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中外教谁更适合教英文?四个问题直击双语教育误区!
来源: | 作者:Kelly | 发布时间: 2019-08-28 | 745 次浏览 | 分享到:

对于中外教谁教英文更好的讨论络绎不绝,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老师,特别是对英语非母语孩子的教学,其实中外教都需要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

培养具有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环境、深刻理解不同学习者面临的学习挑战、掌握提高学习者认知学术语言能力(Cognitive Academic Language Proficiency, CALP)的老师,可以说是国际教育行业人才发展的关键!

文 | Kelly
编 | Vera

之前一篇《外教主导的英文教学体系,或许才是中国国际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引发了热烈讨论,作者Sylvia常年与诸多国际学校、双语学校的师生家长打交道,她发现眼下在国际化学校由外教主导的英文教学体系,虽明显改善了中国学生听说能力,但学术英文却漏洞百出,甚至还不如公立学校学生。针对这种现象,Sylvia指出,改革刻不容缓,要让更多中教参与进来。

而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国际中学的姜静老师则认为,外教的优势体现为英文发音比较准确,英语表达比较流利,思维方式比较的西方地道,可以更好地展现英语背景下的语言文化素养,并善于创造一个轻松互动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反观中教,中教在系统地长期教学、语言能力训练方面更加科学化、体系化,在学术能力技巧培养方面针对性更强。

对于中外教谁教英文更好的讨论络绎不绝,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老师,特别是对英语非母语孩子的教学,其实中外教都需要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培养具有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环境、深刻理解不同学习者面临的学习挑战、掌握提高学习者认知学术语言能力(Cognitive Academic Language Proficiency, CALP)的老师,可以说是国际教育行业人才发展的关键!


认知学术语言能力是什么?
Dr. James Cummins是多伦多大学安大略省教育研究所(OISE)的教授,过去三十年来他的研究一直是推动双语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他的研究,Cummins教授确定了两种语言,即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BICS)和认知学术语言能力(CALP),为将语言理解为认知发展而非行为奠定了基础。

Dr. James Cummins
多伦多大学安大略省教育研究所教授

Cummins教授认为会话语言需要技能来理解和参与日常对话和活动,也被称为BICS(基本的人际沟通技巧)。这些基本语言技能用于非正式交流,例如在学校购买午餐,通过电话与朋友交谈或体育运动。

会话语言很快就“学会”了。这是因为,在日常对话中,来自其他人的某些线索和来自上下文的线索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含义。在面对面的交谈中,手势,语调和面部表情提供了对话含义的提示。这些社交互动对认知要求不高,很少需要专门的语言。

而学术语言是指更为正式的语言,也被称为CALP(认知学术语言能力)。这对学生成功展示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所取得的成就至关重要。这包括听、说、读、写特定主题领域的内容,例如阅读历史中的特定事件或讨论新的数学概念。

在与学术工作相关的活动中,有助于决定意义的线索往往会减少或消失。例如,教科书中的段落可能不包括任何图片以支持学习者期望阅读的内容。语言也变得更加复杂,新的想法,概念和语言都同时呈现给学生。

学术语言还需要更深入的思考技能,例如比较,分类,分析,评估和推断。随着学习者在学校中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期望他们在不能依赖语境且认知要求高的情况下使用语言。

认知学术语言能力为何重要?
Cummins教授认为语言是通过中央操作系统在大脑中连接的,并且只在表面层面分开。每种语言都包含不同的表面特征,如发音,词汇和语法。这些允许人们说,读和写,但这些表面特征的基础是跨语言共同的共享技能。而认知要求高阶思维技能和概念理解是学术语言(CALP)的共同特征。

例如,如果学生用他们的第一语言理解了数学概念,他们就不需要重新学习这个概念,但是他们需要用他们的附加语言表达语言来表明他们理解。

康明斯建议学习者需要用他们的第一语言达到最低水平的语言和概念知识才能成功开发第二语言。一旦用第一语言牢固地建立了这种知识,学生就可以在使用其他语言时学习这种知识。因此,继续支持学生的第一语言的概念和语言发展为另一种语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得到了老师的支持,那么通过其他语言进行学习可以在认知上刺激。与许多传统语言课程相比,学生通过语言学习有意义的内容,而不是简单地学习语言本身。该语言成为批判性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并允许学生访问真实和相关的主题内容和术语。

双语学校教师要避开的认知误区
与核物理或者人工智能等话题不同,每个人都有语言习得的经验,而且很多从事或者了解国际教育的人都有学习另一门或者多门语言的经历,所以有人会把自己个人或者少数人的学习经历当作普遍经验,也产生了很多流传甚广的误解。剑桥在相关网站上也专门列举了4个双语学校教师容易走入的认知误区:

“流利的会话语言意味着流利的学术语言。”

许多教师在收到一份书面作品时会感到惊讶,这些作品表明,在日常交流中没有困难的学生在理解课程的主要观点时会遇到问题。当教师认为在日常社交英语(BICS)中具有高度流利性和准确性的学生具有相应的学术水平(CALP)时,就会出现问题。无论英语是学生的第一语言还是其他语言,他们都需要时间和适当的支持才能成为学术语言的能力,因为这是他们在学校最需要的语言。

“我是一名科学老师——学生的语言学习不是我的责任。”

许多非语言科目的教师担心没有时间在他们的教学中加入语言支持,或者他们对此知之甚少。有些教师可能认为语言支持不是他们的角色。然而,许多教师都同意,他们有责任创建一个包容性的教室,让所有学生都可以有效学习课程,并尽可能减少学习障碍。当老师了解学生的语言需求时,才可以利用这种意识来帮助减少通过其他语言学习所带来的障碍。

科学教师不需要知道语法结构的名称或能够使用适当的语言标签。但是,他们确实需要对学生面临的挑战有充分的了解,并计划帮助他们克服这些挑战。对于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这些语言支持技术不需要花费很多额外的时间,最终应该成为规划,教学和反思的日常部分。

“如果父母在家里说不同的语言,会让学习者感到困惑。”

早期的研究促进了语言分开存储在大脑中的想法。据认为,每种语言的处理能力都有限。因此,担心的是学习另一种语言会对现有语言产生负面影响或“推出”,这种观念认为同时学习两种语言会有问题。

然而,对大脑如何工作的新研究表明,语言是由中央处理单元在大脑中联系起来的。这意味着无论学习者是用他们的第一语言还是其他语言进行听、说、读或写,都有助于整个认知系统的发展。因此,开发哪种语言基本概念无关紧要,因为这种学习最终将跨语言传递。

研究表明,父母用他们最自信的语言与孩子交谈要好得多。这是因为这种语言会更丰富、更复杂。如果父母用他们自己不自信的语言与孩子说话,他们就会为孩子提供一种还不成熟的语言表达模式。

“年龄较小的孩子在学习语言方面比年长的学生效率更高。”

一些老师担心,孩子年龄越大,他们学另一种语言如英语,会更困难。其实,较小的学习者在学习新语言时可能发音更标准,但更多的证据表明,年长的学习者其实学习效率更高,并且在初期会更快地取得进步。

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可能是,对于年轻的学习者,语言学习的难度和目标通常较低,而高年级的学生学习不仅要运用更丰富的语言,而且要掌握更复杂的学科内容,这使得学习过程变得更具挑战性。所以学习者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需要得到充分发展并得到支持,以便能够处理他们面临的认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