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专家深入解读中美关系:留学前景长期仍向好,关键要看我们怎么做!
来源: | 作者:Mina | 发布时间: 2020-09-09 | 852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美关系已不再像从前一样,造成目前这种变局的原因有诸多方面。美国在变,中国也在变。”


文、编 | Mina


最近,笔者的一名长辈好友抱怨了一件事情,她留学美国的儿子最近收到了其大学写给他的一封官方邮件,邮件当中婉转但又“不容辩驳”地要求其儿子在一定时间限制内更换一些选修的课程——理由是因为其选修行为可能会涉及到美国的国家安全。


关注赴美留学新闻的读者想必都有所了解,早在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就在其《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提出尤其针对中国人来美学习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理工科专业的签证限制政策。而在今年的5月29日,美国白宫政府网站发布总统公告,宣布自6月起开始禁止“与中国军方有关”、持F签(学生签证)和J签(交流访问学者签证)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入境美国,但不包括本科生。


不过,笔者这位朋友的孩子学的并不是STEM专业,而是经济学。至于是哪所大学,出于保护学生隐私的原则,在这边不方便透露。


“我当然很气愤。我所学的专业里就是会涉及到这些选修的课程,我有选课的权利。对于学校这种‘婉转的提醒’,我有保留意见的权利。”这位留学生在与妈妈的电话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而就在刚过去的8月,也有北德克萨斯大学的一些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收到了学校的“逐客令”,该大学突然宣布要求所有受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公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在一个月内离境。


从之前限制STEM专业签证政策,到如今衍变成对公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的“驱逐”,美国针对中国留学生的限令波及范围越来越广,中国学生及学者赴美留学、交流的空间日益狭窄。


中美关系遇到了百年之变局:

美国、中国都变了


美国对华留学政策的步步紧逼,实为中美关系日趋剑拔弩张的一个缩影。关注时事的读者想必都有所了解,自2020年起,美国对华的态度日趋强硬,其中也不乏各种挑衅。反应到与民众息息相关的经济、教育方面,出台的政策也是锋芒毕露。


“美国目前对华的种种政策变化频率之快,可以说超出了中美建交以来前40年的任何时期。”长期从事美国内政外交、中美关系、国际安全与大国博弈等问题,国家高端智库特邀专家林宏宇教授不久前与顶思分享过他的感受。


林宏宇教授


中国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科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前,美国接连不断对中美教育领域相关机构、学院、高校等学术相关的交流施压、或有意干涉。在林教授看来,是有意把学术交流合作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这极大地弱化了中美在人文交流领域的空间。


“中美关系已不再像从前一样,造成目前这种变局的原因有诸多方面。美国在变,中国也在变。”



美国变了:“百年不遇”的美国总统


中美关系目前面临空前挑战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当前这位“特殊”的总统——特朗普。他是美国1789年以来,唯一的一位“三无”总统——无公职、无从政经验、无外交政策经历的平民商人出身的美国总统。这不仅创造了美国内政的历史,同时也奠定了包括美国对华政策在内的美国外交的基础。


“三无”背景的特朗普对美国政治制度、民主文化与治国理政的权术的不了解、不熟悉及缺乏经验,这导致了他自身并没有太多的政治顾忌,从而经常做出出人意料的决定。


而另一方面,作为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年龄最大的“老龄总统”,其人生观与价值观自上世纪70-80年代就已经成形,拥有比较“顽固”的世界观与政绩观。


“特朗普的政治用语与思维方式是上世纪70、80年代的,对美国内政外交都有着自己的顽固执着。”林教授提到,特朗普表现出的诸多“顽固表现”,与美国目前国内的分裂、政治极化在无形中产生了合拍。外加上特朗普个性张扬的特殊性格,使得他做出感性决策的风险大大加深:决策充满变数与不确定性。


不过,同样是因为不同于以往政客的纯商人背景,使得特朗普深谙交易、谈判等商业技巧,且颇会进行极限施压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势必会对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对华政策产生深远影响。


林教授提到,我们当前面临对美关系中的一些危机与挑战,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特朗普政府在做的一些“交易”:通过进行利益施压,以达到其政治目的。我们应该特殊总统,特殊对待,认清当前总统的行事风格。



 中国也变了:中国已不是以前的中国


林教授提到,今天中国的国力增长,以及我们目前对外政策一个重要的坚实基础,在于中国自身雄厚的国力。中国GDP自2010年以来,稳定的居于世界前列;中国的制造能力也已经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除此之外,据世界权威军事排名机构的数据显示,在世界各国军队实力的对比统计中,中国也长期稳居世界前三的第一梯队中。


中国有足够的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应冷静、理性地对待美方目前的一些短视、冲动型的外交举措,不能被他人的节奏所带动,让中美关系尽量度过目前最艰难的时刻。”在谈到目前中国如何应对外交挑战,林教授为读者分享了他的见解。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全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后疫情时期做好复工复产,一定要做好我们国内的内外双循坏,同时,要以民生为重。”林教授表示,内部的稳定发展,也是我们应对外部挑战的坚固基础


加强中国国家软实力建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美国今天的国际地位,与其之前多年的种种铺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美国之前为世界在医疗、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的付出与贡献,也奠定了美国今天国际地位。


然而,特朗普上台之后,先是在上任仅三天之时就宣布退出了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又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于2017年6月1日退出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紧接着4个月之后,于2017年10月12日又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之后又陆续“退群”


除上述组织和协定,特朗普另外宣布退出的“群聊”不完全统计:


2017年12月2日,退出全球移民协议。

2018年5月8日,退出伊朗核协议。

2018年6月19日,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2018年10月17日,退出万国邮政联盟。

2019年4月26日,退出武器贸易条约。

2019年8月2日,退出中岛条约。

2020年5月22日,退出开放天空条约。


未完待续......


可见,美国之前辛辛苦苦建立起的国际形象及盟友利益链条,3年左右的时间,已被特朗普败得支离破碎。


特朗普签署退出TPP的总统令


美国的种种举措都在表明,这个国家已经逐渐开始卸下世界责任,放弃了“伟大”。不想为这个世界做进一步贡献了。而中国,则恰恰要抓住这个机会。


“如同在这次百年不遇的世界范围大疫情之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显得越发重要,富有号召力。”林教授表示,疫情光靠单一国家的一己之力是不可行的,中国自身一定要保持我们之前就提及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瞻性外交战略,打好世界这张牌。


留美趋势长期仍向好,我国需培养

真正具有中国精神的世界公民


当前形势下,究竟要不要去美国留学?中美关系日益剑拔弩张,未来留美之路会怎样?我们也带着目前国际教育领域大家关心的问题,请教了林教授。


未来前景还是看好的,但是要度过目前的难关。”林教授回应,无论是大选过后谁任总统,对华政策都会做出进一步的调整:特朗普会在连任之后开始调整他的政治策略,以求为其自身真正创造历史价值;而如若拜登当选,强调多边合作的他自然会调整对华策略。


就在几天以前,美国移民海关执法局(ICE)刚刚公布了2019年度国际学生和访问学者的详情报告。数据显示,中国仍是美国最大留学生源国,接近国际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统计,中国留学生在2018学年度为美国经济贡献约为150亿美元。而根据美国国家政策基金会(NFAP)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由于世界范围内疫情肆虐的现状,以及美国政治环境对国际学生,尤其对中国学生日渐显露出的各种敌意,2020/2021秋季入学中,美国高校的国际新生入学人数会比去年同期下降63%-98%,甚至入学率有可能还会降至二战以来的最低水平。


“更重要的,如果美国继续在教育领域里做出对国际学生、中国留学生的各种压制行为,久而久之大家也会对美国的学术环境感到失望,这不会是美国教育界与理性的美国人想要看到的局面。”林教授补充道。


而对于决定要去美国留学,或目前身处美国的中国留学学子,第一次感受到政治与学术之间的微妙关系。身处“漩涡”之中的中国青年们,自身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前所未有的考验。


视角学社曾在其公众号一文《剑拔弩张之下,留学生要保护好自己》中写道:


处在“美国至上”和“中国崛起”两个民族情绪夹缝中的留学生,都有迫于站队的压力,该阶段的所有言论和行为,无论倾向于哪一方,哪怕不是出于本意,一旦被舆论发酵,本人和家人都会遭受口水攻击,甚至承担不可承受之灾难。


年轻人在涉世未深的年岁里要把握好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的尺度,理性表达好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不是一件易事。而建立起正确、客观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则显得越来越重要,且刻不容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培养具有中国精神、又兼备世界公民意识的中国下一代。


王毅外长在7月9日的中美智库媒体论坛上曾经致辞:


“2500年前的中国圣贤就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是东方人的处世哲学,至今仍给世人以启迪。美国人民也历来把平等、包容、多元作为不懈追求。这个世界不应非黑即白,制度差异也不应导致零和。中国不会也不可能变成另一个美国。正确的态度是,彼此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借鉴、相互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发达国家学到了很多有益经验。同样,中国的一些成功做法也对许多国家解决当下的问题不无启发。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中,中美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完全可以并行不悖,和平共存。”


愿我们礼仪之邦,在动荡的局势面前,不卑不亢;愿我们礼仪之邦青年,得以从中砺炼为世界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