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在北大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
来源: | 作者:Coral | 发布时间: 2020-07-02 | 987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切弯弯绕绕似乎回到了原点,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毕竟金融行业更容易赚快钱,但我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挺满意的。”

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一定要分清什么是观点,什么是事实,譬如“高考公平”,譬如“高考决定人生”,这些毫无疑问都只是观点,而观点并一定是正确的。

我们的教育体系,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问题重重,而这些问题正在被看见、讨论、乃至修正。

几年前,肯·罗宾逊爵士曾在Ted上发布了一场轰动全球的演讲,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教育正在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是在培养流水线工人。

当然,不仅仅有反思和警醒,让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有越来多的学者、教育者开始探讨“未来学校和教育”的发展方向及可能性,并付诸实践。

美国有High Tech High,中国有探月学院,这些新型学校没有考试、没有排名,他们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世界公民。

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是一个复杂的命题。自我驱动力、批判精神、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的能力,无论未来社会如何发展,这些无疑都是重要的素质和能力。笔者在此,不做详细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朱永新校长对未来教育提出了15个颠覆性的预想。其中,他指出“文凭的重要性被课程证书取代”。

“未来的用人单位,比如我是腾讯的老板,根本不要北大毕业生、耶鲁毕业生、伯克利毕业生,要求你在北大学这门课程,在耶鲁学这门课程,在伯克利学这门课程,我要的是知识结构和你的能力,而不是没有用的证书。未来你修了什么?学了什么?比拿到什么文凭更重要,课程证书显得越来越重要。”

这段话,让笔者想起了发生于最近的另外一个让人心碎的故事。

一个名叫赵韦的农村孩子,他通过刻苦学习考上了211,选择的农业种植专业,大三时,他凭借优异的成绩甚至出了国,但毕业后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一度回到家乡的工地做苦力。《小镇做题家:一个211高校学生的命运陷阱》。

此外,我还关注到,最近豆瓣成立了一个“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目前小组已有7万多人加入。在这个话题下,很多成员们以各自沉痛的文字诉说着自己的茫然和苦闷,他们是应试教育下的“得意者”,在高考中拿下高分进入满意的学校,但步入社会后却处处碰壁,这种落差让他们感到难过和受伤。

但我想告诉这些孩子们,你们不是loser,更不是废物,就像“三只小猪”里只找到草堆的老三一样,你们只是不是那么幸运而已,房子被大灰狼吹塌了没关系,你们还有时间去寻找更适合的砖块。

但就算最后找不到砖块也没关系,人生短暂,快乐和幸福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朱永新校长所解释的关于教育的终极目的和意义。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小红进了中等技术学院,我在百货公司当销售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这是我最近看到一句话,觉得它可爱且乐观,在这里送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