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逆全球化”思潮涌现,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重重挑战
来源:顶思公众号 | 作者:Kaylie | 发布时间: 2022-01-06 | 719 次浏览 | 分享到:

世界格局变得愈加错综复杂。一方面,世界各国不断捆绑,出现了“利益全球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在部分西方国家中,又出现了“逆全球化”思潮。身处“乌卡时代”,我们如何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关注全球胜任力的人才培养问题?12月17-18日,在顶思主办的RAISE2021教育创新发展大会上,嘉宾们围绕全球胜任力与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各抒己见,探索新政策下全球胜任力培养的新模式。


文 | kaylie

编 | 天悦


01 围绕“四新”构建模型,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

苏州外国语学校常务副校长杜少梧就《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中国人》这一主题展开演讲,从宏观政策方面讲授了如何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他在演讲最开始时强调,教育承担着社会功能和国家功能,中国的国际化学校理应秉持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精神,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


▲杜少梧


即将过去的2021年,“双减”成为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双减”背后的逻辑,也为如何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中国人提出了改革指引,学校在为学生减去不必要的课业负担时,也应当即时补充曾经缺失的部分


可以总结出两点:首先,减少学习过程中的机械重复,增加学生与社会的连接、对世界的探索,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充分发挥;其次,减少唯分数论的应试培训,增加人格培养,注重思想引导。


现在,全球仍然处于疫情时代。这场突如其来的病毒已经改变了国际教育形式,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围绕“四新”来构建模型,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


  • 第一, 新格局。对于中国教育未来的定位,国家已经提出了口号:推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教育的中心。

  • 第二, 新未来。中国将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

  • 第三, 新视野。新视野需要我们有新思路和新思考,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实现教育目标的重构,即: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心怀荣光、健康责任、深聚智慧、善于融合。

  • 第四, 新常态。在后疫情时代的教育进程,用国际课程的思想和优质经验优化本土课程,并在与本土课程融合过程中,超越原有文化标识,彰显中外教育的共同追求,形成新的课程文化应成为新常态。


国际教育呼唤本土化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国际课程本土化的创新来实现。让中国元素成为国际化学校的“刚需”,让中国课程越来越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道路”,呈现“更中国,更世界!”的特征。


02 培养全球胜任力,沟通和自信至关重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学生真正有所行动,才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今后才会具备全球胜任力。”上海宏润博源学校总校长陈文国在《探索未来课程,点亮未来之星》主题演讲中,反复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陈文国


对于全球胜任力,大家的看法不尽相同。其中一个理解,是在多元文化环境下进行有效学习,这需要自身具备六点核心素养:世界知识与全球议题、语言、开放与尊重、沟通与协作、自觉与自信、道德与责任。


其中,沟通和自信心至关重要。放眼未来,学生们在各个方面都将面临跨文化、跨国界的合作,只有懂得沟通,才能做到彼此相互了解,进而相互协调、发展


至于自信心,它绝不仅仅意味着出色的考试成绩所带给学生的精气神。实际上,真正的自信心应该是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在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在不断努力进取的过程中,用行动去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并且在日后某一时刻,有底气地去阐述这段故事。


每一个学生都是别具特色的个体,当他们怀揣自信,便懂得了心之所向。新时代教育理念注重创新,这需要学生具备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色列,一个人口只占世界人口比例0.1187%的国家,却包揽了20%的诺贝尔奖,他们的教育秘籍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


在这个培养过程中,学校必须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面向未来。金字塔的搭建只能有一人占据顶端,多数人都在平凡之中不断挖掘着自身的潜能。因此,上海宏润博源学校在开设课程时,尽可能做到精细化,力争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在量身定做的课表下,激发潜能与学习内驱力,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正向循环中,塑造更优秀的自己。


03 打破边界,培育国际认知力与国际素养

我们的下一代,生活在一个高度国际依存的环境里,因此,加强国际理解和国际认知对于学生,特别是即将走出国门的学生来说势在必行。北京市新英才学校剑桥国际中心执行校长张捷就《依托国际课程的全球胜任力培养》这一主题展开演讲,他指出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是当务之急。


▲张捷


张捷校长认为,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认知矛盾体”。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学生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海量信息。然而,这些信息很多都经历了二次加工,带有发布人的主观色彩。所以,学校必须从教育层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拥有国际理解力和国际素养。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国际学生中心主任罗恩·莫法特将国际化人才定义为:一个准备好面向全球的学生,他掌握全球系统、全球问题,了解世界上的事物如何互相关联与联系,了解社会如何解决全球问题。罗恩的理解,强调的是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的视野。一个人,必须提高角度,放宽视野,才能对事物进行客观的评价。


杜克大学认为,全球胜任力是一种对事物倾听、观察、评估、分析、解释和进行关联的技能。这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而南方全球战略委员会则将全球胜任力理解为,人至少要流利地使用两种语言,精通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也许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西欧以外一两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和文化历史。这一理解,突出了学科知识在全球胜任力和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


以上三个机构对全球胜任力的不同理解,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必须依托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国际素养和国际认知力,而脱离课程来凭空想象,是不切实际的做法。这需要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通过逐渐深入的过程,做到几个核心点:


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知识在不同的环境中有着不同的理解,对于我们不熟悉的环境,我们要怎样对其加深了解?


其次是交流技能。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支撑我们完成从知识到技能,再到观念的深入过程。所以,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学科和文化边界,有意识地利用课程,把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聚在一起,让他们之间进行相互学习和交流。在全球胜任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发性去探究和了解世界,需要理解自己及他人的观点,这是单凭老师授课无法达到的效果。


再者,就是通过以文化为依托和载体的探索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宽容、同理心、全球意识和责任感。其间,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外教的职能。外教,不能局限于对语言的教授,他要真正充当文化认知的载体,帮助学生树立国际理解力和国际认知力,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更伟大的价值观。


未来,我们将生活在一个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影响的环境下,立场和观点的碰撞在所难免。但是,我们要学会在诚信和理解的基础上打破边界,以客观的角度去应对未知多变的世界。


04 “全包”服务,个性化培养国际化人才

“外部环境和宏观政策的变化,为我们提出了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要求,国际化学校也在积极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北外附属苏州湾外国语学校国际高中执行校长钱春梅在论坛上发表了《以始为终,个性化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演讲,以学校国际高中部为例,从培养模式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钱春梅


北外附属苏州湾外国语学校国际高中部分设学生管理、教学、升学指导、语言培训四个团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全包”服务。所谓“全包”,即学生从入学到升学的全过程,学校会罗列出所有必要要素,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事无巨细地进行学业规划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