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在上海生活20年的外国校长:我如何看待融合教育?
来源: | 作者:Luna | 发布时间: 2020-07-08 | 907 次浏览 | 分享到:
外方校长为中国的国际教育带来了西方教育中教学和管理的精髓,也在推动融合教育、国际视野等新时代目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待了近20年的上海诺美学校剑桥中心校长James Waldron先生和我们畅谈了校长之道。

文 | Luna
编 | Jade

21世纪开始,国际学校在全球兴起,国际教育的需求水涨船高,学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逐年增长。

根据顶思的统计,截至2019年9月30日,全国(不含港澳台)国际学校总数达到了1168所,国际学校市场规模超过800亿元。尤其是近年来,国际化双语民办学校的增长最为迅速。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国际化学校也在不断探索新时代的教育。随着新兴科技不断涌现,人工智能、编程等内容纷纷走进学校课堂,创新思维、项目制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的运用也越来越多。

在此过程中,不管是注重跨学科学习来提升学习能力的导向,还是“不忘中国根,做世界公民”的教育理念,都在促使学校往融合教育方向前进。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就曾说过:“学习不再只是把‘外部世界的知识’装进我的脑袋里去,而更应该是在持续地自我发现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中,探索世界、认识自我、发展理性。”

上海诺美学校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而学校剑桥中心的校长James Waldron虽然是英国人,但他已经在中国工作生活了近20年。

他现在不仅在中国安了家,膝下有一双儿女,还取了个中文名字“吴道仁”。实在是个很有中国范儿的老外,也无怪乎被有些人称为“最了解中国的英国校长”。

上海诺美学校剑桥中心校长James Waldron

翻开James校长的履历,满满都是他在中国顶尖国际学校工作的经历:


教育领导学硕士
英国国家校长专业资格证
1998年开始在亚洲的国际学校担任高级领导
前伊顿国际学校校长
长达14年上海协和教育集团职业发展,先后在协和虹桥、协和集团、协和古北、协和浦东、协和无锡、协和教科担任副校长


在探索融合教育方面,James也颇有心得,除了在学校长期主持管理工作,也在诸多国际教育类的论坛上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早在2011年就在《上海日报》上发布《真正的双语》,探讨了教育中的双语模式;

2017年,他在北京的“中国未来学校大会”上发表“协和教科古北课程 软技能项目”的主题演讲;

2019年,他在曼谷的“亚太国际学校大会”上发表“转变学校领导能力——超前思考,为未来的教育树立愿景”的主题演讲。


那么,在James的眼中,中国当下要发展的融合教育到底是怎样的?应当怎样发展?作为外国人,要如何推动教育实践以实现这个目标?身为校长,又能怎样从管理者的角度,团结自己的团队,促进学校教学的良性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好奇的问题。

打破对融合教育的误解,看到国际教育的本质

在谈到教育的话题之前,James校长在中国近20年的经历多少让人有点惊奇。而谈及最开始来到中国的原因,他的回答却有些出人意料——“因为我喜欢大城市。”

“我一直喜欢大城市。就像我选择大学时,最终选了曼彻斯特。而我第一次来上海时,感觉就和我当初在曼彻斯特下火车一样。这地方太棒了!”

第一眼的缘分让James留在了中国,如今的他,对中国国际教育几十年来的发展也是看在眼里。身为教育变迁的亲历者,身为一位安身中国的外籍校长,James眼中的国际教育又有什么不同呢?

说到现在的国际教育,不得不提的课程主题就是“融合课程”,越来越多的人强调在学习西方教育的同时,保持自己的中国根基。


在James看来,所谓的“融合教育”其实有个很容易进入的误区:很多人认为,融合教育注重的是中西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但实际上,融合教育注重的是中西方不同的教学方式。

如果学生上的是某个标准的课程,比如:A-Level、AP,那么不管他们是在中国,在埃及,在迪拜,在巴黎,还是在英国,都是按照课程设计好的内容在上课。不管身处哪里,都学一样的内容。

“同一门课程,不论用什么语言教,其核心内容都是一致的。比如说数学,上海的数学家和英国的数学家使用的数学语言是完全一致的,一百米放在哪里都是一百米。因为科学是基于事实和数据的。”


在过去,中国的国际教育经历过全盘照搬西方教学内容的阶段。但现在不同了,现在的融合教育中,中西方优秀的教学方法是共存的。

比如PBL就是被运用得很多的一种探究课程的教学法;而中国传统教学中被人诟病的“死记硬背”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James举了个例子,在数学这类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运用太多的PBL或者团队合作等形式,反而会让学生忽略一些需要靠记忆来提升的基本技能,导致他们出现数学能力的倒退。

就像BBC出品的《中国老师来了》的纪录片中展现的那样,中国老师严格的上课秩序和注重逻辑的讲解与大量练习,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实起到了作用。所以,其中的可取之处是值得教育者去发现的。

除了数学、物理、生物这类注重科学的学科,历史、地理这样的学科相对来说是具有更多分歧的。

James相信,每一种文化都需要以特定的方式来教授历史和地理这样的学科,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看待问题的角度,因此也会得到不同的观点。这类课程是需要有老师引导和教授的。

“对于一个人来说,了解自己的历史,扎根自己的文化,是让一个人变得强大的法则。”

James出任的是上海诺美学校剑桥中心的校长,根据学校的教学设计,也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融合课程的优势,课程安排将以“中国本土上海课程 + IGCSE + A-Level”的形式开展。

● 其中,IGCSE Foundation将作为高中预备衔接阶段学习,并且结合中国本土上海课程大纲,为高中阶段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 高中阶段,学生可根据自身规划,选择不同的课程体系方向,英国方向可选IGCSE+A-Level课程;
● 辅以四大特色班,学校提供菁英班、艺术大师班、音乐大师班、体育冲藤班供学生选择,同步学习中国中学核心课程,实现全面中西融合学习。


关注文化差异,相互理解是促进团队合作的润滑剂

在国际化学校中,促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成员之间的合作,从而达成高效工作,是每一个领导者要面对的课题。

上海诺美学校也是一样,学校具备聘请外籍教师的资质,从教学岗位到管理岗位,都是中外搭配。

来自外方的成员注重个体感受,追求有计划的工作,相比之下,中方员工更理解在紧急情况下随机应变的必要性。

这往往就会带来问题,比如需要临时改变工作计划的时候,往往中方员工可以快速响应并投入到新的计划中,但外方员工会纠结为什么要临时调整计划,没有事先通知。

James认为,要解决中外员工的分歧,最重要的就是让所有人达成对目标的共识。

“总的来说,每个人都认为我们要给学生好的教育。以这个为基础,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具体来说,首先,要懂得向成员们解释为什么要做这样或者那样的计划。

James说,这是西方做事的一贯方式,先明确为什么要做,达成共识以后,团队自然就有了向心力。

但其实,虽然中方员工常常不会抱怨临时改变的计划,可他们也非常想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当他们了解其中原委以后,也更容易投入工作。

其次,在发生了需要临时改变计划的时候,承认自己前期的预期不足。

在中国文化中,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往往处于不容置疑的地位,大家也习惯了听从领导者的安排。但是外方员工和领导者的关系更像同侪,领导者们可以放下身段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