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文所说,如果学生只持有中国护照,那TA可能更适合哈罗礼德学校,并将接受非常高质量的、种类繁多的国家标准课程、国际课程和以“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和“领导力”为导向的校方课程;如果学生有外国护照,那么TA可以任选其中一所,“无论选择哈罗国际学校还是哈罗礼德学校,我们都可以确定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
“我们很乐意看到原本选择哈罗国际学校的学生最终去了哈罗礼德。”Farley先生补充道。“我们欢迎家长对两种学校进行评估,我们对两者的入学率也非常自信。”
“中方教师并不亚于外籍教师,工资持平或反超是早晚的事”
长久以来,在中国基础教育圈内,关于“外教比中国老师好”的声音总是不绝于耳。在家长看来,外籍教师意味着更强的学术背景、更好的英语水平以及更全面的教育理念。
然而真实情况却往往是,外教教育方法在中国屡遭“水土不服”。比如,外方教师培养下的学生可能拥有很好的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却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表现欠佳。前不久顶思一文《外教主导的英文教学体系,或许才是中国国际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也表达了对外教主导的英文教学体系的质疑。
而Farley先生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否定的,他并不认为中方教师次于外教,
“我认为,中国的教师同样专业且富有责任心,他们的教育热忱有目共睹。他们积极探索新的和科学的教育手段,展示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加之有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理念作依托,如创意艺术、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如传统书法等,使他们在教育实践上极具优势。”
Michael Farley先生与哈罗曼谷学生
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中国教师加入哈罗大家庭,哈罗启动了名为“新教师指导计划”(Induction Programme),开放哈罗的网站(portal)供应聘者递交材料。
但对于哈罗而言,如何将国际教育理念与中国教育理念相结合才是它面临的最大挑战。由于来自不同背景,中外教难免存在差异,如意识形态、教学侧重等,如何取中西方之长补其之短并共同发展?Farley先生给出的答案是教师培训。
从教师做起,再到校长,再到现如今的集团运营总监,Farley先生的视野也在一步步扩大。在他看来,一校之长在培养青年教师才俊上有着极其重要的职责。
起初,很多公司都想挖新教师们的墙角,因为他们是拥有很多技能的高知分子,这时校长的重点就该是提供教师“工具箱”(toolbox):包括培养他们的计划能力、管理能力和评价能力等等,让教师们体会到现在岗位的价值;
之后,当他们变得更有经验时,校长需要留住这些人才并让他们发挥所能:从教师做起、慢慢给予机会到学科负责人和管理者。
“我们把这种培训课程称之为‘持续职业发展’(CPD: 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我很高兴看到大量老师渐渐晋升为高级教师,并永久投身于教育行业。”
哈罗上海教师团队
“中方教师薪资低于外方,在我看来原因只在于市场调控。当国际教育市场扩大,双语学校愈来愈成功,接受程度愈来愈高时,中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一定会得到更好的认可。相信不用过多长时间,中国教师的薪资水平就会与外籍教师持平甚至反超。”
对于广泛讨论的中方教师待遇不公这一话题,Farley先生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Michael Farley先生与哈罗国际的学生
谈及未来规划,Farley先生称,集团的学前教育板块将持续扩大,除了已开园的上海哈罗小狮和重庆哈罗小狮,近年内,香港和中国西南部的很多城市都将迎来新校。
“深耕中国南部多年,哈罗有自信成功。对于其他地区,我们也会慢慢扩展。但就目前而言,我们不求规模上的递进,而是办学质量上的稳步发展。”
另一方面,双语学校哈罗礼德学校也将在新的地区持续开校。“我们已经在物色一线城市了,用不了多久,便会向公众公开这一消息。”Farley先生难掩激动。
从哈罗国际学校,到近年来大力发展K-12双语教育,亚洲国际学校有限公司一如既往贯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不断尝试,亦不断改革,逐步成为学生选拔和教师引进和发展等方面的行业标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教育行业的榜样。未来,它又将会在哪些方面引领潮流、拔得头筹?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