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临近,2024年国际学校行业的“新生代”们正在蓄势待发,进入开门迎新倒计时!根据顶思的不完全统计,尽管内外部环境依旧挑战不断,2024年全国14座城市将迎来26所国际化学校,较2023年增幅显著扩大。此外,各地国际学校新动作不断,开新课程,开新班型,获得新认证……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活力,一扫此前各种“关停”“暴雷”的阴霾,给行业发展带来新期待!
在起底2024年新建国际学校之前,先简单回顾下上个月刚出炉的2024年上半年各项宏观数据——
7月11日,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 2024 版》,其中的中方案预测数据显示,中国2024 年的出生人口预计为 882 万人,对比2023年的全年出生人口为902万人。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中国经济“半年报”,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1.7万亿元,同比增长5.0%。呈现出总体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特点。同日,国家统计局还发布《2024年1—6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2529亿元,同比下降10.1%。
7月22日,财政部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913亿元,同比下降2.8%。
8月2日,民政部官网发布《2024年2季度民政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343万对,同比减少49.8万对,离婚登记127.4万对,同比减少4.3万对。
……
全球经济下行,国际形势多变,复杂的外部环境让国内发展持续承压。在这样的背景下,2024年国际学校行业能取得26所新建校的较大增量显得更为振奋人心。根据顶思的不完全统计,将各新建校的基本信息整理如下:
*顶思手动整理,如有错漏,敬请指正
纵观2024年新建校,除了数量上的较大涨幅外,2024新建校也呈现出如下新变化趋势——
从区域分布来看,新建校进一步集中于东部区域,26所国际化学校中,22所处于东部地区,占比较2023年进一步上升;
从城市分布来看,今年北京和深圳增量显著,两城分别增加了6所国际化学校,对比去年,办学较为活跃的城市则为上海和广州,两市分别增加了4所和2所。
从学校类型来看,国际化特色民办学校依旧是主力,占比近七成,其次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5所新建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中,4所均是面向港澳学生,地域上聚集于粤港澳大湾区,除了广深两大热门城市,佛山和珠海也各迎来1所港澳子弟学校;
从开设学段来看,和以往热衷于建设K12 一贯制国际学校的趋势有所不同,2024年,独立高中学段的国际化学校成了2024年的建校热门,占据了全部新建校的半数。而在全部新建校中,高中学段的开设比例为85%;
此外,国际学校的渠道下沉似乎再现端倪。在前几年的建校高峰时期,二三线等下沉市场曾贡献不少增量,而在政策收紧后,办学阵地回归一线和新一线,不过今年黄石和枣庄等非热门城市,同样迎来了新校落地,并且均为国内优质的国际教育品牌扩张办学。
另一方面,作为新建校热门城市,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下北京、深圳和上海的建校情况。
北京:
从城市上来看,北京的新建国际学校数量最多,达到了6所,创造了近5年的最大增幅,多所学校均为此前三年行动计划中的规划学校。6所学校多集中于高中学段,其中5所位于主城区(朝阳、海淀2所,西城1所),1所位于远郊的怀柔区。
在学校性质上,北京新增的5所学校中,3所为公立高中新增的国际课程项目,3所为民办国际化特色学校。各学校均实力不俗,背景深厚。
以3所民办学校为例,北京市仁泽高级中学是寸土寸金的西城区第一所营利性高中,也是金融街教育继“正泽”“润泽”“惠泽”“承泽”后,最新打造的基础教育新品牌。北京市朝阳区燕京实验中学坐落于“国际交往新主场”的东坝片区,由北师大实验原校长牵头,是一所完全中学。北京市海淀未来学校则为北京市十一学校联盟校之一,坐落于中关村东升科技园,是一所12年制的民办非营利国际化学校。
深圳:
作为国际教育高地,深圳在2024年同样新增了6所国际化学校。但有所不同的是,深圳的6所国际化学校中,4所为国际化特色民办学校,2所为主要面向港澳学生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6所国际化学校分布于大鹏新区、光明区、南山区、龙华区、福田区五区,其中南山区两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贝赛思在深圳“连落三子”,分别是一所K12双语学校和两所幼儿园。加上此前的深圳贝赛思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深圳市福田区贝赛思学校,贝赛思集团在深圳市的南山、福田、光明三区已坐拥5个校区。
在大湾区加速融合背景下,深圳2024年不仅有两所港澳子弟学校,新建的育华高中同样开设了港澳部,提供香港DSE和华侨生联考两大课程。
上海:
2024年,上海迎来浦东新区民办籽奥高级中学和民办克勒外国语学校国际部两个国际学校项目。两所学校均为高中学段,籽奥高中由教育界泰斗原包玉刚实验学校总校长吴子健先生创办,并担任总校长、理事长;民办克勒外国语学校则是上外附中曾经的姊妹学校,2024年与英国高尔中学合作开设了国际部A Level班。
除了上述两校外,2024年,上海还将迎来青浦世外高中落成,金瑞学校新增设高中课程。以及上海领科和圣华紫竹两大热门国际学校建设新校区的消息,其中,上海领科新校区落地松江区佘山镇,设75班,共3000人;圣华紫竹新校区总投资超18亿,将构建小初高K12教育集群。
尽管当下市场环境仍有不确定性,但优质教育品牌仍旧在积极扩张,如贝赛思、阿德科特,以及光华、康桥、金融街、二十一世纪等,通过多地办学实现了多校运营,渐渐连点成线,形成学校网络,收获了不错的办学口碑。同时,优质教育品牌的跨区建校,也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提升地区教育质量。
而除了上文提到的26所即将开门迎新的国际化学校,我们也时常能在顶思的文章中看到多所明后年将投入运营的国际化学校——
针对当下国际化学校的积极建校,长期关注国际教育行业的顶思创始人马晓平认为,尽管近期中国国际学校行业面临一些负面信息的挑战,但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依然迎来了26所新开国际学校,这无疑彰显了市场对优质教育的持续需求和信心。事实证明,国际教育仍然是一个充满活力、潜力巨大的行业。教育市场的动态发展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新机遇。
马晓平说,对于投资者和从业者来说,这是一个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和战略的良机。鼓励大家在此时保持乐观,积极投入,通过提升教学内容和教育质量,打造更具特色和竞争力的教育产品。在当前市场环境里,唯有坚持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赢得家长和学生信任,实现可持续长远发展。
未来的国际教育市场将更注重内涵式发展,只有在创新、专业和卓越方面不断突破,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只要坚定信念,迎难而上,国际学校行业必将在新的市场环境中焕发更为强劲的生命力。
作者 | 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