据实习时长、实习评价、实习证明、推荐信等资料进行学分兑换。
学生自己的职业探索,由学生自主发起,从项目组织的建立,到项目过程的需求资源匹配实践,达罗捷派的学生们从自身需求出发,调研社群需求,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进行有深度和广度的实践与学习。
结语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达罗捷派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或可以培养出通过实际行动去赢得未来的能力。在这个快速变化、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达罗捷派正在培养能彰显人类优势且能利用好各种工具,参与推进未来社会发展事业的未来公民,培养他们成为持续推动自身、家庭、社会和世界前进的那股力量……
▲达罗捷派地理位置
目前,这所位于北京北三环的学校还有少量席位开放,微信搜索“达罗捷派JPED”公众号回复关键词“预约”,即能与学校招生官取得联系。
作者 | Lily、Monica
图源 | 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