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文化自信!这所学校让每个学生“出得去、回得来”
来源: | 作者:Kaylie | 发布时间: 2021-12-21 | 1055 次浏览 | 分享到:


健康体魄下的内在自信

采访中,赵校长还特意提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他讲到,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强则国强”,这个“强”,其中一方面就是身体的强壮。文化自信不是要求学生只能坐着读书,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动起来。平和始终秉持总校长万玮先生提出的“人生,唯体育与阅读不可辜负”的教育理念,将身体素质的提升作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

每天早上6点50分,青浦平和九年级学生都会准时开启一天的晨跑。“开始时,个别同学是不太情愿的,有点半推半就,所以我每天都带着他们一起跑。行胜于言,到现在,大家不仅习惯了,而且爱上了,有点“欲罢不能”。有个初三的同学在每日反思里还写道,感觉晨跑能让一天精力充沛,建议可以更多跑一点点。”赵校长说,“持续半年后,一些七八年级的学生竟然自发地申请加入其中,跟初三的学长学姐们一起自信地奔跑在校园里。”


04

在多变的未来

做到“平而不庸,和而不同”


平和致力于培养学生“自主、自由、自然、自省、自信”的“五自精神”。在赵林风校长看来,无论是通过PBL课程去激励学生体验“科技与文化”,还是通过课外实践去锻炼学生自主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抑或通过审辩式思维引导学生懂得在经历后反思和自省,这些最终都能帮助学生养成中华民族另一个优良品质——自强

《周易·乾》中将君子形容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平和校园文化则将君子精神总结为“平而不庸,和而不同”,寓意在平实的基础上追求多彩的人生境界,在和谐的前提下倡导多元的文化景象。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VUCA时代”(Volatile、Uncertain、Complex、Ambiguous的英文缩写),这是一个具有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世界。双语学校培养扎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国际化人才,是为了让更多的优秀学子在急速变化的世界格局,能够自信地面对世界、引领未来

最后,赵校长借用泰戈尔的一句话对教育进行了富有诗意的概括——“好的教育,是帮助每一个人‘踏入生活之河,毫无惧色’。”他认为,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未来会充满更多的变数。因此,他希望青浦平和的学子能在中华文化的浸润中,自信、从容地面对未来。在人生相对低谷时,做到平而不庸;在面对差异化时,做到和而不同


今日互动


国际化学校如何开展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与熏陶?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转发分享哦~

由顶思教育研究院一年一度倾情打造的最新《2021国际学校薪酬人才趋势报告》《中国国际化特色学校图谱&分析》正式出炉!

想要了解国际化特色学校的行业发展现状或观看报告详情,请关注“顶思”微信号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