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教育发展上,成都其实是全国范围内起步较早的城市之一。市内最早的国际学校为成都爱思瑟国际学校,建于1997年;而成都七中国际部,也是国内较早的公立学校国际部。
在20多年的发展中,民办国际教育也较为积极活跃,占据了成都国际教育市场六成的数量。
未来新建学校抢鲜看,气势逼人
根据顶思研究不完全统计,今明两年成都仍有8所学校建成开学,其中,双流区最多,为3所;龙泉驿区、新都区、武侯区、郫都区和成华区各有1所。
01
成都康礼·克雷格学校
学校地址:龙泉驿区洛霞路
学校规模:建设用地面积约115亩,一期建筑面积约9.3万平方米
投资规模: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
开设学段:幼小初高十五年一贯制
学位容量:该校由成都七中国际部与英国克雷格公学共同创办,采用中英文双语教育,打造一支中外教配比1:1的师资团队,中英教学语言配比1:1,实行小班教学,实行走班制和书院寄宿制。高中阶段,将开设IB、A-level、AP三大课程,打通升学课程全通道。
预计2021年开始招收首批学生,初期招生预计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段
02
成都狄邦肯思学校
学校地址:新都区石板滩木兰片区
学校规模:建设用地面积约123亩,建筑面积7.45万平米
开设学段:幼小初高十五年一贯制
投资规模:总投资6.7亿元人民币
学位容量:该校为英国国王学院学校与狄邦教育集团在中国开设的第三所合作校,师生人数比约为1:5,中外教比约为1:1。
学校拥有650人容量的大剧院、一个黑箱戏剧教室、50余个学科专用教室、400米的田径跑道和一座室内体育中心(包括奥运标准的游泳池,网球场、篮球场等)。
预计将于2021年9月开学。
03
成都高新区晟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学校地址:武侯区盛兴街
开设学段:幼小初高十五年一贯制
学校简介:该校为享有盛誉的英国圣保罗女子公学首所海外分校,秉承英国本校蓝本,践行其最佳教学方式方法,学校招收持有外国护照,或持有内地/大陆通行证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学生。学校为成都外籍家庭的3-18岁孩子(男女不限)提供基于纯正英国教育体系精髓,融合中英文化及全球视野的独特教育理念与课程。
2021-2022学年,该校将首先开放幼小部幼儿园至三年级招生。幼小部课程以英国国家课程(英国国家早期教育、关键阶段1和关键阶段2课程)为基础,同时融入英国母校教育理念,旨在通过沉浸式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对学生的独立性、好奇心及创新思维展开全方位的培养。
04
华通成爱思瑟学校
学校地址:郫都区德源镇静园西路188号
学校规模:建筑面积8.5万平米
开设学段:幼小初高一贯制
学校简介:该校由成都华通成教育集团创办,与美国爱思瑟教育集团强强联手。课程方面,实行跨学科融合,在开设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融合STEM、营地生存、戏剧表演、游学世界、JA课程等,高中阶段开设和CAP和AP课程。
预计将于2021年9月正式开学。
05
成都威斯敏斯特学校
学校地址:双流区牧马山片区
学校规模:占地面积约12万平米,建筑面积13万平米
开设学段:托幼小初高一贯制
学位容量:威斯敏斯特公学是英国最著名的九大公学之一,成都威斯敏斯特学校是威斯敏斯特公学近900年来在海外发展的第一所学校,针对1-18岁学生提供早幼、义务和高中三个阶段的双语课程。幼儿阶段(1-5岁)采用英国EYFS幼儿发展体系;义务教育阶段将中国课程、地方课程、国际课程的深度融合,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高中阶段将采用IGCSE和A Level为核心的国际课程,尤其重视学生英文水平的提升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初中和高中部将以英式的寄宿学院制来运营,每所学院楼容纳约60名学生。
原定于2020年开学,但一度延期,顶思通过最新消息了解,该校目前的开学时间为2022年9月。
06&07
成都贝赛思国际学校、成都贝赛思双语学校
学校地址:双流区生物城中路,两校一址
学校规模:占地面积100亩
开设学段:幼小初高一贯制
投资规模: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
学位规模:贝赛思国际学校600个学位,贝赛思双语学校1000个学位
学校简介:该校由爱圣国际教育集团和美国贝赛思教育集团合作创办,是贝赛思在中国的第6所学校。一址两校:贝赛思国际学校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招收外籍和港澳台学生;贝赛思双语学校为民办双语学校,招收中国大陆户籍学生。校内建有共享的近1000m²小剧场、1200m²图书馆、450m²黑匣子、1500m²食堂、4500m²体育馆、2个200-300m跑道的体育场。
计划于2022年8月底开学。
08
渥太华国际学校
学校地址:成华区迎晖路与中环路锦绣大道段交叉口西南侧
学校规模:总占地面积77亩
开设学段:幼小初高一贯制
学校简介:由成华区与加拿大渥太华教育局合作共建,学校性质为公立。在共建合作方面,双方进行了学校冠名,中学、小学、幼儿园分别冠名“成都渥太华中学”“成都渥太华小学”“成都渥太华小学附属幼儿园”;双方还将进行课程共建,开设融合中加特色课程,加拿大方面派教师来校任教。
计划2021年建成,建成后将移交成华区教育局举办为公办学校、幼儿园,预计2022年投入使用。
成都十年,大阔步的国际化提速
顶思研究梳理发现,本世纪的前十年,是成都城市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十年:
GDP从全国13名跃升到第七名;
地铁里程从0挺进“500公里俱乐部”,仅次于京沪;
城区扩大1倍,成为除北京外第二个修建“六环”的城市;
蓉欧班列开行全球24个城市,数量领先全国。
成都的国际化也一度成为了东部城市学习的标杆,青岛、宁波等城市纷纷借鉴其发展经验。
●高度重视国际化建设主题。围绕“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目标,成都坚持“全域开放”战略,着力推动交通通信枢纽功能、国际交往功能、宜人城市功能的国际化,并明确了每年国际化建设的主题。自2012年起的近10年里,成都相继开展了国际化窗口建设年、国际会展突破年、国际交往拓展年、宜人环境提升年、国际品质优化年等主题行动。
●高度重视展会的影响力。近年来,成都先后承办了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中德对话论坛、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等高规格的国际展会活动。而未来的世界大学生夏运会和2025世界运动会,也将让成都惊艳亮相世界舞台。
●高度重视国际化与本土特色文化的融合。注重打好熊猫、川菜美食、青城山—都江堰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等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牌,推出了全球海选熊猫守护使者、大熊猫生态旅游节、成都国际旅游美食节等系列活动,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称号,有效提升了其城市吸引力和辨识度,实现了国际化现代化和民族化本土化的有机融合与高度统一。据万事达卡世界旅行目的地指数显示,在2009年至2016年全球国际入境过夜游客数量年复合增长率最高的20个城市中,成都位列全球第二。
而在构建国际教育生态方面,成都也是不遗余力的。
2016年,成都本地教育集团——成实外教育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国内较早上市的教育集团。
2019年12月,成都市印发的《促进民办教育健康规范发展的若干措施》,从筹资、用地、审批登记、税收等方面对民办国际学校给予鼓励和引导。
2020年12月,成都市印发的《成都市特色化校名命名导则(2020年版)》,对国际学校的管理可谓细致深入。
2021年4月,成都举办2021年国际理解教育大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理解教育联盟正式成立,成渝两地共有近200所学校加入联盟,其中不乏成都七中、石室天府中学、成都蒙比利埃小学、成都霍森斯小学等知名国际学校。
整体而言,如同广深之于华南,沪苏之于华东,成渝这一对西南“双子”,同样构筑起了西南一方经济的脊梁。规划中的成渝第二高铁,不仅拉直了两地的通行距离,更是拉近了合作交流。而成渝经济圈的发展,也必将让天府成都这个西部崛起中的国际教育新高地,在未来国际舞台上开启新姿势。
关于西部成都,关于成渝国际教育,您有什么观点和看法,欢迎评论区来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