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中国国际学校“出海”新契机闪现:这个神秘国度“精英”“新贵”崛起
来源:顶思公众号 | 作者:Zoey | 发布时间: 2024-12-31 | 250 次浏览 | 分享到:


“精英“新贵”阶层的崛起必然带来国际教育迅猛发展。眼下,又一轮出海办学新契机正在显现。神秘却不陌生的越南与中国、老挝、柬埔寨接壤。这里有着社会主义政治背景和殖民地时代的人文历史痕迹。随着芯片巨头英伟达在越南河内开设人工智能研发中心,越南经济结构正朝高端制造业发展。这是否会刺激越南国际教育发展?中国国际学校出海越南办学是否有前景?


前段时间,从越南考察归来的雅力教育集团总裁胡靖向顶思分享了所见所闻。揭开了越南国际教育的神秘面纱。


作为“出海办学”先行者,雅力教育集团创办于2011年,基于“扎根中国布局全球”的理念,发展至今已成为集K12教育、国际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教育集团。2017年投资并购英国两所百年学校阿德科特学校和米德尔顿公学。目前该集团举办的国际学校、国际课程中心及幼儿园遍布英国、中国上海、杭州、苏州、合肥、武汉,以及马来西亚等地。在马来西亚开拓东南亚市场后又将目光转向越南。


01 1亿人口,80所国际学校:松弛感遇上活跃期


众所周知,越南有着“民富国弱”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越南的人均GNI排名为第130位,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根源在于政府财政资金的相对匮乏。政策上更注重就业,让老百姓有钱花,整体越南民众呈现优雅、松弛、快乐生活的状态。


而另一方面,越南社会贫富差距较大。通俗地说,富裕阶层和低收入群体两极分化,而“中产”家庭相对较少。1986年起,越南实行革新开放政策以来,越南社会中富裕阶层迅速崛起,财富积累速度加快。越南在过去一二十年当中大量吸引外资,包括日韩及中国台湾地区企业。最近5-10年,大量中资企业来越发展。这一批在越南高速发展的企业衍生了一批具有高经济消费能力者,包括企业主和中高层管理者。“精英”“新贵”“高知”群体的崛起也催生了当地国际教育的高速发展。


以胡志明市为例,核心国际学校集中在二郡和七郡,二郡类似传统老城区,七郡类似高新区。这两个区域的学校密度极高,甚至出现了联排七八所的景观。有的学校规模可观,达到1500-2000人的规模。说明越南国际教育经历了高消费的洗礼,并非从零开始。


越南国际化学校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类是按照国籍划分的国际学校。越南国际学校定义和中国有所区别。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学校又称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这些学校需要持有外籍或者港澳台籍身份。而在越南,只要学校生源中本地学生不超过一半,那就符合国际学校办学标准之一。胡靖发现,越南国际学校市场相对活跃,学生一半是当地学生,一半是来越南投资的企业家子女。


另外,越南还有双语学校,这类学校提供英语教学,并结合另一门外语作为教学语言。这类学校不一定开设国际课程,但以英语特色为主,旨在为越南学生提供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准备未来的国际交流和学习。越南本土还有政府运营的公立学校以及由民营资本举办的私立学校,后者主要是为了缓解公立学校学位紧缺。


据雅力教育集团调研数据统计,胡志明市有39所国际学校,河内有27所,全越南共有80所国际学校,此外还有60所双语学校。考虑到越南人口是中国的1/14,这一学校数量显示越南的国际教育已发展到一定阶段。越南的富裕群体非常富有,尽管中产比例尚未达到中国的水平,但这并不妨碍越南国际教育市场的活跃和宽广。


02 高速增长的教育市场,优劣势并存


越南作为东南亚代表国家之一,教育发展水平同东南亚其他国家相比如何?东南亚虽然被概括为一个整体,但东南亚每个国家都有独特性。以新加坡为例,尽管人口仅有几百万,但教育水平世界领先。马来西亚作为曾经的英联邦国家,经济稳定,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前列,并正在向发达国家序列迈进。马来西亚人均GDP早在十几二十年前就超过11000美元。其国际教育成熟度仅次于新加坡,作为亚洲国际教育高地,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求学。


相比之下,越南在高等教育、优质私立教育和国际学校方面有一定基础,但客观来说,真正优秀的学校较少。因此,胡靖认为,在越南办学相比马来西亚可能相对容易一些。尤其是随着英伟达等企业在越南投资建厂,越南经济朝着高端制造方向发展,经济转型将带来大批高端人才。这对国际教育的发展具有促进性。简单来说,马来西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而越南可以视为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


但是,越南办学也存在一定弊端,比如办学成本较高。胡靖解释,大部分学校会选择在胡志明市和河内办学,而这些城市的房地产价格远高于马来西亚,甚至与中国一线城市相当。另外,越南优秀的国际教师和本土教师相对缺乏,这对办学构成挑战。


03 “卷”和“鸡娃”尚未到来,出海办学新天地谁是赢家?


近年来,教育出海方兴未艾。比如世外教育在美国开办泉谷分校,阿德科特品牌开设马来西亚分校。那么,越南是否是中国教育出海的理想胜地?胡靖认为,这需要考虑学校类型与目标市场的匹配度。学校出海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逼出去、卷出去和闯出去


逼出去:这类学校可能因为国内政策限制,如中国的双减政策,被迫寻找海外市场,以继续扩大其教育服务。


卷出去:这类学校可能在国内面临激烈竞争,考虑到相对落后的国家可能存在机会,因此选择出海。


闯出去:这类学校具备强烈的出海动力,勇气和能力,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对目标市场有深刻的理解和本土化发展的能力。


第三类模式“闯出去”是胡靖比较推崇的。他认为,全球化的本质在于本土化发展。对于中国国际学校而言,出海办学的前提是具备强大的办学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缺乏这些要素的学校可能不适合出海,而应专注于国内市场。


在海外办学,学校需要具备强烈的意愿、能力,以及更重要对当地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本土化落地的能力。例如在河内和胡志明市,文化差异显著,对国际教育的需求也不相同。如果从升学出口看,胡志明家庭向往欧美学校;河内则偏向相机比偏高的地区,比如中国台湾地区、日韩等地。从目前来看,越南当地把留学等同于移民机会、工作机会,是一场镀金之旅,整个社会还没出现类似中国家庭的“卷”和“鸡血”。当前,越南家庭考虑国际学校主要考虑学费、办学历史及稳定性、学生是否有更好的英语环境,对升学指标要求较为淡薄。


从其他成功案例中也能获得类似的启发。香港新华集团是越南颇有建树和影响力的集团之一,其营业范围包含房产、生鲜、咖啡、食品、教育、金融等方方面面八大板块。该集团在越南建国前,就进入越南市场,由于在当地浸润了相当长的时间,它对当地市场、人文、商业模式很了解。核心班底采用越南精英阶层,他们会讲英语,中文流利,对跨国的文化认知具有相当高的水准。所以对本土化的认知和全球化人才梯队的建立是成功出海的关键。


04 国际学校、中文教育、教育科技都将成为风口


从横向上对比,越南国际教育水平与中国相比仍有10年差距,无论是教育理念、升学成果还是对当地师资团队的培养。胡靖说,看中国国际教育发展,早期是清一色的英美澳加等地的外国人当教师,这十几年越来越多本土化精英人才成长起来在中国国际学校承载高级管理者和教学核心团队成员。真正的国际教育不是把外国的教育直接拿来用,而是一套国际标准来到中国后和本土的人文文化、人群特征、国情制度结合在一起,然后由本国人完成教育的过程。所以,中国国际学校在办学水平、国际教育理解和优秀学生培养能力方面具有领先优势。那么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在越南发展的机会,是每个学校和教育集团面临的挑战。


对于中国国际学校在越南办学的前景,胡靖的回答是肯定的,但需要强调的是,只有对全球化有充分认知并具备强大实力的教育者和办学者,才能真正把握这一前景。


除了国际化学校,越南的中文教育和教育科技领域也存在机会。从当地收入水平上看,从欧美国家留学回来到欧美公司就业,大学毕业生薪资可以达到接近1000美金;具备中文能力,到日韩企业或者中资企业就业,薪资可以达到800美金;而本土大学生薪资差不多是500美金。因此在越南,学英文早就成为中国中产阶层以上家庭的基本认知。而这几年真正热火起来的是“学中文”,随着中资企业在越南开厂布局,非常需要既懂越南,又理解中国的高级管理者。企业既会去招聘中国的海归派到越南去,也会招聘越南的学生去中国留学或者学习中文。所以越南人以学中文作为给职场加分升职加薪的重要工具和法宝。这就给中文教育的发展带来机会。而双语人才,既会英语又会中文,这样的人才就更加稀缺了。


教育科技在越南机会也很大,比如数智化的教育科技场景、学校管理的应用系统等,做成国际版本也很有市场。在未来三年,随着越南经济高速增长,富裕阶层数量增加,可能会延伸出高端留学服务,主要目标是针对美国顶级学校申请。


如今越南经济朝着高速方向发展,城市里的年轻人神采奕奕,眼里有星辰,这群人或许会成为向往国际教育的家长。所以,去越南发展教育将是一场实现国际化教育初衷的希望之旅。


作者 | Zoey

图源 |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