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思学苑

TOPACADEMY


 
25年前践行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如今这所学校走在国际教育的前沿
来源: | 作者:茱莉 | 发布时间: 2021-10-09 | 841 次浏览 | 分享到:

迈向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和平崛起的步伐越来越快,需要越来越多掌握多门语言和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走向国际担当重要角色。作为国际学校,如何培养学以致用的国际化人才走向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


今年已经成立25周年的北京王府学校,坚持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复合型精英领袖人才,与国内外优质教育全面接轨,为莘莘学子持续搭建广阔的成长舞台。正是这种远见卓识,王府学校始终走在国际教育前沿,不断刷新自己的发展历史。


文 | 茱莉

编 | Chris_guo


国庆节前夕,9月28日,北京王府学校迎来了25岁生日。在适逢党庆百年和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的重要历史交汇点,学校举行了隆重的25周年校庆。



从2003年经北京市教委批准首家中外合作制学校,到课程改革的试验示范,再到试水海外办学,王府学校不断推进国际教育的新发展路线。25年矢志不渝,接轨国际教育,坚持国际国内教育融合发展不动摇,并敢为人先引领教学新模式,是这所学校走到今天的关键。


但在此次校庆上,北京王府学校总校长王广发却说了一句很质朴的话:“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


01

从探索“公办民助”到迈向国际教育


1995年10月16日,北京景山学校王府分部举行开工典礼,一片荒地被绿树红砖取代,王广发成为“公办民助”办学模式探索第一人。


当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专门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三个面向”对王广发触动很深。他说:“邓小平同志的这三个面向是为景山学校提出的,更是为全国学校吹响的‘进军号’。”


在“三个面向”的鼓励下,王广发决定把目光投向未来。90年代初,改革开放步入到新的阶段,面对教育这一宏大课题,他敏锐地意识到:国际化和全球化汹涌而来,势不可逆。


与此同时,他看到了家长和社会对多元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开始考虑申办国际教育,并在2002年着手申办王府学校。”王广发回顾说。


2003年,王广发创办北京市首家中外合作制学校——北京王府学校。在他看来,“教育一定要与世界先进教育接轨,人才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因此,他给这所学校的定位是:立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接轨国际先进理念,培养学识与能力俱佳、中西文化融通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复合型精英领袖人才。


在那个年代,市场上已有一批民办国际学校风生水起,涌向时代潮头。但王广发对于投身做教育的初衷,有着自己的坚定信念。他表示,企业家首先应该具备家国情怀,一个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之后,回报社会最好的方式就是投身教育。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王广发能够在创业起初时就立足办教育,需要的正是理想、信念与情怀。


在这个办学理念下,王府学校从当初的“公办民助”,逐渐发展成为涵盖幼、小、初、高15年一贯制一体化的领先国际化学校,在大连、成都、山西等多地开设分校,并在美、英、法等多国开办分校和办事处。


到今天,王府学校培养出来的学子已遍布全球,每个著名高等学府都有来自王府学校的骄傲:牛津剑桥,有往届王府校友毕业的痕迹;常青藤名校,有刚进入校园就读的王府毕业生的身影;英、加、新、澳,有王府学子笃学勤思的印记……


回顾25年的办学历程,王广发当初的决心及理念,不论是前瞻性、责任性还是社会性,都极富远见。


就在王府学校25周年校庆活动的前一天,王广发获得了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北京市委宣传部和首都文明办主办的大型人物评选“北京榜样”称号。


02

培养全球胜任力的人才,走上国际舞台


大国崛起,离不开国际化人才。


近些年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遗憾的是,我们在各个国际机构、组织中的总体任职人数仍然不多,比例不高,出色的国际人才储备量亟待提升。


王广发非常关切这种现状。


他举例,“拿外交来说,作为外交学院的董事,我曾经提过:按照发达国家外交人才的比例,我们还差25万相关人才。美国3亿多人口,在全球的外交人才多达近6万人;而我们国家14亿人口,这方面的人才不到2万——过去更少,不到1万人。这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渐提升的大国地位不相匹配。”


究其原因,正是人才培养标准尚未跟上时代的步伐。


“我们亟需培养更多精通三种以上语言、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精通跨学科知识、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王广发坦言。


他特别强调,为了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我国应当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力,具备国际交往能力和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实践“站稳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的教育思想。


为培养这方面的人才,王府学校专门开设“青年外交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所谓青年外交官,就是培养爱祖国、知世界、精外语的高中学生。该课题依据高中生特质,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课程体系顶层设计、课程内容开发实践、国内外交流活动规划和评价机制健全等方面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例如:课程采用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 项目式学习法,把一个个具体的英文演讲挑战浓缩为一个个课题,让学生在课题里动手探索,思考交流,学习输出。



法学博士出身的王广发校长,还一直呼吁要加强国际法学人才的培养。


和外交人才类似的,我国国际法学人才现在也很少,在2019年“腐败与恐怖主义的全球治理”国际研讨会第三届反腐败追逃追赃国际论坛上,王校长就提出要尽快接轨国际法学人才的培养标准。


他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走向国际,缺少规则意识和法治思维是不行的,“我们要以全球合规治理的格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多种语言、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知识结构复合型法学人才,让他们走上国际舞台,成为国际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


事实上,王府学校在这方面积累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早在2003年,王府学校就率队前往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交流访问,与各大学的法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推行“法治思维进校园”活动,创新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方式,让孩子从小就树立法治意识,培养法治精神。


如今,历经25载风雨兼程,王府学校的教育内涵日益丰满。


在王广发的带领下,王府学校与国际优质教育全面接轨,坚持培养具有胜任力的复合型精英领袖人才,为莘莘学子创建广阔的成长舞台,并在教育布局、师资建设、课程改革、国际交流以及科研创新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这其中,教育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都曾对王府学校的先进理念、先进思维、教学新模式以及考试测评标准等给予高度评价。


03

海外办学,到美国重组布什尔学院


一如邓公的前瞻指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国教育要时刻把握世界教育发展趋势,才能跻身于世界教育之林。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境外业务及境外工作人员不断增加。为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或满足海外华侨华人的教育需求,中国教育开始倡导“走出去”,自2015 年以来,中资收购海外教育机构的事件不断涌现,中国教育机构出海办学跃跃欲试。



王府学校25周年校庆上,发布了一份由南南国际教育研究院撰写的《中国海外办学现状与展望报告(2021)》。这份报告中,提到了一所位于美国的布什尔学院(Busche Academy),该学院是中国的教育集团在美国成功开办并自主运营的唯一一所国际学校,也是王府学校寻求海外办学的一次大胆试水。


据了解,布什尔学院前身为嘉汇美国布希学院,由大连嘉汇教育集团于 2014年收购切斯特学院(Chester College)后创建,位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切斯特市。该校占地面积约70英亩,现有地上建筑6栋,可容纳学生500人。


布什尔学院在成立之初,规划定位为以招收中国初高中学生为主的留学预备学校。2016-2018 年,布什尔学院没有开设长期来校留学项目,而是以举办短期夏令营及培训项目为主。


2018年,北京王府学校对嘉汇教育集团进行了收购重组,同时对海外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与定位。重组之后,北京王府学校结合自身国际化办学优势与战略,将布什尔学院的定位调整为“海外中国国际学校”,即面向全球招生、升学出口多元、提供多种课程体系、融合中西方办学理念与特色的国际学校。


据介绍,今年9月,布什尔学院已经正式开学,现有6-9年级注册学生90人,包括美国本土学生70人、中国校区双学籍注册学生20人。受疫情影响,校区现在读学生约70名,均为美国本土学生;而双学籍注册学生则采取远程授课方式学习。


▶ 在办学理念上,布什尔学院秉持法政教育“中西合璧”的国际化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复合型精英领袖人才为使命,以多元包容的理念促进国际教育发展。


▶ 在课程设置上,布什尔学院依托北京王府学校全面、完善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IB、AP、A-Level 等课程体系选择,同时加入中国语言文化、中国概况、体育、艺术等多样特色项目,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 在升学出口上,布什尔学院力争做到真正的国际化,在满足学生申请欧美大学的同时,成为海外首家为外国学生本科阶段来华留学提供准备的基础教育学校。


目前,从运营情况来看,第一年正式开学且在深受疫情影响的当下,布什尔学院能够招收本土学生70余人,已经算不错。作为国内首批国际学校之一,北京王府学校丰富的办学经验为布什尔学院成功开办奠定了基础。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布什尔学院转型后的良好开端,为中国国际学校海外办学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然而,从整个行业来看,在中资海外办学循序渐进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学校未能顺利开办。上述报告显示,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导致大量海外合作项目暂停或搁浅,给海外办学带来了巨大影响。


未来,中国国际学校走出去仍面临诸多挑战与考验,仍需不断探索与创新,实现海外办学的顺利扎根。


(注:部分内容来源于南南国际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海外办学现状与展望报告(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