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黎奥运会燃爆暑期!20岁的潘展乐打破100米自由泳世界记录成为世界瞩目的新星;中国代表团最年轻运动员郑好好亮相滑板项目碗池赛,她的小目标:“进16强!不进也没关系”......多位00后中国小将从容自信,让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真谛。如何培养学生的热爱、坚持、自信?如何不卷考级比赛却依旧能将学生送进世界顶尖学府?在一所靠口碑赢得北京上海精英家庭深爱的“艺术学校”里藏着独特的成长答案。
在上海浦东一家网红美术馆里藏着一个神秘低调的艺术教育机构,吸引不少浦西的家长驱车几十公里往返,接送孩子学习。走廊上,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成了墙面装饰,教室外面堆放着孩子们的建筑设计、服装设计作品。走进教室,满墙艺术材料和创作工具让人惊叹:这仿佛是一个艺术大师工作室!
▲丽娟教育课堂中丰富的材料和工具
顶思参观时,一群小学生正在分组给仓鼠设计“温馨的家”。从头脑风暴到设计图纸再到用木头搭建屋子。整个过程像是一个综合项目,从绘图到测量距离以及建筑承受力,整个项目涉及美术、数学等各学科。孩子们在这里上了三个小时课,依然不亦乐乎,陶醉其中。
走廊拐角处,墙上张贴着孩子们的升学成果。他们中有的前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专业美术,有的录取到卡耐基梅隆大学学习计算机和艺术交叉学科,还有的孩子学习天体物理……他们分布世界各地,专业五花八门,而他们背后都离不开共同的“母校”———丽娟实验艺术创造力中心(以下简称“丽娟教育”)。
1997年,“丽娟教育”的创始人王丽娟误打误撞进入幼儿园成为艺术老师。当时,“双职工”成为城市家庭“标配”,“孩子没人接”成了常见问题。王丽娟在想,怎样才能让孩子放学后愉快地留在校园里玩,不哭吵着叫妈妈。王丽娟开始尝试将游戏、歌曲、艺术材料结合在一块,激发孩子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从起先孩子只能专注15分钟,到后来4个小时的课堂不间断,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这是丽娟艺术教育创造力中心的雏形。
后来,王丽娟发现,家长们让孩子们玩到13岁,之后又要回归到应试艺术的道路上。“为什么艺术不能玩到十八岁?”王丽娟在想。
2004年,王丽娟前往中央美院深造。正好有了第一届艺术教育研究生班。在这里遇到了当时已经见过七旬的哥伦比亚大学朱迪·波顿教授,他研究儿童成长和美术教育40多年,关注人不同时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与艺术教育的结合。这与王丽娟的设想一拍即合。换句话说,丽娟教育早期探索的艺术教育方法得到了专业理论的验证。求学期间,她得到更加专业的指导,“实验艺术”这一概念走进来了。王丽娟仿佛被点燃了,大胆往前迈步——逐渐形成4-18岁的艺术教育系统。
▲王丽娟(右)老师在中央美院求学期间和波顿教授(左)的合影
“实验艺术”是丽娟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方法论。从当代艺术的范畴看,实验艺术是用适合的材料表达思想的艺术媒介。而王丽娟把它运用在基础艺术教育中,把它当作一种成长方法论——将材料、思想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不断实验、不断探索,表达自己,解决问题。
在丽娟实验艺术创造力中心,王丽娟还特别把“创造力”放在招牌中。她说,起先很多家长冲着“创造力”这个词来的,对“实验艺术”云里雾里。在王丽娟看来,“创造力”看似是一个词,其实是三个词组成——“创”是思想领域;“造”是行动,动手操作;最后产生“能力”,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所以创造力,是思想被践行,被看见。
▲丽娟教育的实验艺术
丽娟教育打破传统艺术教育中画石膏体、学素描的形式,以超前的理念吸引了知名学者郝景芳、中央美院、知名国际学校的家长们把孩子送来学习。这里有不少孩子从小学到大,其中有着最长学习年限的李语双,五岁来到丽娟教育,一直学到18岁,后来考取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和艺术的交叉学科。“没参加过任何绘画补习班,没有背景包装,凭着在丽娟教育长期的学习经历创做了作品集,受到海外名校青睐。”王丽娟自豪地说。而这样的孩子在这里比比皆是。
▲丽娟教育升学成绩
到底什么是实验艺术?怎么在教育中实践?最直接的回答是,动手做。
比如,“提到水,你能想到什么?”在小班,老师直接放一个小浴缸,让孩子们自己玩水。这时孩子们对水形成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了解到水的浮力,拍水可以形成泡泡等等,展开对水的想象。
▲老师引导孩子们做水的实验
艺术教育本身离不开“教育”,因此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身体和心理特征,丽娟艺术教育的课程设计有的放矢。
▲丽娟教育课程系统
4-6岁,以孩子的感知为主。比如,在“身体”的主题上,孩子们用绳子模拟身体里的肠子,通过艺术作品的行为体验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身体并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这堂课打开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我的四岁的孩子上完课后,在书店看到人体解剖相关的书,非常感兴趣,拉着爸爸把书买回来。这就从艺术延展到了生物学和科学。”王丽娟回忆。
“大家认为甜味是什么颜色?”在课上,老师们给孩子每个人发了几粒白砂糖品尝。有的孩子联想到QQ糖,认为甜是红色的;有的孩子说“甜是黑色的”,因为经常吃“奥利奥”。接下来,孩子们用厨房里的各种调味品自制鸡尾酒,有的孩子把糖、醋和胡椒面混合在一起,做了一杯有特色的鸡尾酒。
▲丽娟教育色彩味觉鸡尾酒实验
7-8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方法”。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有一定的思维逻辑,他们将学习在真实生活情境中的表达技巧和方法。
9-11岁是孩子们好奇心和破坏力最旺盛的时候。“创造力最核心的能力之一就是破坏力——破不了局,就没法创造。”王丽娟说道。怎样让孩子建构破坏的能力?在主题课程“石膏的实验”中,有的孩子用石膏做成了“花瓶”。面对这样一件“艺术作品”,乖巧的孩子们通常不敢做破坏。王丽娟鼓励孩子勇敢地拿起锤子,把花瓶锤烂后,重组之后就变成一件新的作品——洞穴。
▲孩子们在“死去的机器人”中拆解机器再制作机器人模型
11-13岁,孩子们到了小初衔接的阶段。这个阶段要做更精微的造型训练和设计思维的训练,涉及诸多理工科的知识,比如尺寸、对称等。孩子们对材料有更多丰富的认知。核心素养也是这个阶段的培养重点。比如,合作解决问题。
▲孩子在合作设计制作桥
13岁以后,孩子们进入初高中,这是青春期阶段。孩子们会学习“爱情是什么”“超负荷”。比如,在“超负荷”主题中,晓晓(化名)的父母很忙,每天自己一个人在家做作业,她经常感到孤独和恐惧。她说,经常感觉到背后有鬼在盯着她。在和妈妈沟通时,妈妈反而不相信她。后来创作了一幅画,把她的心绪画出来。后来在平面画的基础上,做了立体设计,四只鬼缠绕着一朵玫瑰。作品展出时,妈妈这才真正理解了孩子心中的恐惧。当把想法实践出来后,晓晓告诉王丽娟老师,家里的鬼没了!“这次尝试不仅让孩子的思想被看见,更发挥出了艺术的疗愈功能。”王丽娟说欣慰地说。
▲晓晓的作品
人们常说“三岁看老”,在艺术教育领域,也有特定的发展“关键时期”。王丽娟总结,4-12岁是孩子的黄金时期,这是创造勇气的阶段;13-18岁是白银时期,这是学习观念设计和创造方法的升华期。在王丽娟看来,通过“速成补习”或许可以获得第二阶段的理念和方法,但是第一阶段恰恰是最珍贵的时期,也是孩子们收获灵气的阶段。
若曦从小就来到丽娟教育,在这里浸润8年后,她到了高中升学阶段。妈妈害怕孩子“不走寻常路”的艺术学习路子不利于她在升学竞争中脱颖而出,硬是将她转到传统的高考艺术补习班。结果若曦不适应,放弃学艺术。后来她打算升学海外时,靠着从小在丽娟教育积累起来的“底子”,做了作品集,成功被世界顶尖艺术院校帕森斯服装设计学院录取。更令人欣喜的是,入学后,她成了明星学生,不仅自身功底强,还经常在学校里给其他同学启发和灵感。教授惊讶地说:“你已经超越了我的想象!”。如今,她已经是一个有着5.1万粉丝的“小红书”时尚博主。
▲若曦在丽娟教育的综合材料和绘画创作
在丽娟教育上海校区的墙上贴着一张“课堂公约”,要求学生“不许说自己的作品难看,也不许说别人的作品丑”。王丽娟告诉顶思,这是尽可能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受鼓励的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艺术创作的安全感。“大家经常用‘画得像’来评价孩子,然后选出最像的一副作品贴在墙上,画得不像的就会受到同学的歧视和嘲笑。我们要打破‘画得像’的传统思维。所以来到丽娟的孩子要先松绑,让孩子们敢去做自己,无限发挥想象力。”
另外,丽娟教育的孩子不考级不比赛。王丽娟回忆,曾在艺术院校里担任评委,要在一上午的时间从几万幅作品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这让她感到举步维艰。“到底拿什么来评价孩子呢?一幅画,如果都不了解孩子的创作背景,没和孩子们沟通过创作的心路历程,怎么能评出一二三等奖呢?获得三等奖的孩子甚至没评上的孩子觉得自己不是搞艺术的料。艺术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最后,王丽娟把最不像的一幅画评了一等奖。自此以后,她就不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大赛,丽娟教育也不带着孩子参加比赛。王丽娟始终强调,艺术没有标准,它就是一个自然流淌出来的自我被看见的过程。
但是学习经历少不了最终的评估环节,在丽娟教育,孩子们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被评价——展览和拍卖会。每一次展览也是一个PBL项目,孩子们自己设计展览主题,动手布展。每一位完成作品的学员还要公开讲述自己的作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每三年还要举办一次艺术大展,和国内知名画廊美术馆合作。随着丽娟艺术教育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受到认可,还有知名画廊主动提供免费场地,展出孩子们的作品。在上千平米的空间里,孩子们的作品如同一件件珍品得到充分的展示,让观众们驻足欣赏,孩子们觉得自己就是真正的艺术家,自信大大提升。
▲丽娟教育的学生展览
每年圣诞节,丽娟教育还会举办圣诞节拍卖会。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十三届。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成为竞拍者。还有的小朋友非常喜欢学长学姐的作品,会和爸爸妈妈一起竞价。拍卖会完全按照国际标准拍卖流程,孩子们体验到了从创作到装裱再到拍卖的整个艺术链条,亲眼看到了如何将创意转化为具有实际价值的艺术品。在竞拍前,孩子们的要阐述自己的作品内涵,有的孩子甚至通过自己的精彩阐释,让作品价值翻了几百倍。王丽娟回忆,第一批参加拍卖会的孩子如今已经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等知名学府。
结语
在丽娟教育,孩子们不仅是在学画画,学艺术创作,更是在被鼓励通过艺术成为有想法、有行动力,有情趣和审美的人,在艺术教育中感受到“爱”,这样才能成为赋能他人的人,而这些正是AI时代极为稀缺的品质。
作者 | Lyra
图片 | 由丽娟教育提供
2024年丽娟实验艺术8月、
9月探校季即将开启~
北上深杭8家校区均可报名!
如果您也对实验艺术充满兴趣,
希望带孩子亲身体验3小时的专业创作,
感受反常识的顶尖艺术课堂,
关注【顶思】公号,回复【丽娟教育】即可预约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