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撞上“五五分流+双减”,初三老母亲悬疑140天
来源: | 作者:多多 | 发布时间: 2022-02-01 | 731 次浏览 | 分享到:

“双减”“五五分流”背景下,中考倒计时140多天,许多中年老母亲们一只手指挥着孩子升学、备考;一只手支撑着一家吃穿用度。她们默默承受着孩子的青春期叛逆,甚至丧偶式育儿的婚姻关系。家庭的命运与孩子的升学牢牢捆绑,上演出各自的人间悲喜……

文 | 多多

编 | 天悦

“砰砰砰,快醒醒!”

陈丽被儿子拍打车窗惊醒,才发现自己趴在方向盘上睡着了。她发动汽车送儿子赶往下一个“小黑班”——藏身于北京海淀黄庄两公里外的一住民宅。途经人大附中,能否“上岸”校仍是未知数。

140多天后,陈丽的儿子和北京约9万多名初三学生将迎战中考。

而140多天前,“双减”雷霆出击,教培时代终结;普高职高“五五分流”,中考竞争加剧。身处“暴风中心”,陈丽如汤加火山。孩子何去何从?这个“灵魂内心拷问”正是140天后她迫切等待的答案。


01前30%:拼娃、“小黑班”、衡水中学

中学阶段尤其初三,无论老师还是家长,往往根据成绩将孩子锁定在某个“段位”,前30%、中50%、后20%,好比电竞中的王者、钻石、黄金、白银、青铜,进而规划孩子的升学道路。

从北京历年中考升学数据来看,各校前30%的孩子无论通过高分择优、校额到校、区排名还是单独加试、提前签约等录取方式,普遍都能上岸市重点、“六小强”、区重点或公立国际部。然而,“牛娃”背后“家长圈子”的凶猛内卷向来名不虚传。

从2022年寒假的第一天开始,陈丽从单位请了年假,当起儿子赶场“小黑班”的专职司机。精准掌握升学信息是“海淀妈妈”的基本修养。“双减”前,她们研究“补课班哪家强”;“双减”后,她们清楚“小黑班藏在哪”——

上午9:00-12:00,西直门“中考英语满分冲刺班”;1:30-3:30,魏公村“物理化学强化班”;晚6:00-8:00,五道口“数学高分班”。周六半天网课“语文、政治解题技巧”。周日,回龙观“中考体能训练营”。

从初秋到年关,各色毛线帽成了陈丽外出时的唯一装饰品,不是为显得“减龄”,至少能遮盖头顶新增的成片白发。

1977年出生的她,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央企,落户海淀。儿子就读于中关村某中学。身处“鸡娃”主战场,母子俩曾是混迹海淀黄庄多年的“老炮”。儿子在学校成绩位列班级前十,除了智商在线以外,也离不开“宇宙补习中心”的深度加工

新东方、学而思、巨人教育、高思数学,高途课堂——那些年,陈丽早已习惯了工作挣钱、省吃俭用实则是给教培机构“打工”。在那里,母子俩吃过“定心丸”,交过“智商税”,更对教培机构进行过“人肉测评”。

“双减”后的首个寒假,必有针对违规补课的整治行动。陈丽和身边的初三妈妈们,一边密切关注新闻,一边小心翼翼掩护着这个“小密圈”的艰难运行。陈丽能理解当初教培机构的老师失业后不得不铤而走险,暂时维持生计。

老师办班需要租房,导致课时费不降反增。老师们担心随时被查处,只能开设短线小班,四五节课缴费一次,或上一节课收一节课的钱。

“不破不立,教育新政落地了,未来刚来,但我们的现在却还在!”在陈丽看来,教育改革,破山中贼易,破家长的心中贼难。学历通胀、就业困难,以学历为核心的社会分层,依旧无法回避。

陈丽小时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中专毕业可以当警察、护士、教师,职高毕业可以当会计、幼师、银行柜员。即便初中毕业,也有机会进国企“铁饭碗”或者参军入伍。即便她一路从省城重点高中考入北京985大学,也没花过一分钱补课。如今大批硕士、博士任教中小学,进居委会当社工,几万名本科生送外卖,大批非名校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甚至直接“躺平”,类似的新闻早已是铺天盖地。

和陈丽的忙碌、心累相比,“北漂”学霸妈妈李楠则身处无解的困境。“我被现实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从前对儿子的实力盲目自信,甚至自我陶醉。

但眼下,李楠手握着儿子期末考试年级第8名的成绩单和中考听力满分的好消息,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在她眼中,公立国际部是“非京籍”孩子上岸重点高中唯一的“救命稻草”,母子俩也曾把冲击“第一梯队”北师大实验、北京四中国际部定为中考目标,甚至幻想过“免加试直录”。

1月初,李楠的儿子先参加了“第二梯队”的80中国际部和人大附中朝阳分校国际部的提前批次加试,本以为可以“小试牛刀”证明实力,同时考虑提前上岸其中一所;然而,这两所学校,儿子都落选了,“英语试题难出了天际”!

李楠说,没想到“二梯队”的竞争者中不乏大批公立学校的数理化尖子生,其中不少孩子的托福超过90分,或雅思到达了6分。李楠的儿子英语虽然有实力冲击中考英语满分,但参照托福水平,充其量只有四五十分,毫无竞争力。即便找培训机构临时抱佛脚,时间上也来不及了。

李楠深知,“二梯队”这两所学校的落选,意味着“一梯队”无望。受海外疫情影响,留学变数重重,公立国际部减少招生人数的传闻一直不绝于耳。

不过,安慰儿子奋力冲击中考高分,继续“冲一保二”,李楠又悄悄发现了另一根救命稻草——衡水中学。“等中考出分,如果没有一所公立国际部要我们,就去考衡水中学,全封闭住宿学习奋战高考985、211。我们户口在河北,孩子刚好符合报考条件。”她说。

▲衡水中学“网红学霸”演讲


02中50%:普娃、诱惑、选择困难症

相比前30%学神、学霸、牛娃们的目标清晰、步伐坚定,成绩处于中间50%的“普娃”们,升学道路不免玄幻莫测。向上奋力冲一步,很可能上岸区重点或“二梯队”国际部;稍微向后退一小步,很可能跌入末流区普高、民办普高、职高、技校。

70后妈妈韩燕说,孩子升学已经让她患上了“重度选择困难症”。梦校与下家,冲高与兜底,盲从与坚定,面对这道难解的“不定项选择题”,免不了被各种诱惑拨动心弦,忙乱中四处挑选。

“爸,我妈又发神经了!”韩燕读初三的儿子小天与在外地出差的爸爸视频通话时,吐槽起妈妈的那些“迷惑行为”。最近两三个月,发生太多事,信息量巨大,令小天应接不暇——

  • 某个周末,小天被韩燕送到家长偷偷推荐的一个中考数理化提分“小黑班”补课。随后,韩燕带小天到某“留学机构”进行了托福模拟考试。还先后参加了三所私立国际学校的插班考试,又逛了两次国际教育联展,韩燕挨个展位咨询私立学校。

  • 母子俩曾驱车数小时到北京郊区参观了一所“职高+大专+本科”的职业学院,那所学校居然有电竞专业,每天在课堂上练习打游戏,甚至可以当电竞解说博主,赚打赏钱。

  • 去年年末,韩燕带小天去了一所非主流创新高中,参加开放日活动,派对、演出、微电影,教育沙龙,热闹非凡。此外,他们还参加了一次关于英国私立寄宿高中的“全球招生宣讲”活动。韩燕又打算给小天报在线外教口语一对一。

密集的补课、探校、测试、活动,加上学校的海量作业、考试,小天彻底招架不住了。“在一瞬间有一百万种可能,这首歌唱的就是我妈!”小天迷惑不解,他不知道半年后的自己会被妈妈送到哪里上学。区普高还是民办普高?小型创新高中还是国际学校?职高还是国外高中?

高中职高五五分流、全国超800万学生无缘高中、初中严禁复读,这一系列组合拳个个都击中了中等生的软肋。”韩燕和丈夫一个是硕士一个是博士,“孩子很可能连高中都考不上”,这是他们迫在眉睫却想想又后怕的。

小天目前就读于西城区老牌公立中学,班级有36名同学,按照历年升学情况,成绩15名以前的孩子普遍有希望考入市重点、区重点,公立国际部。而小天长期处在16-25名这个尴尬的区间。这个区间的孩子,中考去向五花八门:区普高、民办普高、职高、国际学校、出国读高中、复读中考……

韩燕说,小学时她送儿子学过足球、网球、钢琴、吉他、架子鼓、跆拳道、游泳、围棋、绘画、编程,但孩子并没有展露出任何一方面的天赋。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孩子也没有自己的想法。