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教育局门口下跪的家长,背后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
来源: | 作者:Jade | 发布时间: 2020-08-12 | 1153 次浏览 | 分享到:


也就是说100个深圳中考生中只有46%的学生能上高中,超过一半的学生连高中都上不了。


而这46%的录取人数又大多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几所中学当中。因而这些学校是全市适龄儿童家长争夺的对象,是“优质教育资源”。


2、大城市意味着有更多机会考入重点高校


很多人可能会问“何必如此呢?在哪读书不是读书呢?”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一个笑话:


同样的分数,在北京可以上清北,在山东却连二本都上不了。


据了解,近三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山东的录取率仅有0.05%。也就是说,2000名考生仅有1人能读清华北大。而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北京地区的录取率为0.91%,110个考生中就有1人能够就读清华北大,比山东录取率高18倍。


这就是地域的差异,所有全国人民都绞尽脑汁想要去大城市,因为那里有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我们再来看看学校的差距。


以深圳的高中为例。深圳的高考号称的是“地狱模式”,但在下方的十所学校中,2019年重本率却高达70%以上。


在优质的学校有优秀的老师、一群上进好学的同学和为了孩子付出一切的家长。在这些因素的加持下,孩子获得优异成绩的概率要远远高于其它学校,更不要说是“菜”校了。


4


那该怎么办呢?优质的教育资源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稀缺品,尤其在人口基数庞大的我国,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只会更加激烈。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入学难”的问题也一直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关注的对象,几乎每年两会都会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多校划片”


今年4月30日,北京西城区教育委员会发布通知,2020年7月31日后买房的家庭将不再对应单个学校,而是采取多校划片的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入学。


众所周知,北京的学区房溢价严重,同一片区内,学区房的溢价甚至可达7万/平。甚至有人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花费30万/平的单价购买老破小。


“多校划片”政策的实施无疑降低了绝大部分人群的入学门槛,只要你属于这个片区,那么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就是均等的(但其实成为这个片区的人在北京原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集团化办学


在一个城市中,有名校就有菜校。


诚然人人都向往名校,并对菜校唯恐避之不及。但名校的数量毕竟有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对此,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推进教育均等化要做好的三件事,第一就是推进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以通过先进带后进的方式,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自此,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四地都在其《“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要支持推进集团化办学。


2014年,上海杨浦、徐汇、闸北、金山4区先行全面推行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试点,并公布了推行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三步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截止2020年7月,全市共建成83个学区和154个集团,累计覆盖学校1447所(占比全市75%以上)。


上文中六师附小的万德校区就是六师附小集团化办学的体现。北京的清华附中、深圳的“南山模式”都是集团化办学的佼佼者。


5


可怜天下父母心,无论中外,在很多家长的观念中:好的学校就代表了好的人生。


在纪录片《幼儿园大学-Nursery Universtiy》中,美国上东区的妈妈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顺利进入藤校,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参加一轮又一轮的面试。


在电影《起跑线》里,新型中产阶级的父母意图通过搬进贫民窟,假装穷人的方式去抢夺本属于穷孩子的名校资格,以让自己孩子能够上最好的小学。


在电视剧《三十而已》里,顾佳为了让儿子获得最好的教育资源,她一度成为富太太们的小跟班,帮忙装望远镜、做蛋糕,甚至放下脸面光脚帮富太太提鞋。


……


虽然政府也尝试着平衡教育资源,但道路漫漫。而作为家长的我们,在绞尽脑汁把孩子送进名校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是否进了名校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不是名校的孩子就一定会失败?


最近年薪201万的华为天才少年早期的学习背景也是平平无奇,甚至高三复读后也才进入一个三本院校。


人生的道路很长,父母爱之则为之计深远,我们的眼光也应该看得更远一些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