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手握10个offer,TIDE大会最小嘉宾,18岁的她心中国际教育什么样?
来源: | 作者:Kimberly | 发布时间: 2019-06-13 | 1030 次浏览 | 分享到:

最终,她成功杀出重围,成为了ISEF Finalist的一员。

领导力与策划力并行,申请路上的锦上添花

细看雨琦的简历,领导力也是她不容忽视的另一大亮点。作为班长,三年来,她负责统筹班中大大小小的各项事宜,组织不同才能的同学各司其职,“班长并不意味着要一个人扛下所有事,而是学着让拥有不同特色、不同才华的人协助自己更好地完成不同的目标与任务”,思源班班主任戴老师对雨琦的这句谏言,指引着雨琦的班长工作,也为她组织校园开放日和贵州支教活动奠定了基础。

高一下学期,戴老师给了雨琦了一项重任:放手让她筹办校园开放日。一开始,雨琦还有些许紧张与担忧,在逐步规划了具体事宜和每位同学的分工后,活动日的安排日益明朗。

雨琦首先确定了活动日上需要向新生展示的三项活动:班级介绍、互动游戏及阅读分享与讨论。在规划了每项活动具体操作范畴后,她又根据班上同学的不同特色进行了任务分工安排。

最后,为了让每项活动可以尽可能完美,她积极协调,确保在开放日上每项活动场所都有充足的人手,避免出现有些同学很忙,有些同学很闲的状况。

由于开放日是在校期间的活动,雨琦和同学们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反复商讨、不断改良方案并抓紧彩排。最终,在短短一周时间内,他们策划出了6个小活动,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除了管理班级日常、自主设计校园开放日活动以外,自高一起,雨琦还是“Miles and Smiles”结对学习交流活动的主要组织者。该活动目的在于促进上海交大附中和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一中的互助学习。如果说第一次活动只是为了让双方同学更好地了解彼此,那么高二的第二次支教活动就是在真抓实干了——交大附中的学生需要在一周时间内给贵州的同学教授不同的课程。

雨琦组织参加“Miles and Smiles”结对学习交流活动

从联系美方同学、到具体的日程安排、到分配不同的学生教授课程(包括数学、化学、美国历史、心理、经济学等),再到自己上课,雨琦一个人带领了近30名学生完成了所有的组织工作,老师、家长和学生的赞许不以言表。

雨琦也是班级公众号的主编,三年来,在公众号上采编了近百篇推文。这些发布出的推文不仅见证了她的文字能力,同样也是她策划能力和排版能力的有利见证。

父母的散养与陪伴,留美申请的强力后盾

牛娃背后的家庭教育总是大家颇为好奇与关注的点。那么雨琦的父母是怎么教育她的呢?

雨琦告诉我,父母对她是比较“散养”的,他们不会过度干涉她做出的选择,也不会时刻盯着雨琦让她汇报成绩或学习进程。甚至,他们也没怎么给雨琦报辅导班。除了她自己要求的中考前冲刺班、AP课程辅导班和托福课,父母没有干涉过她的课余时间。在他们看来,让孩子自由生长,才是家长该做的。

但是“散养”绝不等于放任自流,雨琦一家极其重视相互间的沟通交流。在雨琦申校过程中,她的爸爸将美英两国的顶级大学打印成一张表格,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和雨琦共同探讨分析每所学校的优劣以及与女儿的匹配度。

除此之外,“尽管老爸的英语不是很好”雨琦的爸爸还是会用谷歌翻译出她自己写的文书,再和她一起反复斟酌文章中的观点,并给出一些供雨琦参考的意见。

而她的妈妈则喜欢陪着雨琦一起做功课,并不是在旁边监督的单纯“看着”,而是拿起作业本,和雨琦共同做题。一旦遇到了什么问题,她还会向雨琦求救。不难得出结论,雨琦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绝对平等的,甚至有些时候,孩子还是他们的老师。

雨琦告诉我,她本人也没有什么过多的学习技巧与诀窍,但善于定计划并尽可能完成它,是让她得以在高中三年内成绩一路攀升的重要因素。而这个方法正是雨琦的爸爸教给她的。

雨琦的爸爸就是一个爱定计划的人,他喜欢把每个时间段做什么事情都列出来,并严格遵循它。他认为“有了明确的计划,实现目标的愿望就越强烈,学习行为才会有明确的目的性”。耳濡目染之下,雨琦也慢慢养成了制定计划的习惯,一开始,她的爸爸还会时不时突击检查下她到底完成了多少进度,到后来,不需爸爸的监督,她也能高效自觉地完成学习目标,并不断进步。

回顾整个采访过程,我发现很难用一两个词来概括雨琦。她的学习能力极强,独自参赛ISEF,并自学各类数据库;她好学,主动报名各个可能提高自身能力的课程,如西班牙语;她乐于分享,不管是公众号还是班级学习时,她都愿意把自己的经验通过不同方法传递给更多人;她也关心社会,满怀爱心,从ISEF的选题便可看出;她有很强的领导力,组织各类活动并尽力完美完成......

8月底,她即将前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报道,并开启四年的大学生涯,“我还是需要不断给自己充电,未来可能会从事科研工作”,雨琦最后如此说道。

“我心中的的未来国际教育:

培养多元化学生群体,鼓励学生分享、传承”

5月25日,在TIDE第二届国际教师发展大会“微分享”环节上,雨琦作为第三位发言嘉宾,做了名为“我心中的的未来国际教育:培养多元化学生群体,鼓励学生分享、传承”的演讲。

她提到,现在的世界名校更希望招到的是多元化的学生,一个学生如果想要受到名校青睐,他必须得是某个类型学生中最顶尖的。何以成为“最顶尖”?我们放上雨琦大会当天的演讲实录,来看看一个“学神”范本。

雨琦在顶思TIDE国际教师发展大会上

以下为雨琦“微分享”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本部思源实验班的张雨琦。我在今年的申请季中收到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威尔斯利学院,莱斯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等学校的Offer。

早上嘉宾们的主旨演讲以及刚才关于未来国际学校的辩论都非常精彩;我也很荣幸能得到这个机会从我们学生的角度和大家说一说我对国际教育的看法以及分享我和我老师们 的一些故事。

这个申请季,我在各种论坛看了很多学生的各种材料,我觉得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太相似了 ,参加相似的活动和竞赛,甚至思维模式都是差不多的。但是现在不论是大学还是社会都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希望大家思考问题的方式,提出的观点是不同的,这样思维的碰撞才能产生更多创新的想法。

大家都想知道,藤校,或者说美国顶尖大学想要的是哪种类型的学生?后来我慢慢了解到,其实这些的学校可能各自有一些偏好,但是他们并不会特别招收某一类型的学生,他们要的是多元化的学生社区,而要达成这个目标,就意味着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是不同的,但是不管这个学生做的是什么活动,有什么个性,喜欢什么学术领域,他都需要是这个类型中最顶尖的。

因此,每个学生的这种特色,是构成多元化的基本元素。我相信很多国际学校都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这对学生们来说是很好的事情,当然我们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能继续进步。

我觉得我们班今年申请很成功的学生,他们能发掘自己的特色,这和我们班的升学指导,戴老师的一些努力是分不开的,当然,我觉得我接下来说的事情不仅升学指导可以做,对于学科老师来说也有借鉴意义。

我记得刚进学校的时候,班级里近30个人,戴老师问大家想读什么专业,有超过一半的人说想读计算机。但是戴老师也没有说什么,没有刻意多带大家去接触计算机相关的资源,而是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去接触各种领域。

首先是在校内给我们拉动了很多资源,例如高一的时候,戴老师就和学校科技创新中心的彭老师合作,让我和班里几个同学成为上海高中名校慕课平台上年龄最小的授课人,我讲的是科技与社会,我们也有同学讲教育学、心理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