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女神节,听10位巾帼校长“喊话”两会代表!
来源: | 作者:顶思 | 发布时间: 2019-04-19 | 412 次浏览 | 分享到:

今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顶思先向所有女性同胞以最诚挚的问候与祝福,祝大家女神节快乐!


正值两会召开时,顶思向国际教育圈10位女神校长发出了同一个问题:作为国际学校掌门人,对于民办学校管理政策和发展环境,您有什么想对两会代表和行业同仁们说?

来听听,这些女神校长如何为民办教育发声!





陈舒 
上海闵行区万科双语学校校长


今年两会,代表们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一国策建言献策,我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事业,既要保障每个孩子受到公平的教育,又要提供能满足孩子个性与特长发展的选择性教育,民办学校属于后者。

民办教育之所以受到家长的热捧,是因为民办学校满足了家长不同的教育需求,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师生关系、学生评价等诸多方面为家长提供了多样化的、有特色的选择性教育。

李克强总理在工作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切实把宝贵的资金用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

我认为李总理所说的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仅是指公办教育,而是包括民办教育在内的公共教育。我希望两会代表能就国家教育资金如何用于民办教育的发展、民办学校招生自主权等方面有更多实质性的提案。




高薇 
新东方国际双语学校校长


民办国际化学校走过了十几年探索之路,日趋成熟,培养优秀的中国年轻人应该是中国国际化教育的使命。

无论教育风云如何变化,民办国际化教育的举办者需要坚守教育的根本目标,具备以不变应万变的定力深耕细作。

民办国际化学校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会更高,功底深,见识广,敢创新,更包容,这些是选拔和培养民办国际化学校教师人才的几个核心要素,也应该是办学者的着力点。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民办国际化学校拥有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因而培养出了学贯中西、德才兼备的中国年轻人。




龚德辉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校长


无论公办教育还是民办教育都是中国教育的组成部分,都要自觉的贯彻国家的教育发展大计并承担振兴教育之责任。

民办教育的发展旨在提供差异化有特色的选择性教育,尊重家长和学生的选择自主权和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是民办教育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正因如此,我们希望在新《民促法》落地后,能进一步健全有利于民办教育发展的法制环境,细化明确地区性实施办法,让民办教育在培育国家的栋梁之材和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作出更大的积极的贡献。



华晓杭  
苏州工业园区海归子女学校总校长


四个现代化基本已经实现,教育现代化迫在眉睫。

中国教育现代化到底走向何方,国际教育由于中国又会如何演变?

这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也给我们这一代人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大舞台。

望同仁们把目光投向远方,不要拘于自己的三分自留地,要着眼于为全世界的未来设计教育。

未来就在我们脚下,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和平、礼、尚、德、幸福。



雷冬冬  
上海光华学院 校长


“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政府和国家的教育理想,但也是一个非常难以实现的世界性难题。

尤其在中国,一方面需要保证贫困地区的孩子有学上,优质的教育资源惠及到欠发达地区;同时又要满足中产阶级对素质教育的诉求;国家发展对精英人才的渴望。

要想平衡好不同家庭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只有让公办和民办教育担负起不同的社会责任。

公办教育重点在解决教育的公平问题,而民办教育可以提供一些多元化的选择。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满足社会各阶层对教育的不同需求。





刘舒婧 
大连王府学校校长


从国家的政策上来看,对于民办教育的重要政策主题是规范和发展。发展是目标,规范是手段。作为民办教育中的重要一员--国际化教育,我们在创办和运营学校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规范和发展的问题。

如何促进国际化学校发展?首先是要明确国际学校不是单纯的引进来,而是在立足中国的基础上,充分学习全球教育之所长,而做出的尝试和创新。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学校。对内要建设扎根中国的全球化学校,博采众长,融合发展;对外要扩大中国特色的国际品牌学校在海外的落地,弘扬中华文化。

其次,要明确国际教育的发展有一只无形的手,就是市场竞争、大众需求。

对于个性化、特色化教育的需求促使国际化学校在探索中发展。在大胆探索,积极创新的过程中,国际教育人也和政府、社会一样需要更为规范的办学环境、更为全面的支持。

加大在国际化教育过程中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鼓励或依靠国际化学校做课题研究、科研创新等,共同研发出符合国家意识、符合民族发展、符合世界人才需求,扎根中国、花开世界的中外融合创新特色教育体系,包含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教材研发等。 

与此同时,设立教育部、省市和县级政府针对国际化教育的督办、诉求通道。国际化办学中的难题问题共同解决梳理,创办符合社会需求、政策要求的学校。




卢慧文 
上海协和教育集团总校长、上海市政协常委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越来越内涵丰富。对下一代的教育期待,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再到“接受适合的教育、成为最好的自己”。

稳定的教育政策、良好的教育生态、多元的教育供给,是百姓的期待也是业界的盼望。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

希望两会代表委员能够多提顺应发展趋势、符合现实情况的意见建议,共同为民办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鼓与呼,希望社会各界珍惜和爱护来之不易的公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成果,集各方力量,共同助力下一代成长。




王芳 
上海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 校长


如何看民办学校的管理政策和发展环境?个人的观点是:规范管理、多元发展、支持为主,重点针对开设国际课程的民办学校管理政策谈一些建议:

1.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基础教育阶段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主要涉及“人员跨境、项目跨境和机构跨境”等三种形式,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存在的中外合作办学、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国际课程班均属于机构或项目跨境的表现形式。

在高等教育阶段,以项目/机构为载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确定的法规原则进行审批和管理,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在推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建议参照高等教育对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管理办法,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的方式,对基础教育阶段引入国际课程进行管理和规范。

2.随着高中普及化,新高考改革的大力且深入推进,高中办学模式必将朝向多元发展,特色发展,分类发展方向转变,在高中阶段,学术型高中、综合型高中以及多学制的职业高中必将在多地区得到大力发展和深入推进。

分类多模式高中必将代替目前的“高考型高中”而成为下阶段的重点探索课题。

以此为背景,上海可以高中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规范和引导现有开设国际课程的学校,更加深入的借鉴和学习国外优秀高中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探索有益于高中多元化办学特色的发展之路。

3.发挥公办高中中外合作办学的平衡功能,尤其在抑制市场无序,克服盲目发展,定位教育方向等方面的协调平衡器的功能,充分发挥公办高中中外合作办学对一般公办高中的辐射影响,对民办高中国际课程的平衡和适度调控作用。

这种平衡作用不仅在价格上,还在具体的办学价值取向上。





辛玲 
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初小部校长


希望教育部能针对学生管理工作,对教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奖惩制度制定更加明确、更加具体的条例并给予立法。

教育工作是说理、奖励和惩罚结合的高度技术性工作,惩罚同样是学生管理中不能缺失的一个环节。

特别是近几年,在民办学校、公办学校、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屡次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一、因为奖惩边界模糊,导致的滥用惩罚,甚至于虐童的情况;

二、完全放弃惩罚性手段,滥用奖励,甚至于用超额的物质奖励和特殊的许诺来换取孩子短时间内对教育管理的接受。

前者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后者误导孩子的价值取向;三、教师在教育的窘境面前将必要的惩罚环节推卸给家长,以“请家长”的方式呈现教育的无奈。

而大多数家长比教师更加不知道惩罚的轻重和尺度,脾气暴躁者对孩子的打骂侮辱并不少见。

基于以上情况,希望教育部能通过制定法律条文的方式,明确奖惩界限,让教师在管理学生的时候既能保障学生的尊严和权益,也能做到奖惩结合,有法可依,有理可据,有度可循。

针对虐童这一类问题,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希望以后在教师选拔、资格考试的过程中能引入针对教师的心理评估、加强对师德的考试科目,让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人格和道德层面都能成为孩子们做人做事的楷模。





赵新 
哈罗北京学校助理校长


2019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中国的教育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作为一个从教30年的教育工作者,我亲身体验和经历了中国教育的改革、变化和发展,从公办教师到民办学校的管理者,不仅角色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经历了不同业态的教育,体验到了民办教育工作者的坚持与坚韧。

我个人希望:

1.民办教育是公立教育的补充,为更多家庭和孩子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教育方案。各级教育管理者,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供更好的服务与支持。

2.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教师的素质和职业发展不仅关乎于学校的发展与成长,更关乎于学生的培养与发展。

大力加强民办教师的师资培训,列入各地教委的培训计划,有专项资金,专人管理,才是确实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硬道理。

3.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给予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例如学籍管理等。

*以上按校长姓氏字母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