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专访李健校长:如何将“普娃”送入世界名校?
来源: | 作者:Kate | 发布时间: 2020-12-18 | 1512 次浏览 | 分享到:


学习中心主要关注学生的标化学习。老师在教学时存在T型差异,会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去调节教学内容、方式和节奏。在培养目标上,诺科倾向于培养文理兼备的学生。这一方面是考虑到美国大学在录取时会综合考察申请者的课程维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对艺术的鉴赏力。

李校坦言,自己在这方面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在听音乐会时不懂卡门,去看莫奈印象画展,对印象画派怎么来的也没有概念”。


反之,他认为学艺术的孩子也应该拥有一点理科思维和科学素养。比如,学色彩时懂点光谱,做服装时也了解棉麻对色彩的附着力,从事设计行业,明白力学结构是怎么回事,都是有好处的。

为此,在课程设置上,诺科除了为学生提供各类文理科课程外,还设计了不同的课程梯度以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理科的学生在理科课程上可以学深一点,在文科课程学浅一点,反之亦然。

此外,在引进AP课程时,诺科还根据中国学生的特点精挑细选了与其未来规划相关的学科,并适当调整了教学节奏。比如,初期开设更多中国孩子擅长的理科课程,而对历史、国际政治等文科课程则在学生掌握足够英语水平的高年级再进行教授。谈到这么安排的原因,李校举了个例子,“初三的学生才掌握1600多个词汇,如果直接让他们讨论波士顿倾茶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对社会的影响,显然是不现实的。美国人觉得容易的东西可能对中国学生而言是难的,所以不能照搬”。

考试中心会为学生提供相关考试提醒服务,以便考生合理安排时间;同时还能及时解答考生关于报名、缴费等与考试相关的疑问。李校表示,诺科的学生不仅能通过日常成绩展示AP学习成果,而且均通过了学术水平含金量颇高的AP考试,因而在申请大学时更具竞争力。

发展中心不仅为学生做内部升学规划,还对接校外资源,帮助学生参与到各类有助于其自身发展的培训和比赛中。“我们学校是没有围墙的。发展中心相当于打破象牙塔结构,把我们孩子的利益、需求和整个社会的供给进行精准、点对点的对接”,李校说。

服务中心主要服务于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但服务中心的概念提出表明诺科将服务意识摆到了很高的位置。在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同时,李校也希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自律和其他优秀品格。以自律为例,对于自律的学生,诺科允许他们携带电子产品进入食堂。而对于打破规范的学生,也会受到相应惩罚,失去得到服务的机会。

活动中心是为拥有共同兴趣的学生参与社团、俱乐部和模联比赛等集体活动服务的。除了校内的社团,学生在报名赛艇或高尔夫等体育运动后,校方会外聘专业的教练,在校外进行集中化的训练。李校认为,对于孩子的成长,活动中心发挥的作用甚至要超过课堂。这类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内向的孩子破冰融入集体,还能锻炼学生的规划能力、设计技巧等多项能力。

此外,随着青少年患抑郁症数量的上升和青少年家庭冲突案例的增加,诺科专门设立了关怀中心,去处理学生各种异常的情况。“青春期孩子心里有想法,但没有一个合理的方式去表达和处理的时候,可能就会出一些状况”,李校说。为此,关怀中心组成了辨识小组,对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

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关怀中心的作用,“你可以设想一个场景,我们告诉你阳光大道在哪个地方,但在走得过程中有人会摔跤。关怀中心就是当你摔跤了,把你扶起来继续走,确保你在适合的道路、适合的成长环境里,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这条路走通”。

除了六大中心,诺科还设立了名目繁多的奖学金,奖励在学术、品格方面突出的学生和通过努力取得显著进步和蜕变的学生。

李校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诺科的学生,不仅能拿到一个含金量较高的Offer,更能在未来进入文理学院或大学后的四年大学阶段保持竞争力,提前思考将来的人生道路,比如未来的职业,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去锻炼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他坦言,一个朴素的想法是希望诺科的孩子能保持身心健康;短期能够突破英语语言能力的门槛,学习西方思维方式,了解海外文化和宗教,融入国外社会;长期能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具备分辨能力,形成自己的三观体系。

“人的思维体系、对世界的认知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但是我希望孩子们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李校说。

此外,他还希望诺科学生能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终身学习是什么?就是把学习和你生命流失的一分一秒天然地结合起来”。

1:4的师生配比,海外引入教师团队

由于课程门类繁多,在师资方面诺科也保持了1:4的高师生配比。此外,李校坦言,诺科最大的师资优势是从拥有近80年悠久历史的海外校区直接引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

同时,美国校区的教师还会通过在线课堂,与上海校区的学生进行课后小组讨论和辅导。

作为一名拥有多年经验的教育管理者,李校认为搭建一个好团队的关键在甄别适合团队的成员,同时能够把人用好,把一批有责任心、有能力的人凝聚在一起,在团队运作过程中让每个人发挥长处,体验成就感,能够在平台上实践教育创新的想法和实现自身的理想抱负。

在用人方面,李校谈到主要关注两方面,一是态度,二是能力。在态度方面,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是很重要的优质品质。而对于因缺乏系统训练对教育了解不够深入的海归教师,学校会通过一些校内校外的培训去启发他们。

在能力方面,李校特别欣赏那些能够跨学科教学和勇于探索教育创新的老师,也希望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照顾到不同背景和学习状态的学生。同时,他会安排与每个老师能力相匹配的任务,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预期和增加挑战,促使他们不断实现自我提升。

为了留住优秀人才,诺科为老师们提供了相对有竞争力的薪资和明确的职位晋升路径。李校表示,让老师了解职业发展通道十分必要,如果他们发现天花板就这么高,没有突破,就很容易懈怠。他希望每名老师在诺科任教期间,履历能够不断变化和增值。

据李校介绍,因为宝山新校区的开设,诺科又产生了很多职位空缺。“学校要不停发展,老师才能看到希望”。

疫情过后的留学选择

对于这次疫情对留学带来的影响,李校坦言,最直接的影响是一些家庭因为资金问题延缓或放弃了原本的留学计划。此外,也有部分家庭改变了留学目的地,从原来留学美国改成留学新加坡或英国。从长远来看,疫情或者后疫情对西方教育总体的影响较小。

不过,疫情也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比如在生源方面,小留学生回流成为了新的增量。

至于应该选择留学还是入读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李校认为,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定。对希望了解美国的文化、历史,拥有明确目标和有自己想法的同学,留学是更适合的选择。举例来说,某位同学希望通过到世界金融中心伦敦或纽约留学,在华尔街或伦敦期货交易中心积累几年工作经验再回国,成为陆家嘴金融中心需要的国际化人才,那么留学势在必行。

而对没有带着问题去留学,也不想参与国内高考体系竞争的同学而言,入读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也不失为好选择。

对国际教育在国内的发展现状,李校坦言,一些学校的办学太过急功近利,致使部分学校破产或因为虚假宣传而让学生无法顺利拿到文凭,也存在因资本介入导致教育出现扭曲、损害学生利益的现象。

“教育是一个需要沉淀的东西。我们要尊重规律,以人为本,想一想教育是为了什么”,李校说。

他认为,学校想要实现良性发展,需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同时还要有一个良好的产业状况做后盾。

李校还谈到,国际教育的未来趋势是科技和教育的结合。如今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对学生的学术能力进行动态跟踪测评,帮助教师制定系统化的学习解决方案,未来还可能进一步促进国际教育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