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思学苑

TOPACADEMY


 
顶思美国考察团:从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到中美教育领袖对话峰会
来源: | 作者:文 | Emily 编 | 王永倩 | 发布时间: 2019-04-19 | 1415 次浏览 | 分享到:

4月的波士顿还未抹去春寒之意,但思想的交融与碰撞却如春日嫩芽一般蓄势待发。我们的足迹踏过哈佛的教育学院和法学院,走进了马萨诸塞州优秀的公立高中和优秀私校。我们看到了提升学生21世纪综合素养的不同实践,也了解到中国小留学生们在海外的生活缩影和发展空间。


回顾两周的考察行程,每一次思想的碰撞都是最珍贵的礼物。特别是在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和中美教育领袖对话峰会上,嘉宾的侃侃而谈倾心分享,观众的思绪飞扬掌声徐徐,一切还历历在目.....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CES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Fernando Reimers

在哈佛中国教育论坛上,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Fernando Reimers作为主讲嘉宾,进行了主题为“我们应该如何实践21世纪的教育”的演讲。他认为需要发展全人教育,促进教育政策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并且创造和利用高效的工具来支持全人教育。


首先,发展全人教育为核心的课程设置对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在他所撰写的《21世纪的教与学》一书中,他指出很多国家的课程体系都含有相似的核心价值,比如个人管理、个人认知、社会价值和决策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将帮助孩子们拥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能力,这些也将使他们获取批判性思维,和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最终,孩子们将成长为自信、自律、主动的世界公民。


谈到促进教育政策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Fernando认为,在当今社会教师是教育发展中很重要的环节。我们需要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发展和培训,即professional development,从而帮助教师了解并且获得他们所需具备的能力。这个能力不仅仅是个人能力,更是可以影响学校整体大环境能力,也将影响着不同类型的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互动。


Fernando还强调,沟通是最关键的一点。只有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能明确前进的方向和前进的方法,才可以带动“改变”的发生!


好未来教育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张邦鑫


好未来教育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邦鑫就“中国教育科技的探索”和大家分享了好未来视角下的教育科技、教育创新和教育公平。


张邦鑫认为教育科技的探索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   家庭教育

•   学校教育

•   社会教育



在美国,教育科技一般发生在学校教育中。但是在中国,教育科技主要发生在社会教育中,因此更趋于回归学校教育。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东亚国家盛行课外辅导?张邦鑫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原因:


  • 科举文化。中国人重视学习,强调学习改变命运。在这种文化传统下,家长们格外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可以说,几乎不接受除了读书之外的任何其他出路。

  •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越快,成年人的竞争压力就越大。作为成年人的家长们对自己孩子的要求也就更高,希望他们有更好的更棒的学习成绩。

  • 人口密度。中国人口密度大,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依靠高密度人口发展起来的互联网科技也进一步加大了这种竞争压力。有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基本上每天都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看到有朋友正在打卡学习。这种极快的信息传播进一步促进了全民爱学习的氛围。


在“超负荷”的学习竞争压力之下,张邦鑫老师认为科技教育是一条出路。通过互联网科技这根杠杆,可以真正发挥好老师的作用。那么,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互联网科技的杠杆?好未来正在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进行。


  • 双师模式。所谓双师模式,即课堂有两个老师,包括主讲老师和课堂辅导老师。主讲老师的讲课技巧,配合上课堂辅导老师对学生的即时关注,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效果。

  • 人工智能AI科技。 好未来有一个魔镜系统,可以在课堂内实时记录每个学生每一分钟的举动,探测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参与度,进而反映出老师的授课能力。


AI科技在将来可以逐步代替主讲老师,进一步地解决教育资源的问题,而且在农村教育领域可以有更多应用。毕竟,经济是社会发展的速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度。通过教育科技也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缓解教育资源严重不平等的现状。

荷兰乌德勒支大学特聘教授Marijk Van der Wende,就“中国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开放融入”的主题和大家分享了她的研究成果。Marijk教授主要讲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全球化融入。



中国高等教育正在飞速发展并且在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它也面临很多挑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高等教育该如何在融入全球化的同时达到国家的目标,比如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当地的发展等等。


Marijk教授认为高等教育应该促进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包容性。同时,我们也应该努力培养世界公民和全球学者。她提出,在这种不断变化的全球背景下,地域政治事件造成了高等教育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在这种局势下,中国不再是一个追随者,而是一个全球化的新领导者。


Marijk教授还指出,中国目前的以下现状都有助于帮助中国重新定位,并成为全球化的领军人物


  • 中国有决心通过推出新的全球倡议“新丝绸之路”(或“一带一路”)项目,来恢复其在全球的中心位置。

  • 中国高等教育的市场正在蓬勃发展。目前中国共有3.3千万高等教育的学生,并且计划在2020年吸引50万国际学生。

  • 中国拥有世界第二大的教育投入。这些投资将成为中国技术创新的战略动力,是经济增长、地域政治和地域战略定位所需的重要基础。并且,继985、211计划后,中国新推出的“双一流大学项目”中也将产生重大的全球影响。

  • 中国在STEAM教育方面也领先于全世界。据莱顿2017年排名显示,中国在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和工程领域的影响占据了全球前50名中近50%的优势,几乎完全填补了每项领域的前10名。然而相比之下,中国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Marijk教授在最后的总结中表示,大学教育应为实现共同的全球目标提供共享学术价值的基础。即使国家政府关闭边界,或拉起墙壁,我们仍然需要开放。不仅为业务开放,也为对方的想法开放:思想开放、价值多元、包容和尊重。我们应该将世界各地的大学作为可以彼此公开对话的学习环境,作为个人和知识共享的学生可以成长的安全空间。



昆山杜克大学的刘经南校长认为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一个人从小学到完成大学,需要十五年的时间,读完博士,则需要更多时间。教育的长周期决定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未来一段时期内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他认为,教育效益的滞后性要求人才培养必须具有超前意识和预见性,必须高瞻远瞩地预测、规划和探索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要培养人才能够驾驭未知因素挑战的能力。


教育不能仅仅作为政治的工具,也不能只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工具。许多行业和职业将会消失,但是教育行业、教师职业不会因为新型科学技术的出现而消失。这是因为人类在历史的进程中学会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尊重。


作为一所中美合作大学,刘经南校长还介绍了昆山杜克大学是如何在培养未来人才方面进行教育创新和探索的。首先,是引进世界大学优秀的办学经验: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体系等;其次,是结合昆山杜克大学的地理优势,利用长三角地区的优质资源。


和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Fernando Reimers的理念相呼应,昆山杜克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有本民族文化之根的世界公民。为了这个目标,刘经南校长提出了五大能力的培养:


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想象是无限的;

沟通力:能跨界沟通,能倾听并且形成自己的判断,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创造力:具备创新思维,不断求新求变;

适应力:面对全球变化、社会激烈竞争和自然资源的枯竭,应学会适应、生存和发展;

领导力:通过观察培养提炼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在国际教育分论坛环节,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国际教育所包含的关键词:世界、情怀、可持续发展。从潜心培养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的年轻人的角度出发,同时也沿着21世纪可持续发展教育之路,探讨政策制定、学校开发与教师发展如何形成国际教育合力。

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院长特别顾问严正博士,就“做有世界眼光和中国情怀的学者”这一主题展开了演讲。严正博士主要讨论了美中教育之间的对比。


首先,从高等教育整体出发, 她表示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对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杰弗逊总统作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为美国人民提供了平等的教育机会,创建了公立学校体系,也提高了公立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她概括道,美国高等教育的优势在于:

  • 美国高校资金来源。在美国高等院校中,很多校友会在毕业后向学校捐款,表达他们对学校的关爱,以及感谢学校给予他们的教育。

  • 美国高等教育注重培养终身学习者和有责任感的公民,而这对应着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有五大关键词:责任、自强、贡献、独立、尊重。


严正博士在现场播放了一段BBC的纪录片Park Avenue: Money, Power, and American Dream。在影片片段中,我们似乎能够强烈地感觉到一条有形的街道制造出无形的教育差距。在这里,街一边的人接受着最优越的教育,而另一边却经历着巨大的教育缺陷。

严正博士分享的影片让笔者联想到教育和社会阶层流动这个国际学界热议的话题。就像罗伯特·帕特南在其著作《我们的孩子:危机中的美国梦》中体现的,在美国精英教育是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却也是一步步地让社会阶层日益固化。随之而来的,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给美国高等教育也带来了挑战。


之后,严正博士指出美国高等教育本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教授终身制限制了年轻学者的进入和发展、校园犯罪率不断上升、美国本土STEM方向学生数量下降而国际生的比例日益上升。相对应的,中国近30年在高等教育领域展现了很大的增长,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至2015年,中国已培养了3700万高等教育的在校生,成为了世界上受过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国家。而大学的毛入学率也从建国的不到1%,增长到2015年的4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全国财政教育经费逐年上升,为开展各项教育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但是,中国的高等教育也与美国高等教育一样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如人才流失、安全问题、学术诚信等等。严正博士认为我们应该做好基础研究,寻找中美教育在各自优势领域的平衡。同时,也需要增强自信心并有决心保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优势。



翊翎·未来教育投资基金合伙人王建利,从比较概括的角度分享了其对于“国际教育与中国教育创新”的看法和投资实践。


王建利博士从教育行业投资人的角度强调:教育将会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在目前阶段,教育处于一个临界点。为了达到中国教育的整体提升,我们需要同时汇聚三个方面:教育系统升级、家长态度和政策转变、技术提升。


王建利博士还提到,如果教育场景不改变,再好的技术也是助纣为虐。因此,他提倡创新教育,并投资了不同阶段的教育新型模式。其中包括小学阶段的一土学校,高中阶段的探月学院和本科、研究生阶段的昆山杜克大学。他同时还提倡跨行业的产品整合,将AI技术,IT和教育应用场景进行整合,将科技资源利用最大化。



Whittle School & Studios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美国华盛顿教育改革中心董事会成员,爱文世界学校董事会成员 魏克礼Chris Whittle和大家分享了“荟同学校是如何实现多元化全球化的世界学校”。


他表示,当下的校园多是单一的校园形式。传统单一校园学校的三个劣势:

  • 学校是孤立的

  • 没有“研发部门”(Research & Development

  • 缺乏人才


魏克礼先生希望能够构建一个全球化的创新校园,于是创办了荟同学校,致力于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国际化现代化理念的学校,联合顶级优秀人才,为孩子们提供面向未来的多元化知识。Whittle先生认为,不能满足以下四点,是不足够称为一所好的国际化学校的。


  • 优秀的专业师资魏克礼提到,学校不仅要广纳人才,严格把关选拔流程,也需要有专业的教师培训。

  • 具备全球素养的学生。全球素养包括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语言上,学校需要培养学生流畅的双语交流能力;文化上,学校需要提供国际项目,让学生有更强的文化适应能力。

  • 个性化的学校。学校需要给学生提供足量的咨询服务,倾听学生的声音和需求,同时还要有足够的测评数据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动态。

  • 具备设计感的成长空间魏克礼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有空间的局限,他们需要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更自由地学习,在跟不同空间的互动中提升创造力。


中美教育领袖对话

Sino-US Education Leadership Colloquium



MSSY会长、美国博睿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陈力超进行开场致辞,感谢中美嘉宾的到来,展望中美教育的紧密发展和相互碰撞。


德克萨斯州科技大学工程院院长、前NASA宇航员 Al Sacco Jr,就“如何打造一个全球化的未来”展开演讲。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Collaboration is better than competition.

  • Make them do it by themselves.

  • Learn more outside the class!And make it fun!

  • If you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 be an engineer, to change lives for millions  of people.


第一个论坛围绕高等院校科研和项目合作为主题。河北科技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教授徐永赞和河北工业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刘伯颖代表中国的高等院校发声。主要提到了中国高等教育非常希望可以和美国的高校进行科研合作,把好的项目引进中国,尤其是像雄安新区这个城市。从中国政府鼓励支持的角度,希望可以引起共鸣。


第二个论坛是关于K12学校的国际化发展和挑战。顶思代表团的曹旭东校长和陈实校长进行了发言。

亚加达国际预科学校 曹旭东校长(右一)南京实验国际学校的AP中美项目校长陈实(左一)


来自亚加达国际预科学校的曹旭东校长,讲述了IB课程在国际化教育落地中国的一些优秀实践,表达了希望可以和美国K12学校进行文化交流、学生互访交流的合作意向。


来自南京实验国际学校的AP中美项目校长陈实,讲述了美国AP课程在中国的落地,以及在课程发展、学生发展、文化交流方面的合作机会。


Norton Public School的学监Joseph Baeta讲述了国际化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交换生和交流项目,还有提升美国学生视野和综合素养的时代意义。他表示十分希望在学校开设中文和中国文化课程,正在寻找合适的老师。


来自Wareham Public Schools的国际教育主任Maureen Manning表示,要为来自美国比较贫困家庭的学生同样地争取国际化交流学习的体验。这对于“高贫”群体而言,意义可能更为重大。很多毕业生可能会直接选择职业学校或者工作,他们需要看到世界有多大,即使自己生活的家庭和社区可能并不是完美的,但是通过看世界,可以为他们开启另一扇窗,给人生另一种可能。


因此,他们每年都会学校提供部分资金来支持学生们出国交流学习,去往澳大利亚、阿根廷、中国等地。这些孩子们如果能够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对于未来人生的发展和职业选择也是意义非凡的。



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Alan NovemberWho Wons the Learning”进行演讲。

作为教育科技的领导者,他开创了November Learning教育平台,也指出教育的目的是要:

•   Learn to think

•   Bring back humanities


未来的社会需要能够进行复杂思辨能力的人,因为世界不再非黑即白,一切都是灰色地带,需要提炼出黑色的部分和白色的部分。而且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世界变化更快,特别是技术方面。因此,需要teach fundemental & creativity,才能更好地立足未来社会。


他还以互动的形式说明:在信息时代,信息是海量的,而且是有偏见的。比如,你可以尝试在google搜索中国或者美国的主席相关的新闻,然后在百度进行同样的搜索,得到的答案和主要的信息都是不一样的!


信息可以塑造我们的观点,重要的是如何消化信息,并且理解世界是如何工作的,理解人们的思维为何有所不同!


下午是关于中美职业教育和教育科技&STEM教育


教育科技论坛


教育科技的部分有美国的五家创业型公司的团队成员分享,他们分别自Intelitek,CueThink,MIT Media Lab,BrainCo和Community Boating。通过实践以及和学校合作的角度,五位嘉宾为大家展现出教育科技的发展是时代所趋的。而且科技作为一种辅助,更重要的是让教育回归其本质: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激发他们的兴趣,实现学习的内动力等等。


最后,感谢CES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和Sino-US Education Leadership Colloquium 中美教育领袖对话的主办方美国青少年数学与科学协会,让我们可以一同探究如何发展多元化的国际教育,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