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在“6.1公告“出台后,康奈尔大学立刻发布声明:
”我们强烈主张在所有学科领域继续为来自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康奈尔学生和研究人员发放学生(F)和学者(J)签证,并继续(毕业生的)临时工作许可(OPT)的发放。“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在美国当局关于“污蔑中国留学生为间谍”言论甚嚣尘上时,包括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大在内的不少高校就公开发布声明,
表示支持中国留学生和华裔学者,并反对一切形式的种族歧视。 美国是一个注重人权的国家,如果“一刀切”式驱逐令真的执行,
美国各个大学必定会“跳脚”反对。 很多人都知道,美国高校主要的财政收入来自于学生学费。受疫情的影响,不少高校的财务状况让人堪忧。对此,我们曾经写过《“财大气粗”的哈佛都没快钱了,美国大学的财务寒冬会让留学更简单吗?》
为了解决财务危机,在预期本土学生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很可能把希望寄托在国际生身上,其中,中国留学生或许“位居榜首”。
据2019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
中国作为美国第一大生源国的地位保持不变,2018-19学年,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数量达369,548人,占国际生总人数的33.7%。
因此,无论是从人权、法制层面,还是从现实的经济层面,美国当局大抵不会做出”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之举。 那么,到底有哪些人受到影响呢?
根据目前的公告来看,有过军校背景,并想申请赴美读敏感专业的研究生多多少少受到影响。
在公告里,反复出现的“军民融合战略”机构一词,具体该如何定义?或者说,到底哪些学校算“军民融合战略”机构,这个概念依旧是模糊的。我前文也已经陈述了,美国当局并未给出具体“黑名单”,所以,在清单没有出来前,笔者无法给出详尽解读。
但正如我前文所讲,中美两国的关系,时时影响着美国当局对留学生的态度。虽然,我们无法确定,“6.1公告”在未来是会进一步收紧(譬如,是否会一杆子打死所有“国防七子”的学生,或者是否会波及到更多高校)还是放宽,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依旧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譬如,对于那些被美国当局重点怀疑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倘若想要申请敏感专业的研究生,最好提前做好留学规划或者做好两手准备。同时,顶思也会持续关注“6.1公告”后续的相关细则,并第一时间给予读者剖析及解读。
最后,笔者想借用战国时期李斯写的《谏逐客书》的段落,结束此文。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现在您把外国来的人才都驱逐出境让敌国得到人才,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国内自己造成虚弱而在外部诸侯中构筑怨恨,想要国家没有危难,那是不可能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